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结课作业旅游规划与开发文本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 (3)一、规划的范围、期限 (3)二、规划依据 (3)三、规划原则 (4)第二章综合背景分析 (4)一、地理位置 (4)二、行政所属 (4)三、自然状况 (5)四、交通 (5)五、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5)六、旅游的发展现状 (5)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 (5)一、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6)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7)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定位 (8)一、旅游资源的现状与问题 (8)二、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8)第五章目标与战略 (8)一、规划区的历史文脉 (8)二、规划整体目标 (8)三、规划分阶段目标 (9)四、规划区的性质及个性特点 (9)五、规划区旅游形象及现状分析 (9)六、规划区形象定位 (9)七、规划区形象设计 (10)第六章产品设计、游线设计 (11)一、旅游产品的类别 (11)二、重点旅游产品设计 (11)三、旅游线路设计 (11)第七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12)一、旅游空间发展动力机制 (12)二、旅游空间布局 (12)第八章市场营销 (13)一、指导思想 (13)二、总体目标 (13)三、营销策略 (14)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5)一、旅行社 (15)二、酒店设施规划 (15)三、餐饮设施规划 (16)四、购物品规划 (17)五、娱乐规划 (20)第十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和保障体系规划 (21)一、旅游交通保障 (21)二、管理体制保障 (23)三、政策法规保障 (24)四、人力资源保障 (25)五、环境保护与绿化 (26)第十一章融资效益分析 (26)一、投融资体系 (26)二、经济效益分析 (26)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的范围、期限1、规划范围:2、期限:2013—2020年二、规划的依据(一)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二)法规、部门规范与行业标准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 号文)5、《建设部等九部委贯彻13 号文件的意见》(建规[2002]204 号文)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 号)7、《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91 年3 月国务院发布)8、《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三)地方规划与地方规定1、《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秦皇岛市经济与社会、土地、交通、水利等其它相关规划(四)统计与文献依据1、《中国旅游统计便览》2、《中国旅游业年度报告》3、2002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2004.2 中国旅游出版社4、郑爱民、刘代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2002.1 旅游教育出版社5、张帆等,秦皇岛市旅游发展实施计划纲要(2002-2005年),中国旅游出版 2002三、规划的原则(一)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现代旅游科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科学的区域旅游规划与技术路线,紧密结合燕大实际,在整个秦皇岛旅游规划基础上规划燕山大学的旅游业,重视旅游项目策划设计,使规划在具有前瞻性的同时,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二)以省市纵向规划为指导,与燕山大学横向规划相协调原则本规划编制以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和燕山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与秦皇岛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燕山大学发展规划相适应,与其它相关规划相协调,并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对相关规划提出必要的协调改进要求。
(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发挥资源优势,挖掘市场潜力,在注重速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力求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区域协调发展原则燕山大学可以作为秦皇岛的一个区域发展高校游,以燕山大学为中心,与周边高校形成大学城,促进秦皇岛欠缺的高校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与北戴河滨海旅游、山海关古迹旅游等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应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
旅游开发必须满足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的要求,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六)适度弹性原则按照《旅游规划通则》规定,在力求规划文本及规划图件规范化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弹性规划。
第二章综合背景分析一、地理位置燕山大学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秦皇岛市海港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内,沿海区位优势明显,燕山大学向南8公里,是有“夏都”之称的北戴河;向北25公里,是“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与有“秦皇岛绿肺”之称的国家海滨森林公园咫尺相望。
其所在地秦皇岛市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位华北与东北过渡地带河北省的东北部,东临沈阳、西南临石家庄,西距首都北京和天津200多公里。
二、行政所属河北省秦皇岛市三、自然状况燕山大学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
燕山大学是燕山山脉最东端的起点,是渤海湾的西海岸,燕山大学东校区地势比较低,西校区地势相对比较高,东校区正门前500米就是渤海,自然环境优越,靠山临海,号称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优雅的环境让莘莘学子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四、交通燕山大学在秦皇岛的市内公共交通便利,位于北戴河至山海关的主交通干线上,34路、32路、6路等多条公交线通过;其所在地的秦皇岛市地处临近京津经济圈,是通往东北三省的唯一通道,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除了公共交通,航空和铁路交通也十分发达,便捷的交通网络,使秦皇岛市成为华北以及连接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五、社会经济文化状况1、燕山大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内,所在城市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依托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政策优势,加大服务区域的发展力度,积极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2、燕山大学的经济发展状况:河北省是我国钢铁第一大省,秦皇岛市是装备制造和金属压延的重要基地,而燕山大学保持着重型装备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推动河北省和秦皇岛市主导产业的发展;燕山大学具有科技创新优势,在全国高校中综合实力排名较好,科技创新能力排名靠前,已经超越了部分“211”院校。
3、燕山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燕山大学以“厚德、博学、求是”作为校训,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燕大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不断进行变革创新,从学校发展总体战略出发,紧密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校园环境,在秦皇岛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校拥有燕鸣湖、矗碑、世纪楼、燕宏桥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
六、旅游业的发展状况1、燕山大学的旅游首先必须依托秦皇岛本身的旅游发展,秦皇岛的旅游业起步比较早,1979年春开始组建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开始经营国际旅游业,秦皇岛市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根据国家发展旅游的有关政策和本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战略,先后投资十几亿元,积极进行了旅游开发建设工作。
目前,秦皇岛市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接待服务设施配套。
可适应不同层次旅游者住、食,行、游、购、娱的旅游接待网络,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
旅游业已成为秦皇岛市经济的重要特色,是全市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2、高校校园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形式,是高校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高校校园文化和旅游的特点的新型产业,目前秦皇岛高校校园旅游发展相对滞后,而作为秦皇岛的最高学府——燕山大学,有着相对较多的旅游资源、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和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系统,以及良好的区域地理条件,为开发旅游提供了基础。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一、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定量评分系统,对燕山大学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专家打分法评价,得出燕山大学旅游主要旅游资源的分数和等级,具体见表1。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得分≤29分的未获等级旅游资源。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四级、三级旅游资源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根据上述打分,将秦皇岛旅游经典景区主要旅游资源单体等级分布填入下表2。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一)旅游资源总体特征燕山大学旅游资源类型总体较少,丰富性较差,但在秦皇岛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非凡性和游览观赏价值,资源类别分布不均,自然旅游资源欠缺,资源质量总体不高,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集聚性。
(二)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燕山大学旅游资源单体主要集中在二级和三级旅游资源。
五级旅游资源,四级旅游资源,三级旅游资源等较少。
燕山大学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人文景观,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等级虽不高,但单体数量较多,互补性强, 开发潜力大。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条件评价燕山大学旅游资源的单体评价有利于明确旅游目的地的性质,拟定未来的旅游地中旅游资源的结构和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
秦皇岛旅游拉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燕山大学作为秦皇岛的最高学府,学院旅游可以丰富秦皇岛整体旅游资源。
但燕山大学的自然旅游项目的资源较少,特别是西校区的自然和绿化环境还有待提高,燕山大学旅游开发重在人文旅游资源,而忽视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
所以燕山大学旅游资源单体的开发和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旅游资源的自然、文化和美学价值,从而扩大客源规模,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定位一、旅游资源的现状与问题燕山大学旅游资源现状为东校区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西校区自然资源欠缺,目前为止西校区荒山和荒地有待开发,西校区绿化面积小,旅游资源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