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法》稻盛和夫

《活法》稻盛和夫

《活法》-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
上面的话,是稻盛和夫先生在创业之初的重誓,当时仅有8人。

而四十多年后,稻盛和夫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位一生缔造2个世界五百强的人。

在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曾经出现过“经营四圣”,他们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和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

四个人当中惟一健在的就是稻盛和夫了。

1932年,稻盛和夫生于日本鹿儿岛县,技术员出身的他先后创办了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和日本第二大电讯公司KDDI。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这两个企业均名列世界500强,稻盛和夫所创立的深植于佛教的商业道德准则和“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也深深地影响了一批日本企业。

稻盛和夫认为,成功是三个因数相乘的结果。

有记者问稻盛和夫作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缔造者,你被尊称为“经营之圣”,你认为企业经营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稻盛和夫答: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

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有三个因数相乘:这就是理念、能力和执着心。

人生如同登山,经营企业亦如此,首先要确定应该攀登什么样的山,是把自己的目标仅仅定为小企业还是想创立一个大企业。

人应该拥有闪光的人生观,如果把目标定得高远,随随便便的经营理念就不可能达到目标,必须是高层次的哲学理念。

如果有人只想着“轻而易举赚大钱”或者“干得顺手”,就会把事情弄糟。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掌门人稻盛和夫的人生道路,是一部传奇。

在20世纪日本“经营四圣”之中,稻盛和夫是唯一健在、企业经营绩效卓著的一位;是向中国走得最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日友好使者的一位;是哲学悟性最高,说得精彩写得精彩做得更精彩的一位。

当代中国文化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

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稻盛成功方程式”是稻盛哲学的核心。

这个简练朴素而又精深博大的方程式可以表述为:
成功=人格•理念(-100~+100)×能力(0~100)×努力(0~100)。

稻盛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东西方思想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来的成功方程式,突出“人格•理念”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的决定性的作用,不失为医治现代社会浮躁病的一副良药。

不但各行各业的成年人可以用这个方程式来对照、反省自己
的人生,广大青少年更能从中受益。

记住它,它可能改变你的人生;用好它,你就会取得成功。

一.内容简介
稻盛和夫提醒并告诉您
·简单是做人和做事的最佳原则
·以利他利公之心生活
·劳动的喜悦是世上最大的喜悦
·清除魅惑人心的“三毒”
·磨砺心智的“六个精进”
·支配人生的两股神秘力量
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

亦即,也许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有一条单纯而坚强的追求人间正道的指针。

二.文章来源《中外管理》2005第9期
浮躁社会的静思
最近我虽然奔波于各地,但还是抽空看完了稻盛和夫的新著《活法》。

说实话,在今日“钱胜于理”的逻辑起支配作用的社会上,是多么需要感悟人生哲学啊!稻盛和夫称:安分在“今日社会像在沙漠里洒水那样的虚无,又像急流中打桩一样的困难!”我们稍加深究,就会发现人们的思想深处都“深切地怀有危机感和浮躁的心情”。

现实生活纷乱如麻,富者不知足,贫者不安分,人人处于前途未卜的不安之中“。

如此下去,“现实越加纷乱,未来越加混沌不清”。

怎么办?他说:要讲究人生价值——在离开这个世界时,能在心安理得中以充实生活的幸福感走向新的旅程。

只有这样的心态,才会使世界更美好。

感悟稻盛“活法”贫穷的托钵僧---有感姚育明《手托一只空碗》
稻盛和夫的“活法”和“稻盛哲学”,使他成为“在纷乱浮躁的时代,能为此社会打下正当活法这根桩”的思想家,同时在事业上使他成为创造两个全球500
强纪录的世界著名企业家。

我把他的“活法”和哲学理念摘录如下:
什么是人生?人生是在感受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性格与哲学的结合。

哲学就是探讨为人做事的最高准则。

社会进步不能没有哲学。

完善了人格就是完善了事业,也就完善了人生。

什么是人生成就?人生成就=(思维方式×激情×能力)的劳动过程。

这三个要素是“积”,而不是“和”(即是“乘”,不是“加”)。

为什么?因为相加,少一项还有积分;而如是相乘,少一项,则将完全没有成就积分。

而且三要素中,只有思维方式可能是负数,即思维方式错了,工作激情与能力再强都只能加重损失与失败。

此前,我提到国民党领袖连战两次竞选失败,可是,这次大陆的“和平之旅”,给他的人生划上了圆句号。

他过去的讲话也不精彩,而这次北大讲演,却能语惊华人世界。

是什么起了作用?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有了根本转变,并有幸抓住了民意和机遇。

心态决定命运
领导者要想成功,还要有一个好工作心态。

什么是经营企业的好心态呢?稻盛提出办事业三阶段要有不同的心态,我深以为然。

第一阶段,是事业创业或项目设想阶段。

此时必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因此,万不可找那些头脑很聪明,却缺乏激情、悲观的人,因为好的创新思路很容易被凉水浇灭的。

这时要找那些言行有点粗放,但对新事业有浓厚兴趣的天真感性的人多商量。

第二阶段,是“悲观计划”阶段。

为什么要悲观?稻盛认为一个成功者绝不能胆大妄为,在关键时候,即真正要干的时候要特别慎重,反复推敲,小心谨慎。

一个不能以小心谨慎作后盾,表面看来很有魄力的人,那是蛮干,要坏事的。

松下有句名言:“企业主管最大的敌人是狂妄。

”这正好与稻盛的观点是一致的。

第三阶段,需要愉快的执行者。

此时我想到米卢所说的“快乐足球”,即如果你能把计划的执行过程看成是快乐的享受,你就会把事情办得很好。

反之,心神不定,左右为难,愁思成缕,精神压力过大,怎么能成事?只要把自己精力都用到手头工作上,认真做好,美好的未来就变成现实。

非凡无不是平凡的积累。

盛田说了句很重要的话:心态决定命运。

这是盛田办一辈子企业,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领导力决定于心态,进而心态要从环境分析中找到信心和力量,从而反过来催生领导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