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维护工程施工图设计图样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1.1 设计依据(1)业主的委托与意见;(2)相关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及技术指南等;(3)深圳历年来的工程设计资料;1.2 引用的规范性文件(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3)《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7)《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8)《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2009)(9)《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281-2007);(10)《公路三波形梁钢护栏》(JT/T457—2007);(11)《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12)《突起路标》(GB/T24725-2009);(13)《轮廓标技术标准》(JT/T388-1999);(14)《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要求》;(15)《深圳市城市道路交通标线、标志、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和交通安全护栏的设置标准》(市交警局);(16)其他相关设计规范及规程。
1.3 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本图样适用于2018-2019年深圳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维护工程,可用于指导相应设计及施工。
本图所有设施均为目前深圳常用设施,大样图参考现状实际情况及全市新建、改扩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适用于现状相同规格设施的修复、更新等,基础等下部构件仅供参考,新建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
2设计内容2.1 交通标线2.1.1 车道分界线(1)可跨越对向行车道分界线为单黄虚线,用作双向两车道中心线,线宽为15cm,线段及间隔长分别为400cm和600cm。
(2)可跨越同向行车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用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一般线宽为15cm;设计速度<50km/h,线段及间隔长分别为200cm和400cm;主干路及以上道路或设计速度≥50km/h,线段及间隔长分别为600cm和900cm。
(3)禁止跨越对象车行道分界线,有双黄实线、黄色虚实线、单黄实线三种。
双黄实线禁止双方向车辆越线或压线行驶,用作单方向有两条或以上机动车道而没设置实体中分带的道路中心线,线宽15cm,标线间隔10~30cm,当间距大于50cm时,应用黄色斜线或其它设施填充两条黄实线间的部分,禁止车辆压线或进入该区域。
黄色斜线线宽45cm,间隔100cm,倾斜角度45°。
黄色虚实线,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越线或压线行驶,虚线一侧准许车辆暂时越线或转弯。
越线车辆应避让正常行驶的车辆。
线宽15cm,标线间隔10~30cm,虚线线段及间隔长分别为400cm 和600cm。
2.1.2 导向车道线导向车道线为设置于路口驶入段的车行道分界线,用以指示车辆应按导向方向行驶的导向车道位置,导向方向固定的导向车道线为白色实线,线宽为15cm,长度不小于30m。
2.1.3 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边缘线为实线,用以标示车行道边缘。
一般路段时,线宽15cm,高快速路时,线宽20cm;除高速公路外,一般路段为黄色实线。
2.1.4 出入口标线包括出入口的横向标线、三角地带的标线,标线颜色为白色。
2.1.5 导流标线导流线设置于道路分合流口或道路的交叉口等处,表示车辆需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
导流线颜色白色,与道路中心线相连时,也可用黄色。
外围线宽20cm,内部填充线宽45cm,间隔100cm。
倾斜角为45°。
2.1.6 公交车停靠站标线公交停靠站标线用以标示公交车通向专门的分离引道的路径和停靠位置,颜色黄色。
2.1.7 公交车专用道标线公交停靠站标线用以标示规定时间段内专供公交车辆通行的车道,标线颜色为黄色,线宽30cm, 公交专用道线为虚线,线段及间隔长分别为400cm和400cm;路口导向车道位置为黄色实线。
2.1.8 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又称斑马线),即表示一定条件下准许行人横穿道路的路径,又警示机动车道驾驶者注意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
线宽40cm,间隔60cm,白色实线,人行横道宽≥4m。
2.1.9 停止线表示车辆让行、等候放行等情况下的停车位置,为白色实线,于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连接。
线宽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行驶速度的不同选用20cm、30cm或40cm。
设置于人行横道前时,距人行横道距离不小于1.5m,不大于3m。
2.1.10 导向箭头主要用于交叉道口的导向车道内,出口匝道附近及对渠化交通的引导,其颜色为白色。
导向箭头除一般双向两车道用4.5m箭头,高快速路主道用9m箭头,其余道路全部用6m箭头。
2.1.11 网状线用以标示禁止以任何原因停车的区域,视需要划设于易发生临时停车造成堵塞的交叉路口、出入口及其他需要设置的位置。
标线颜色为黄色,外围线宽20cm,内部网格线与外框夹角为45°,内部网格线宽15cm,斜线间隔2m;在交通量较小的交叉口或其它出入口,可施划简化网状线,简化网状线为黄色,线宽为40cm,简化网状线的任意边长不得大于12m。
