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训报告摘要计算机实训报告摘要计算机实训报告摘要篇一《计算机实训报告》“计算机技术实践”课程调研(研究)报告题目:计算机技术实践姓名:王小博(18)学号:专业:通信工程编制时间:指导教师:郑举北京联合大学- 信息学院编制计算机拆装实习报告摘要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通过计算机的拆装与组装,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的整个组装过程和注意事项。
本实践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微机硬件的发展过程和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现在的发展趋势,掌握BIOS的设置、FDISK和PQ的使用,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掌握系统的备份与恢复,能够对机器出现的异常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对简单的相应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需维修的部件包括光驱、软驱电源、鼠标、键盘等。
关键字:“拆装”,“组装”,“操作系统”,“计算机”。
第一章技术背景介绍 1.微机硬件组装与维护通过对微机硬件的介绍,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关主要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自主完成微机硬件的拆装和安装。
1.1组装微机前的准备(1)掌握CPU、内存、显卡、硬盘、光驱等部件的安装方法;(2)掌握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的连接方式;(3)了解各种开关和指示灯的连接方式。
1.2 微机硬件组装师范教学(1)微机各硬件组装示范;(2)所有连接线的连接和跳线师范;(3)安装测试师范;(4)微机硬件故障判断及简单维修案例示范。
1.3 BIOS的设置方式(1)进入BIOS的方法及示范;(2)为本机配置开机密码方法及示范;(3)设置系统启动盘方法及示范。
1.4 硬盘分区(1)大容量硬盘的分区;(2) NTFS和FAT32的分区特点和不同;(3)硬盘格式化,包括高级格式化和低级格式化。
2.目标计算机拆装操作实习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技能,通过实习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掌握计算机拆装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各部件的正确安装、主要技术参数的掌握与应用;对计算机硬、软件故障的分析判断与排除。
3.基本原理计算机几个主要部件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插槽连接构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4.实施环境(使用的材料、设备)计算机完整部件一套、螺丝刀。
第二章相关技术的介绍和发展 1.计算机的简介和档次 1.1计算机简介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简称微机,也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或电脑。
最早的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风靡一时的APPLE II(苹果2)机(如图)和中华学习机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所谓PC系列微型计算机,它起源于IBM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IBM PC以及随后相继推出的IBM PC/XT和IBM PC/AT,如图所示。
1.2微型计算机的档次从第1代微机问世到今天,CPU芯片已经发展到第7代产品,对应地产生了7个档次的微机系列。
第1代PC以IBM公司的IBM PC/XT机为代表,CPU是8088,诞生于1981年。
IBM公司于1985年推出的IBM PC/AT机标志着第2代PC的诞生。
它采用80286芯片作为CPU。
1987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386微处理器。
386又进一步分为SX和DX两档,档次由低到高依次为386SX、386DX。
用各档CPU组装的计算机,称为该档次的微机,如386DX微机。
198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486微处理器。
486微机也分为SX和DX两档,即486SX和486DX。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第5代微处理器Pentium(奔腾)。
其他公司推出的第5代CPU 还有AMD(超微)公司的K5、Cyrix(西瑞可斯)公司的6x86等。
1997年Intel公司推出了多功能Pentium MMX。
1998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Ⅱ、Celeron(赛扬),后来推出了Pentium Ⅲ和Pentium 4。
其他公司也推出了相同档次的CPU,如K6、Athlon(速龙)XP、VIA C3等。
2003年9月,AMD公司发布了面向台式机的64位处理器:Athlon 64和Athlon 64 FX,标志着64位微机的到来。
2005年2月,Intel公司也发布了64位处理器。
2005年5月,Intel发布了该公司的第一款双内核CPU Pentium D,AMD发布了x86双核CPU Athlon 64 X2。
2016年11月,Intel和AMD都发布了四核CPU,标志着四核微机时代的到来。
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第三章课程设计要求和内容 1、认识电脑硬件设备熟悉主板基本构成, 选择主板的基本指标熟悉CPU选择及基本指标熟悉硬盘. 内存的基本参数及选择的依据熟悉显卡\声卡\网卡的基本参数及选择依据了解机箱\电源选择 2、熟悉安装电脑硬件设备的过程牢记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管好所有卸下的螺丝钉注意静电问题注意安装的基本顺序,并做好记录第四章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一)准备工具一台电脑主机、一把十字螺丝刀、(二)电脑主机的拆卸注意事项:将拆下的螺丝放在一个容器中,以免丢失;拆电脑主机硬件时不需用太大力,如果拆不下来,不能用蛮力,要仔细看看是否还有螺丝未拆下或有卡扣。
步骤1:用螺丝刀拧下机箱后侧的两颗螺丝,水平拉开并取下机箱盖。
步骤2:仔细观察机箱中各种电线的连接方式,将主机卧放,将主板、CPU风扇、硬盘、光驱、软盘的电源线拔出。
步骤3:拔掉硬盘WD800、光驱、软盘与主板间的连线;拔掉主板上其余连线并记下。
步骤4:拧下机箱后与电源的四个螺丝,取下电源ATX-300SD。
步骤5:拧下硬盘、光驱、软盘的固定螺丝,并取下(硬盘与机箱间有卡口,轻轻向外掰,便可取下)。
