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美国放假几天
万圣节美国放假几天
美国的联邦假一年一共只有10天。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是根据联邦假来放假的。
万圣节不是联邦假,不休息的。
但如果遇到双休日是会照常休息的。
万圣节名称由来
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
万圣夜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人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
万圣夜在11月1日的前一夜,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
万圣节习俗
南瓜灯
万圣夜的象征物是南瓜灯(也叫杰克灯、杰克灯笼),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
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
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杰克(英文: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
一天杰克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杰克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杰克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杰克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
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 了。
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不给糖就捣乱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
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
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
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
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客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不给糖就捣蛋》就是以万圣节为题材的儿童恐怖片。
万圣节食品
太妃糖苹果
由于万圣夜临近苹果的丰收期,太妃糖苹果(toffee
apples)成为应节食品。
制法是把苹果插上竹签,然后手持竹签把苹果放在太妃糖浆中转动,有时会再粘上果仁。
从前,各家各户会准备太妃糖苹果送给小孩,但当传闻有人把大头针和刀片放入苹果中,送太妃糖苹果的习惯逐渐消失。
虽然大部分个案只是恶作剧,而真实个案中小孩也只是受轻伤,但是不少家长仍然以为在苹果中放刀片是十分普遍的。
南瓜派
南瓜派是万圣夜的节庆食品,特别是在美国。
南瓜派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别在万圣夜的前后,成为一种应景的食物。
另外烘乾的南瓜子也是常被当做万圣夜的食品。
热苹果西打
这种饮料是用苹果酒加热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酒精在加热时已经挥发得差不多了。
这种饮料在欧美的冬天都很盛行,一路喝过圣诞节到春天,热红酒也常常在这个时候喝,做法颇为类似,就是把苹果酒换成红酒。
糖果
万圣夜晚上小孩子和青少年都会化妆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种糖果也算是应景食品的一种,这时候商店里卖的糖果较受欢迎的是各种鬼怪造型的糖、和以万圣夜常见的橘色、棕色或黑色为包装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