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理位置气候条件1、杭州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2、济南的气候.地理位置和杭州的区别济南:中纬度,我国不华北地区。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杭州:处于北纬30度,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5℃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冬夏干湿差别不大。
3、杭州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物产。
杭州市的地理位置: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与绍兴市相接,西南与衢州市相接,北与湖州市、嘉兴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地理坐标为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
杭州市地形: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湖泊密布。
杭州市的气候:杭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杭州市物产:杭州市物产丰富,著名的有杭州的茶叶,丝绸。
4、说说杭州的地形和气候类型各是怎样的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有小火炉之称。
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5、杭州的气候【分析气候成因季风气候,又靠近海洋,雨水较多6、杭州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按行星风系的气候分带,这里属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干旱区,但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季风环流改变了近地面层行星风系的环流系统,变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干旱的荒漠景观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景观。
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
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
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
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
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
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
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
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
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
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
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本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
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 mm~1800 mm,南岭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 mm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1000 mm~1200 mm。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显著。
一般山地多于平地,向风坡多于背风坡。
例如安徽的屯溪和黄山,两地相距很近,而黄山的降水量就比屯溪多700 mm(屯溪1507.8 mm,黄山2263.9 mm)。
罗霄山、雪峰山年降水量可超过1800 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降水季节分配的这一特点是与长江中下游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过程密切相关的。
长江中下游区处在青藏高原的东面,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切变线,再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层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准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大部分地区12月与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50 mm左右,2月份在60 mm~80 mm左右。
从3月开始,南来暖湿气流增强,降水频度增加。
3月下旬,赣南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图12.1.2)。
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
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
本区春雨较多,长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
南京、上海、温州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7、杭州的相对位置(洋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人文特色(人口、民族、城市与乡村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
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
杭州还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
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市 - 历史杭州市有着2200年悠久历史的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杭州市区西北20公里的良渚发现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的原始村落遗址,并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器、玉器,史称“良渚文化”。
秦代,杭州开始设县治,称钱唐,距今已有2000多年。
南朝置钱唐郡。
隋改钱塘郡为杭州,这是“杭州”之名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隋大业六年开凿了江南运河,从杭州可直达开封和洛阳,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此时的杭州已成为“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相当繁荣的城市。
唐代的杭州,贸易发达,居民已超过10万成为与广州、扬州并列的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
白居易作杭州剌史时,浚西湖筑堤,便利灌溉,西湖也因而更加美丽。
五代十国时,杭州是吴越国的首都。
吴越国王钱谬大兴城市建设,发展海上航运,与日本、高丽、新罗、大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通商和文化交流。
那时钱塘江边“舟楫辐辏,望之不见首尾”,“西方之货不趾而自集”。
杭州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一大都会。
北宋统一中国后,杭州是当时全国主要商埠之一,被称为“富兼华夷”、“百事繁庶”的“地上天宫”。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募集民工数万疏浚西湖,以葑泥筑堤。
北宋后期,杭州成为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有“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洲”之称。
12世纪初,宋室南迁,定都杭州,改名临安府。
此后150多年中,杭州一直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宋时杭州的造船、瓷器、纺织、印刷、造纸和兵器等手工业相当发达。
元代建立行省制度,杭州从此成为浙江省的省会。
京杭大运河于元朝至元年间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
1927年,设杭州市,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
经过全市人民40多年的奋斗,现在的杭州市已具有相当的综合实力,成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经“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中心”对1991年度全国城市有关资料的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杭州市综合实力名列首批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12位。
[3]杭州市 - 地理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
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
[4]杭州市 - 气候杭州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
无霜期230-260天。
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
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
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
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杭州市 - 环境钱塘江杭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1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5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有18种。
临安市的天目山和清凉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杭州市内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大运河、萧绍运河和上塘河等江河。
钱塘江水系包括新安江、富春江。
新安江水库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水库,库区面积57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78亿立方米,库区内有大小岛屿1078个,故又称"千岛湖"。
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
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
市西南部的主要山脉为天目山、白际山、千里岗山,东南部为龙门山。
临安市西部与安徽省交界的清凉峰为最高,海拔1787米。
杭州市 - 资源杭州旅游资源杭州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
红壤分布在丘陵区,宜种茶树、果树,其中以西湖龙井一带出产的茶叶品质最为优异。
水稻土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区,该区是粮油棉麻桑和蔬菜的主要产地。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萤石、白云石、石灰石、膨润土等大型非金属矿和铁、钼、铜等中型金属矿床。
临安市昌化出产一种罕见的鸡血石,质地细腻,色彩鲜艳,为收藏石和章石之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