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堤身护坡施工技术交底

堤身护坡施工技术交底

堤身护坡施工技术交底一、分项施工方案1、土方开挖本工程土方开挖基本为表层土方清基、削坡开挖、基础开挖等,表层为表层土、草皮、树根、腐植土及垃圾等有机土壤所覆盖,施工内容主要是将堤身、堤基及压载的建基面不合格土、杂物、废渣清除。

施工前首先清理施工现场,测量人员按照设计图纸放样,放样开挖边线,标示开挖高度,并开挖成台阶状,以利于新老土有效结合。

本工程土方开挖共计,开挖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及«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进行施工。

本次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开挖方式,工程量大的采用机械开挖,辅之人工修整,采用挖掘机挖装运土。

土方开挖前先查清周围的市政设施,清理施工范围内的种种障碍物,配合好需要拆迁建筑物、输电线路、地下埋设各种管线等物的拆迁。

对于施工范围内拆迁进度滞后的情况应及时汇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协调处理。

、植被清理及表土清除开挖施工前清理开挖区内的植被,即清理开挖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碴及监理指明的其它有碍物。

开挖区内的树木、杂草采用人工砍伐,运至指定的地点处理,植被清理范围应距开挖或回填边线外侧至少距离。

表土清除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清除,10t 自卸汽车运输至弃碴场。

风化层开挖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并装车,10t 自卸汽车运输。

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土方永久边坡首先采用挖掘机机进行预留10〜20cm 保护层机械修坡,再采用人工对保护层进行人工开挖修坡,确保边坡土方不受扰动和边坡美观。

、土方开挖方案本合同工程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后的土方用自卸汽车运到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弃渣场。

(1)主要技术要求①、土方清基其边界在设计基面边线外50cm;表层清除深度不小于50cm。

②、建基面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堤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③、建基面以上须留适当的保护层,该层只能人工开挖、平整,不能使用机械挖掘,以保护地基原状土不受扰动;④、清基开挖、清除的弃土、杂物、废渣等,应运至指定地点堆放;⑤、实际开挖轮廓必须符合设计图纸或工程师现场指定的开口线、水平尺寸和高程的要求,开挖最终清基轮廓均不得欠挖。

(2)开挖方法考虑到开挖量较大,工作面较长,分点多处安排施工队,分若干单元交付,做到各单元交付后开挖与护脚、排水沟同步施工。

施工区内临时道路沿堤采用推土机1m3 反铲和T160就地修成临时施工道路。

开挖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尽可能采用反铲机械化开挖施工,推土机集料,反铲装车,10t 自卸汽车运至工程师指定地点堆放。

机械施工不便开挖处采用人工开挖装车进行施工。

土方开挖均采用人工开挖修整边坡的方式,合格的土料做为回填土料,不合格的弃土采用双轮胶车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方堆放。

开挖采用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施工过程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尽量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内形成积水。

严禁欠挖,超挖。

施工期所有的土方开挖边坡面均加以修整,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质量,确保边坡安全。

土方分段进行施工,并按设计规定的轮廓形状和坡比进行开挖。

为了保证不超挖,不扰动设计面以下的土层,测量人员要在实地上按20m 左右设一个控制桩,并标定该桩的开挖深度,最大开挖深度在以内,作一层开挖。

(3)施工程序本工程采取流水作业,土方开挖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按设计要求清除表土,特殊情况按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施工。

开挖区的树木需人工砍伐,树兜用挖机挖掉或人工挖除。

第二步修整建基面。

由于表层杂填土堆积厚度差异大,伸入建基面以下的杂填土清基后形成建基面的平整性差,必须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行平整处理,包括凸出高包铲削,深坑换土、回填等。

并按设计要求将坡面削成阶梯搭码以利新老堤结合。

第三步按设计图纸规定的轮廓尺寸和基底高程进行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进行技术处理。

、施工道路:出渣运输道路需在施工场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建或维修临时道路(详见施工平面总布置图及临建设施表),使之满足运输要求。

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道路维护,保证道路畅通无阻。

场外则充分利用现有市政道路,并严格按照市内交通部门相关交通规定运输。

、弃渣场和备料场的保护措施(1)做好渣场规划、弃渣计划及排水设施规划。

(2)所有的开挖料除直接运往指定地点。

严禁在邻近边坡开口线附近堆土。

(3)分类分层堆放,严禁乱倒乱放。

(4)注意保护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不得因施工不当而造成清理区域附近林业资源的毁坏及对环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

、建基面保护措施(1)对施工用水或渗水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其对建基面的浸浊,防洪堤采取开挖一段及时验收及时填筑,雨天采取彩条布保护,以便雨后能及时填筑;(2)建基面预留20cm,采用人工修整,保证达到设计要求;(3)基础采取逐单元交付,做到不影响后续工作施工。

、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土方开挖应及时做好排水与防雨措施,严禁施工用水直接注入施工区内,以防塌方。

(2)土方边坡应加以修整、保护,当受混凝土施工影响不能即挖即填时,在开口线外挖排水沟或筑挡水堤,保护边坡不因雨水冲刷而塌方。

2、堤防填筑施工及碾压试验、粘土取土料场勘查及施工开采规划依据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本工程土方回填需要量不大,可以采用经检测合格的开挖粘土填筑。