连续设置的实线类标线,应每隔15m设置排水缝,其他标线有可能阻水时,应沿排水方向设置排水缝,排水缝宽度一般为3cm~5cm。
2.1.11轮廓标轮廓标的设置应根据JT/T388—1999《轮廓标技术条件》进行设置。
本工程选用附着式轮廓标,轮廓标设置在波形护栏、中央护栏及路侧人行护栏上。
为了使驾驶员的的视线沿着道路曲线形圆滑过渡,保证视线的连续性,提高行使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设置间距为15m,部分曲线路段应适当缩小,根据国标GB5768-2009视曲线半径而定。
轮廓标在道路上对称布设,左侧为黄色,右侧为白色,隧道内采用双面反射型,左黄右白。
2.1.12突起路标突起路标是固定于路面上起标线作用的突起标记块。
可用来标记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同向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等。
突起路标与标线配合使用时,应选用主动发光型或定向反光型,其颜色与标线颜色一致,布设间隔为6m~15m,一般设置在标线的空当中,也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密;与边缘线和中心单实线配合使用时,突起路标应设置在标线的一侧,其间隔应与在车行道分界线设置的间隔相同;突起路标与进出口匝道标线、导流标线、道路变窄标线、路面障碍物标线等配合使用时,应根据实际线形进行布设,力求夜间轮廓分明,清晰可见。
除高速公路外,其余道路均不设置。
2.2 交通标志(1)交通标志设置原则:标志布置根据国标GB5768、GB51038,结合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①指路标志本项目指路标志的布置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为道路使用者预告道路前方所要经过的重要城镇以及重要场所的名称和方向,设于道路沿线,一般设置在主要交叉路口、分流点之前。
②警告标志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设置在危险地点之前30~50m处。
③禁令标志用以表示禁止、限制及相应解除的含义,道路使用者应严格遵守。
设置于禁止、限制及相应解除路段的起点附近,对于车辆如未提前绕行则无法通行的路段,应在进入禁令路段的路口前或适当位置设置相应预告或绕行标志。
禁令标志用作执法依据时,不得附加任何边框、底色、图案、文字等,且不得改变禁令标志图样、颜色、规格、形状等。
有时间、车种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辅助标志。
④指示标志用以表示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含义,道路使用者应遵循。
设置于指示开始路段的起点附近。
有时间、车种等规定时,应用辅助标志说明。
除特别说明外,指示标志上不允许附加图形。
附加图形时,原指示标志的图型位置不变。
(2)标志版面设计参照国标GB5768、GB51038,结合道路等级及计算行车速度进行交通标志的设计。
(3)标志板材料:所有标志反光膜等级均采用Ⅳ类或Ⅴ类,反光等级不低于超强级,学校路段标志反光膜等级均采用Ⅴ类(钻石级);面板≥2㎡时,采用挤压成型铝合金板拼装而成,面板<2㎡时,一般采用采用普通铝合金,当出于防盗等管理需求时,可选用复合铝塑板。
标志板的材料应满足《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的相关要求。
(4)标志板颜色:根据国标GB5768、GB51038中相关规定。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为蓝底白图文,高速公路指路标志为绿底白图文,旅游区标志为棕底白图文,辅助标志为白底黑图文,警告标志为黄底黑图案,禁令标志为白底红图案,指示标志为蓝底白图案。
(5)标志支撑结构:标志采用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门架式、悬臂式、单柱式、双柱式及附着式等结构,交通标志的上部结构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志设计采用50年一遇10s平均风速风速35m/s,特殊路段,如跨海大桥、沿海道路等风速极大地段,应提升风速另做特殊设计。
标志板背后加强结构均采用铝合金滑动槽钢,保证板面平整及抗风压强度。
标志的连接杆件、立柱、各种螺栓、螺帽及其它各种附件均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除路侧单柱标志外,其余标志基础均按要求配筋。
2.3防护隔离设施(1)为分隔对向行驶车辆,保障行车安全,可在道路中央双黄线之间设置路中式护栏,如。
(2)在有行人穿行的断口处,护栏高度应降至0.7m(依次从1.1m、0.9m、0.7m逐步降低),降高度段长度应满足安全视距要求。
(3)路侧式护栏设置于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道之间,以分隔人流及车流,保障行人安全。
(4)路口转角及行人过街开口处,设置路侧护栏不能保证安全视距时,应采用通透型路侧护栏样式。
(5)防爬网设置于道路中分带或主辅分隔带上,以阻止行人随意穿越行车道。
(6)根据交通事故率、车辆驶出路外的可能性和路侧危险程度等在相应位置设置波形梁护栏。
(7)挡车架主要设置于双向两车道中央,能有效阻止机动车越线行驶,防止路侧乱停车。
(8)挡车架两端应设置反光防护柱。
2.4其他交通安全设施(1)为提醒车辆驾驶人员前方分流点,提早选择正确车道行使,在主、辅道出入口等分流点处设置太阳能分道指示器。
(2)于分流岛端部及行人二次过街岛头设置反光砂桶,用以警示驾驶着前方道路情况发生变化,并在发生交通事故事起到一定的缓冲、阻挡作用,降低事故危险程度。
(3)于分流口设置有反光砂桶、车道指示器组成的方案。
(4)于人行横道端部设置车止石或防护柱,用以警示和防止车辆驶入人行道。
车止石采用花岗岩材质,防护柱为镀锌钢管表面贴反光膜。
3 施工要求3.1交通标线(1)施工前应现场做50~200m试验段,根据厚度及逆反射系数来确定施工厚度、各材料配比及用量。
所有热熔标线实测厚度须达到2mm,标线在无面撒玻璃珠时,白色标线逆反射系数应不小于150mcd·lx-1·m-2;黄色标线逆反射系数应不小于100mcd·lx-1·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