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读后感

《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读后感

读《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有感
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肖萌利用假期阅读了由张万祥老师主编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一书。

在今年的工作中自己有幸在刚入职就成为一名班主任。

虽然在上学时每天都会接触到班主任,自认对这项工作并不陌生。

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上之后,发现这份工作不仅琐碎而且“责任重大”。

经过一年的经验积累,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除了受到启发外还有许多感触。

一、书籍简介
该书主编张万祥老师是德育特级教师,从教30余年,担任班主任达26年。

初看书名,感觉像是汇编而成的作者20余年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和实践经验。

翻阅时才发现这是由数名班主任联合撰写的的一本“工作日志”。

相比于理论叙述和实际指导,这些前辈的经验可谓很实用、真实,更加能引起“年轻班主任们”的共鸣。

全书共分为七辑,从“这样管好一个班”到“做个够专业的班主任”,由浅入深地将教师们的感悟和建议娓娓道来。

就像序言中提到的“教育行家习惯于把爱孩子当作合格教师的底线”,阅读这本书时总是感到这些教育智慧无疑不是来源于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关爱。

汇集了众多优秀班主任经验的本书,可以作为我们解决问题时的好参考。

二、读后感悟
班主任工作是“实践出真知”的,每一辑中的都有几篇文章给我以启发。

现将在阅读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和帮助的文章与感悟整理如下,希望能在自己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给予提示并发挥作用。

(一)做好班主任起点工作
作为本书的第一辑《这样带好一个班》中的文章,袁富杰老师的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班主任要做好接班前的起点工作,了解学生,不可过早为班级定位,并且不要让管理班级的方法称为定势。

班集体中的环境卫生很重要,管理制度也很重要。

若是离开了班内的主人们——学生,只是摆设罢了。

文章的开头就介绍了一位青年教师的几次不愉快的治班经历。

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做好起点工作,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就制订工作计划和目标,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一个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做好起点工作是很重要的。

根据起点工作的几方面,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准备接班时的点滴。

因为是刚毕业不久,我自觉学到的专业知识还记得牢固。

而且,自己也有一些对于教育的想法。

整理了小学低年级的特点和各方面的情况后,我的班主任工作就开始了。

开学初,我考虑学生们刚刚接触小学生活,无需过分约束,而差点因为这样的“教育爱”就错过了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幸亏有搭班老师的帮忙,才及时发现这么做的后果是个别同学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自己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认真。

在之后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中我深感进行教育前要经过深思熟虑,触及学生的心灵。

大概是出于“拔苗助长”的心理,我也出现了用自己的要求强制管理学生的情况。

慢慢学生就找到了“对策”。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我决定逐渐熟悉部分学生。

通过个别谈话及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

当我开始努力帮助他们的时候,我也惊喜地发现他们在学习时更加努力了,课间休息时也有序很多。

提前做好起点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上和在校生活中的改变和变化,会让管理更加轻松从容。

让学生逐渐走进班级管理中,成为管理的主人,能够减轻班主任的负担,也能使学
生更好融入集体之中。

(二)与学生相处有艺术
这是第二辑的标题,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

作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有时还是自己所任教的学科。

有时其它学科的老师向我反映班上的同学没有完成任务时,我还会因为着急严厉批评这部分同学。

有时我会特别严厉地批评平时表现不错的同学。

当时我观察他们的表情,好像确实意识到错误的严重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当第二次出现大面积同学没有完成作业时,我与本文作者一样,没有以“怒吼”开场,而是思考过后想找到学生们不完成作业的原因。

于是我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个别谈话。

在休息时,犯错的学生们不会感到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能够说出不完成作业的理由。

其实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完成作业的理由很简单,不外乎就是忘记或是因为贪玩而不愿意去完成。

与学生的交谈也使我想到是不是应该用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们按时完成作业。

于是我先在班内对学生们讲明做作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复习和预习的作业,不能忽略不计。

此后利用一段时间记录了班上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了适当的奖励。

配合学校“阳光贴”的发放,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每个班上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处理问题时是“大刀阔斧”,还是思考原因加以分析,显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耐心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认真对待随时会出现的问题,用平等的态度面对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智慧化解矛盾。

(三)让班级成为群星闪耀的天堂
第三辑《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的标题应该是很多班主任的职
业理想。

我也希望自己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更加有智慧。

在这一辑中,不同教师展现出了在面对五花八门的事情时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

其中的一篇文章《让班级成为群星闪耀的天堂》。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想到了自己所教的班级。

班上38名同学性格迥异,各有特点。

有的小小年纪唱歌跳舞已不逊色于高年级的哥哥姐姐;有的弹琴朗诵像模像样,富有感情;还有些同学学习认真,积极向上......许多孩子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闪现,一时间自己很高兴班上出现这么多有特色、踏实认真的孩子们。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但是到了学校,可能会因为缺乏关注而无法取得应有的进步。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我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各自的特长和优点,发现了体育、劳动、懂礼等各方面有优势、表现突出的同学。

因此,我尽量抓住卫生扫除认真负责,课间休息互相帮助和在体育比赛中有精彩表现的同学们给予表扬。

这样也帮助班上同学更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伙伴。

看到书中老师评选不同类别的希望之星,我想自己在今后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评选,为每位同学树立自信,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优点。

在集体中,我们应该尽力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

只要班主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位同学都存在闪光点。

独特的个性品质若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就可以磨练出学生的个性专长。

拥有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班级管理才会水到渠成,尽善尽美。

(四)对另类孩子:以宽容出牌
第一次看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时,心中就很赞同这句话。

当我读到《对另类孩子:以宽容出牌》这篇文章时,心里面更是颇有感触。

其实一年级的学生不似初高中生那样叛逆,之所以会另类,还
是因为入学之后从学前班的过渡还没完成,没有良好习惯的“保驾护航”。

读罢文章,我想到自己班上的一个孩子。

其实每个班上的学生因为性格、环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看似“有问题”的学生。

对这些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大约会占去班主任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时间。

碰巧我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学生。

回想这一年的教育,我感觉不仅是他自己有所进步,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有了不小的改观。

从入学初在课堂上随意离开座位,被谈话甚至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到第一学期末时虽然听课效率不高但能安静坐在座位上玩学具。

到第二学期在课上偶尔回答问题,努力坚持听讲,认真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到期末复习时的认真听讲。

他的变化真是“巨大”的。

反观自己从入学初对他的严厉批评到鼓励、交流,教育方式的转变换来的是师生关系的不再对立。

就像作者所说,面对这样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宽容是最重要的。

宽容这些孩子,并不是迁就他们的错误和缺点,而是用师者的宽容,给孩子们以无声的教诲。

为另类孩子的发展设置一个合适的空间,是班主任应努力实践的“课题”。

三、总结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教夏丏尊曾说过的话。

这段经典文字,也是《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中序言的第一句话。

正如书中许多文章所说,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以爱的教育。

正是由于教师的关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以进步,班集中的细微问题得以
被发现并解决。

教育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会受到感动,甚至会被孩子的智慧所震撼。

年轻班主任更需要耐心,需要学习。

希望这些班主任的切身感悟和宝贵经验能促进我更多的思考,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