刮痧基本知识
刮痧油: 1、有润滑作用,不损害 皮肤,出痧后不留任 何斑痕 2、渗透性强,能深入到 肌肉骨骼,组织内, 止痛作用 3、疏通经络,消炎,使 全身经络通畅,精油 是有十几种中草药医 用的润滑油科学配方 而成
四、尺寸与定位
• • • • • • • 1、中指同射法 以患者中指中节屈,屈肘内测两端文头之间作为一寸 2、拇指同身寸法 3、横指同身寸法“一尺法” 食中无名小指并拢时,四个指头第二节的宽度如一尺 (三寸),食中二指为一寸半,食中无二寸 4、简便定穴法 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尽处取风市,两肩相平 取大椎,握拳中指尽处取劳官,垂肩屈肘时,肘尽处取 章门,两耳间相连取百会
刮痧基础识
黄莹老师
一、什么是痧
1、身体代谢的废物; 2、“离经之血”,中医认为血是运行在经络里, 如果血离经叛道,跑到经络外面,不但不能滋 养我们的身体,还会破坏器官的正常工作。 “痧”就是走上邪路的坏血。 3、“邪毒”,风、寒、湿、署、燥、火为大自然 界六种气候现象,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 时,才成为致病因素。 4、坏死的细胞。
九、刮痧的反应
注意事项:
1、晕倒(不省人事):刮痧中如遇到脸色苍白时, 要马上停止刮痧,使其躺下休息, 2、如遇晕刮时,玄涌全穴、百会穴,大力刮痧,人 中刺激,即可醒来 3、熬夜的人、怕痛的人或空腹时,刮痧容易倒 4、身体虚弱者(老弱病残等)
十、刮痧的顺序
从头到足(上而下)由内而外(胸部) 由阳到阴,遇有急症、热症、痛点要挂 出痧来,先刮脊背部
六、刮痧的顺序
(1)头部刮痧
刮拭头部,醒脑开窍,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疏通全身阳气。
(2)颈部刮痧
之灌 其 颈 路输 中 部 。于 精 有 脑髓六 ,直条 颈接阳 部通经 是过通 必督过 经脉,
刮拭背部(督脉、膀胱 经),有助于调节五脏六 腑。 督脉——阳脉之海 膀胱经——人体最大的 排毒通道
(3)背部刮痧
二、刮痧的作用
1、镇痛作用: 2、神经的抑制或兴奋作用: 3、调气行血,活化细胞的作用 4、营养作用 5、增强吸收功能 6、调整各种分泌腺的机能 7、提高免疫力 8、诊病 9、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10、调理不孕不育
完全没有副作用,简单易学 疗效确切
三、刮痧工具
• 古代刮痧用的工具不科学,不卫 生,如用瓷碗边、汤勺这些工具 不卫生、不消毒,易导电、易传 染,对皮肤有刺激,刮痧介质是 水和油,它只能起到润滑的作用, 治疗作用很差,只能治3种病, 泄泻、感冒、中毒 • 现代的刮痧经台湾预防医学专 家吕 教授 研究的循经走穴,经 络科学刮痧法,首先改革了工具, 用水牛角刮痧板,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
八、刮痧的禁忌症与慎用症
• ㈠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醉酒后神志不清时,不易 进行刮痧。对身体虚弱、久病卧床、体质瘦弱者不应用刺激过强的手 法,如泻法。 • ㈡ 对孕妇的腹部、腰骶部、髋部和一些通络活血的腧穴,如:三阴 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严禁刮痧。妇女乳头严禁刮痧。 • ㈢ 小儿囟门未合时,严禁在头顶部刮痧。 • ㈣ 有自发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 严禁刮痧。 • ㈤ 严禁在皮肤感染、破损部位,如:湿疹、癣、疱疹、烫伤、烧伤 等处刮痧;肿瘤的部位不要刮痧。 • ㈥ 对于内科危重病人,如: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肝硬化 腹水、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腹症及不明诊断者严禁刮痧,以免贻误 病情。 • ㈦ 刮痧时应注意避开凸起的大血管所在部位。如遇静脉曲张、下肢 浮肿的顾客应采用轻柔手法自下而上进行刮拭。 • ㈧ 手术后创口未愈及骨折处不要刮痧。 • ㈨ 对尿潴留的患者在腹部刮痧时应避免重刮,以免损伤膀胱等部位, 出现意外事故。 • ㈩神阕(肚脐)处禁止刮痧
(4)
背 部 三 焦
七、刮痧的注意事项
㈠ 防寒和保暖 刮痧时应注意避风和室内保暖,冬季房间要暖和;夏季不可在空调房间、电扇前、风口处刮痧。 ㈡ 避免大面积出痧 大面积出痧易引起不良反应,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刮痧过程中注意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如: 有些人经常头痛、肩痛、关节疼痛,来刮痧时,他恨不得一次就解决全部问题。遇到这样的顾客, 我们一定坚持原则,晓以厉害,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㈢ 不可强求出痧 初学者和初次接受刮痧者都会片面认为:出痧越多,刮拭效果越好。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出痧多 少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如患者的体质、症状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状态、平时服用药物多少及室 内温度等都是影响出痧的因素。实证、热症、血瘀之证较虚证、寒证易出痧;年轻力壮者较年老 体弱者易出痧;刮拭阳经较阴经易出痧;常用口服药物者不易出痧。因此,无论出痧与否,无论 出痧多少,经过刮痧都可达到疏经活络、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健身强体的功效。 ㈣ 刮痧后饮水避风 1、刮痧使汗孔开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用温开水一杯,即可补充消 耗的水分还可促进新陈代谢。 2、出痧后 2小时内忌洗凉水澡、避风,注意休息。 ㈤ 注意观察,及时处理意外情况 体弱年迈、儿童、特别紧张怕痛的人宜用补法刮拭。随时注意观察顾客的面色表情及全身情况,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 ㈥ 掌握刮痧间隔时间 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间隔5—7天, 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十一、经络歌
背部三焦是瓜地, 循根先从瓜地起 上焦心肺要牢记 中焦肝胆脾胃理 下焦膀胱肾命门 大肠小肠生殖区 先刮瓜地效五分 再找瓜藤是循经
手内三阴肺心包 手外三阳大三小 足内三阴脾肝肾 足外三阳胃胆膀 哪里有病刮哪经 重点穴位加强刮 穴位就是大西瓜 宁失其穴不失经
刮痧就是把“病毒”刮出来,把 血液里的杂质刮出来,把身体里的酸 性物质刮出来。做到身体气血运行道 路畅通,新陈代谢途径畅通,通者不 痛通乃正,痧退的过程是身体自身的 淤血现象,调动吞噬细胞的工作,全 面提升免疫力 ,刮痧的“痧”在文献 记载上有150种,主要病机是“瘀” 致,所以只有泄泻出来。身体的代谢 废物大概有400多种,通过呼吸,小 便、大便、皮肤、汗腺、甚至口腔、 乳腺等加以排泄。人体机能正常时能 及时排泄出来,刮痧是用减法,中医 叫泄泻之法同。
五、手法
1、四度 力度、速度、长度、角度 2、五力 腰力、臂力、腕力、指力、合力 3、板法 (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 补法\------力小,速度慢,按经络脉循环,顺方向刮 法,如:补刮,适应年老体弱、面色苍白的人 30度 泻法-------力大,速度快,体质强壮,面红耳赤, 急救 90度 平补平泻--------力大,速度慢,平时治病出痧的手法 4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