施工前进行土料取样试验,核实其比重、天然容量、天然含水量、流塑限、颗粒级配、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容重、压缩系数、渗透系数等物理力学特性,能否满足本工程要求。

、土料场的开采及运输道路一经确定土料各项指标能满足本工程要求,立即组织进行土料场开采,首先进行覆盖层的剥离,将无用层挖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弃料场,在料场四周设截排水沟。

土料场采用平采方式进行。

粘土运输道路充分利用现有乡镇道路,并严格按照交通部门相关交通规定进行材料运输。

除此之外还需在施工场内修建或维修土料运输临时道路(详见施工平面总布置图及临建设施表),使之满足运输要求。

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道路维护,保证道路畅通无阻。

、现场生产性试验填筑前选定200m 为试验段,检验机械能否满足开采、运输、摊铺、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

确定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碾压厚度、碾压谝数、最优含水量、压实土的干容重及渗透系数等均作为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

、土方填筑:土方填筑前必须将建基面杂草、拆迁后废渣及基础淤泥等全部清运出去,并按设计要求作相应处理,凡填筑的基础未进行验收签证之前不得填筑施工。

建基面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测量工程师会同现场业主代表及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填筑前地形测绘,做好相关测量资料签证,以作为竣工结算的依据。

同时按照监理工程师指令组织进行填筑。

在取土场先进行表层土剥离处理,并形成合格土料开挖的工作面,用反铲取土装车10t 自卸车运土,采用进占法卸料,推土机平整,平整后的土料厚度控制在30~50cm 之间,然后用16T压路机,在平行于大堤轴线的方向,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进退错距为50cm,碾压6遍,使填筑压实度不小于,经碾压后的合格率为100%,否则,重新碾压。

按照施工计划划分的填筑分段,从低处开始顺层填筑,各填筑层面的高程保持一致,即形成水平填筑的条件。

填筑宽度两边均要比设计宽度超宽左右,即预留削坡余量,以保证土堤边坡的压实质量,当每填筑2〜3m 高时,用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修坡,削坡余土用作上层填筑料,这样即保证了大堤填筑压实质量,土料也不会浪费,如此循环,直到设计堤顶。

(3)、注意事项:1 )、填筑料中不允许夹杂物、草等有害物质。

填筑基面或接触面在回填土前均对表面进行一次清理,清除表面的所有废土、杂物,直至满足堤基清理的设计要求为止。

将要进行填筑的基础表面充分平整,以便于碾压设备的正常工作,当表面太湿或太干时都要进行干燥、洒水,干燥处理并要耙松刨毛约10cm,使第一层填料与基础表面成为一体。

2)、填筑前应将结合部堤坡面按规范挖成台阶状,按水平层由低处开始填筑,不得顺坡填筑。

3)、在堤身的斜坡上填筑时,横断面上的坡度陡于 1 :3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3 或按设计要求削成台阶状,以利新老堤的结合。

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应匀衡上升,如施工段之间出现不可避免的高差时应以1:3~1:5 的斜坡相接或按项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相接,当局部出现漏压和虚浮层、平松料、弹簧料和光面等不良现象时,应对该部松土层挖除或按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处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填筑新土。

在继续铺筑上一层新料之前,应对压实层表面进行刨毛、洒水等处理,以免形成各层结合不良的现象。

4)、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于大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

垂直于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

5)、对于填筑平面面积较小,如填筑体与穿堤建筑物,岸坡结合部位等不能使用16T 压路机进行压实的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小型碾压或夯实设备进行压实。

6)、施工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取土的不同位置不断测定土料的含水量,并与通过现场试验获取的最佳含水量进行比较,及时采取调整含水量的简易有效措施,务使土料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附近。

7)、雨天(指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mm)应停止施工。

应作好防护措施,将堤面局部积水和料场内积水用人工挖沟引入总排水沟。

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诸于刨毛、摊晒等措施,认真处理好,以确保每个填筑层的质量。

8)、堤顶填筑按设计预留沉降量,以确保大堤沉降固结达到堤顶设计高程。

(4)、施工过程中以工序控制为主要的手段,重点控制以下项目:各填筑部位的填料质量,包括土料的土性参数及含水量;铺料厚度、碾压遍数、洒水量和表面平整度;碾压机械规格、重量等;有无漏碾、欠碾或过碾现象;堤身及其他填筑部位填筑时,各部位接头及纵横向接缝的处理与结合部位质量;堤身填筑断面情况;堤身及坡面平整度。

(5)、填筑取样试验:堤身填筑施工参数应与碾压试验参数相符,土料的压实指标按设计要求压实度控制,其检测要求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

分段每200m长填筑料碾压层(或每600 m2填筑面积)取样检查一次。

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控制在填筑量每100m3〜150m3 取样一组;监理抽检量可为自检量的1/3,但至少有 3 组;对特狭长的作业面,取样数量则按50m〜100m 取样一组;检测干容重、含水量等分析填筑的压实程度,填筑取样试验应遵照土工试验规范和监理细则要求。

、构筑物回填(1 )、施工程序(见下图)构筑物土方回填施工流程图(2)、施工方法挡土墙等构筑物周围小面积的土方填筑,应采用人力配合小型打夯机分层夯机压实,在构筑物顶面2m以上和大面积填筑区域,则采用16T压路机压实。

土方回填时采用1m3 反铲挖机装车,10T自卸汽车运土至场边,再采用人工挑运至场内摊铺平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