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3课 辛亥革命


•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 宗教之区别。 •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 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 参议院行之。 •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 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 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 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1)时间:
(2)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3)结果: 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 (4)影响: 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 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 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 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 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 的老把总。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 什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 如何结果?
1、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功绩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 制制度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 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初1人外,其余都是 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 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纪元: 公 历,民国纪年
概况: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火眼金睛
一位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为纪念辛亥革命九十 周年,创作了下面一段小品,请你帮他修改: 1911年10月10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天 武昌那边出事了,接着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 告中华民国成立了。定都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以中华民国纪元。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是 一个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第13课 辛亥革命
切块一 辛亥革命兴起发展和结果
切块二 辛亥革命的影响
切块一 辛亥革命兴起发展和结果
兴 起 : 武 昌 起 义
高 潮 : 中 华 民 国 的 成 立
结 局 : 袁 世 凯 篡 夺 革 命 果 实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袁世凯自身条件: 主观原因 政治手腕、军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1)原因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客观原因
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
2)过程: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切块二 辛亥革命的影响
1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辛亥革命的失败
北 日 19 军 , 11 政武 年 府 昌 10 成月 立 11 湖
军 昌 19 占 起 11 领义 年 楚 发 10 望动 月 台 , 10 军当 日 械夜 晚 库起 , 义武
北 日 19 军 , 11 政武 年 府 昌 10 成月 立 11 湖
黎元洪
说明了 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 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 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 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 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这在客观上打 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
三民主义核心思想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核心思想)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耕者有其 田)
萍浏醴 起义
浙皖 起义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黄花岗 起义
2、革命爆发
军 昌 19 占 起 11 领义 年 楚 发 10 望动 月 台 , 10 军当 日 械夜 晚 库起 , 义武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 年的 君主专制政权。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 导 我 们 苏 醒 了
领 导 我 们 站 起 来 了
领 导 我 们 富 起 来 了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第16课
辛亥革命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
第16课
辛亥革命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 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实行责任内阁制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1)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内容: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性质: 民主宪法
5、实行责任内阁制
三权分立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意义: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日知社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国都: 南 京 纪元: 公 历,民国纪年
概况: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胡汉民 陆军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辛 亥 革 命 的 背 景 资 料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 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平均 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 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 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 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2、辛亥革命的失败
• 1)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 2)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 3)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 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主权在民
• (2)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 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 什么意思?
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化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 实 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辛亥革命爆发 后停泊在长江 上的外国军舰 增多
辛亥革命爆发后 外国水兵在汉口 租府成立前后形势
•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 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 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文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 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 “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连战敬谒中山陵
5、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 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反帝反封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