步骤6:按下内存条两边的塑胶卡脚,使内存弹出,并取下。
步骤7:拧下显卡的固定螺丝,并按下显卡一端的塑料卡脚,稍用力取下显卡。
步骤8:拧下网卡、声卡、的固定螺丝,稍用力取下。
步骤9:用力按下CPU风扇一端的弹片,取下CPU风扇;稍向外/向上用力拉开CPU插座上的锁杆与插座呈90度角,取下CPU。
步骤10:拧下主板与机箱固定的螺丝,将主板从机箱中取出(主板与机箱间有卡扣,稍用力即可取下)。
(三)电脑主机的组装注意事项: 1.防止静电:由于衣物相互摩擦,很容易产生静电,而这些静电则可能将集成电路内部击穿造成设备损坏,这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用手触摸一下接地的导电体或洗手以释放掉身上携带的静电荷。
2.防止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在安装计算机元器件时,也要严禁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的板卡上。
3.使用正常的安装方法,不可粗暴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安装方法,不要强行安装,稍微用力不当就可能使引脚折断或变形。
4.以主板为中心,把所有东西排好。
在主板装进机箱前,先装上处理器与内存,散热片与风扇、硬盘、一台光驱、以及显卡。
步骤1:安装CPU 1.稍向外/向上用力拉开CPU插座上的锁杆与插座呈90度角,以便让CPU能够插入处理器插座。
2.然后将CPU上针脚有缺针的部位对准插座上的缺口。
3.CPU只能够在方向正确时才能够被插入插座中,然后按下锁杆。
4.在CPU的核心上均匀涂上足够的散热膏(硅脂),只要均匀的涂上薄薄一层即可。
5.将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片的顶部,再将两个压杆压下以固定风扇。
6.最后将CPU风扇的电源线接到主板上3针的CPU风扇电源接头上即可。
计算机实训报告摘要篇二《计算机检索综合实习报告》计算机检索综合实习报告课题名称: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班级:计科0501 姓名:杨娴艳学号:0 1 分析研究课题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是指金融部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所谓计算机安全,按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定义,即“为数据库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破坏、更改、显露”。
我国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司的定义是:“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资产安全,即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与危害”。
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部分,即: 1.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
包含主机、外设和相关设施,涉及到环境、建筑设备、电磁辐射、数据载体和自然灾害。
2.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全。
涉及系统选择、应用软件的开发、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
3.数据库的安全。
指系统拥有的和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完整、有效、使用合法、不被破坏和泄露,包括输入输出识别用户、存取控制、加密、审计、备份和恢复等。
4.运行使用的安全。
包括机房出入管理、磁盘和打印数据的管理、运行使用管理等。
2 制定检索策略 1) 选择检索手段本课题的检索手段以计算机检索为主,同时将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结合。
2) 选择检索工具欲查找“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方面的文献,必须使用恰当的检索工具。
根据课题要求以及检索工具收录文献源的情况,本课题选用综合性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类专业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具体选用下列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1)《全国新书目》 2)《全国报刊索引》 3)《中国专利检索》 4)《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5)《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 8)《德国SpringerLink 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数据库》 9)《荷兰Elsevier全文数据库》 10)搜索引擎《百度》、《Google》 11)《超星数字图书馆》 12)《 IEEExplore 》 13)《Engineering village 2 数据库》 3 选择检索方法本课题主要是为了获取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检索方法选择顺差法和倒查法相结合。
4 选择检索途径本课题的查找,可以从分类和主题途径进行检索。
1 分类途径从课题分析可知,本课题的学科分类属于计算机。
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类目设置,可选择以下分类号作为检索入口: 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P316 操作系统 TP393.08 计算机网络安全 2 主题途径根据课题分析,课选用以下主题词作为检索入口:中文主题检索词: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金融安全英文主题检索词: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 Computer System;Netork Security; Financial Security 3 构造检索式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各检索词通过逻辑组配关系确定运算方式。
本课题的检索可选择以下逻辑运算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系统(安全) AND 网络安全(Computer System OR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 AND Netork Security 5 正式检索根据所选用的检索方法,在选择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中分别进行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