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全国百强名校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2020全国百强名校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三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补充Na+、Cl-主要用于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稳定与平衡B.SARS病毒含有P元素,可用同位素标记法使其带有32P放射性C.糖类既可以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可存在于细胞壁和细胞核中D.脂质主要含有C、H、O,是存在于所有细胞的重要有机化合物2.用两种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A和B分别制成5组临时装片,在装片上依次滴加5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当原生质体体积不再变化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换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无法得到图中类似的结果B.甲~戊的实验结果均表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较细胞B高C.实验后丙溶液中细胞B的吸水能力比戊溶液中细胞B的吸水能力强D.戊中A的体积增大的过程中,细胞发生渗透吸水直至原生质层两侧浓度相等3.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合圆粒豌豆自交时,等位基因R、r的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DNA复制过程中,如果有外界干扰,碱基互补配对出现错误的频率就会提高C.破伤风杆菌染色体上某位置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基因重组是非等位基因间发生重组4.研究者先让一组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发现这些海蜗牛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而另外一组没有经过电击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

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再设置对照组则发现没有此现象。

以下叙述不符合该实验的是A.有助于我们对动物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B.说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蜗牛“获得”记忆C.本实验对照组的海蜗牛不需要注射RNAD.不能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研究物记忆的形成5.某实验小组对某地处于不同放牧强度下伊犁绢蒿种群特征及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LG:轻度放牧,MG:中度放牧,HG:重度放牧,CK:对照区A.各年份伊犁绢蒿种群密度均在轻度放牧情况下达到最大,重度放牧下达到最小B.各年份随放牧强度增加,丰富度指数都呈现增加趋势,且重度放牧高于对照C.调查表明适度放牧利于增加该地群落的丰富度,以此维持草地群落的稳定性D.2013年物种丰富度高但种群密度却低可能是气候条件适宜、草食压力大导致6.在一个自由交配多代的果蝇种群中,果蝇的黑腹与红腹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黑腹(A)对红腹(a)为显性。

现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果蝇的黑腹和红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代雌果蝇不能选择黑腹纯合子B.亲代雄果蝇不能选择X A YC.亲代雌果蝇只能选择X A X a D.亲代雄果蝇只能选择红腹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含磷洗衣粉中加入可溶性的磷酸盐,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B.铅笔芯中含有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C.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Na2O2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2N AB.1L0.1mol/L的HF溶液中F-数目为0.1N AC.0.1mol Fe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3N AD.0.4mol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加热充分反应,产生Cl2的数目小于0.1N A9.某有机物X,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6O2B.该物质分子中不可能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能发生加成、氧化、消去等反应D.该物质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10.某学习小组探究SO2气体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a装置中FeCl3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说明SO2有还原性B.c装置Na2S溶液中出现浅黄色浑浊,说明SO2具有氧化性C.b装置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D.b、c装置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相等11.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S和H2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电池能实现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a电极的电极反应:2H++2e-=H2↑C.光照后,b电极的电极反应:H2S-2e-=2H++SD.a电极区溶液的pH不变12.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Z同主族且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状态不同,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W、R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能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C.X与Y、Z、R形成的化合物均只含有共价键D.R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13.常温下,CH3COOH与NH3•H2O的电离常数均为1.8×10-5。

现向20mL浓度为0.1 mol/LNH3•H2O的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所得混合液的导电率与加入CH3CO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0,A点溶液的pH=7B.A、B两点中,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A点溶液中:c(CH3COO-)>c(NH4+)>c(H+)>c(OH-)D.B、C两点中溶液的pH相等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原子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n=3能级的一个氢原子回到基态时可能会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B.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频率)不同,因此利用不同的气体可以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D.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某一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2.09eV,则动能等于12.09eV 的另一个氢原子与这个氢原子发生正碰,可以使这个原来静止并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该激发态15.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两车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反B.在t1到t2时间内,甲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在t1到t2时间内,两车在同一时刻的加速度均不相等D.若t=0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运动过程中两车最多能相遇三次16.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0的水平匀强电场中,a 、b 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

当a 、b 的电量均为+Q 时,水平面内与两点电荷距离均为l 的O 点处有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仅让点电荷a 带负电,电量大小不变,其他条件都不变,则O 点处点电荷的受力变为A .0qEB .02qEC .033qE D .0332qE 17.如图甲所示,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大小恒定的作用力F =40N ,先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 =1s 时将F 反向,大小仍不变,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空气对物体的阻力大小恒定,g =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1.25s 内拉力F 的平均功率为160WB .物体1.25s 内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为16WC .空气对物体的阻力为6ND .物体的质量为4kg18.如图所示,卫星a 没有发射停放在地球的赤道上随地球自转;卫星b 发射成功在地球赤道上空贴着地表做匀速圆周运动;两卫星的质量相等。

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小相等B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C .a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都等于第一宇宙速度D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19.如图甲所示,导体环M 放置在磁感应强度为B (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环面与磁场垂直;如图乙所示,导体环N 放置在环形电流i (顺时针方向)所产生的磁场中,环面与磁场垂直;分别增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和环形电流i 的大小。

两个环的硬度比较大,在安培力的作用下没有明显变形。

下列有关导体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导体环所受的安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环M 中的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所受的安培力指向圆心向里,环M 有收缩的趋势B .环M 中的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所受的安培力背离圆心向外,环M 有扩张的趋势C .环N 中的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所受的安培力指向圆心向里,环N 有收缩的趋势D .环N 中的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所受的安培力背离圆心向外,环N 有扩张的趋势20.如图,楔形物块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小物块B ,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B ,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

现改变力F 的方向至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仍使物体B 沿斜面匀速上滑。

在B 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 始终保持静止。

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A .A 对B 的摩擦力可能不变B .拉力F 可能增大C .物体B 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D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变大21.如图所示是导轨式电磁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沿水平方向固定,其间安放炮弹。

炮弹可沿导轨无摩擦滑行,且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内阻为r 可控电源提供的强大恒定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经过炮弹,再从另一导轨流回电源,炮弹被导轨中的电流形成的磁场推动而发射。

在发射过程中,该磁场在炮弹所在位置始终可以简化为磁感应强度为B 的垂直平行轨道匀强磁场。

已知两导轨内侧间距L ,炮弹的质量m ,炮弹在导轨间的电阻为R ,若炮弹滑行s 后获得的发射速度为v 。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为电源负极B .电磁炮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2mv F s =C .可控电源的电动势是()2mv R r E sBL+=D .这一过程中系统消耗的总能量是221mv 22322L sB )r R (v m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