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知识简答题

金融学知识简答题

简答题(章节)第一章3.为什么说货币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物物交换:①搜寻成本②机会成本③直接成本一方面,简化交换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交换效率5.如何理解马克思对货币本质所做的表述?①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②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具有什么重要意义?①货币供应量不受金银的控制,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做适当的调节②纸币不与定量的金属相联系,其外汇汇率也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但是,通货膨胀问题第二章3.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最主要。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和民间信用。

4.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①对经济的润滑和增长作用。

②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额,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是企业解决流通手段不足的首选方式。

③商业信用的合同化,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市场经济秩序。

局限性:①严格的方向性②产业规模的约束性③融资期限的短期性④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⑤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5.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由于5点局限性,商业信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资金和资源的配置与布局,也不可能广泛满足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合理布局的需求。

因此,它虽然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信用基础,但终究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特点:①主体。

债务人是企业、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债权人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②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③中介信用。

④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第三章2.什么是单利,什么是复利?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单利还是复利?计算利息的两种方法。

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统算利息。

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复利,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3.影响利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①平均利润率(基本因素)②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③经济周期④物价水平⑤经济政策⑥其他影响因素4.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有哪几种理论解释?①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应该等于现行短期利率和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

②市场分割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供求关系。

③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综合上述两种,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这种债券到期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加上这种债券随供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期限升水。

5.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社会公众愿意持有货币资产的一种心理倾向。

①利率是一种纯货币现象。

②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关系。

供给,外生变量,中央银行。

需求,内生变量,流动性偏好。

③流动性偏好有三个动机:④当利率降低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流动性陷阱”。

此时货币需求无限大。

第五章3.比较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各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直接金融的优点:①快速融资②促进投资③多种信用形式发展④风险分散⑤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局限性:①资金供应者风险大②融资规模受到限制③欠发达,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较低间接金融的优点:①灵活方便②安全性高③流动性强④规模大,资力雄厚局限性:①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会减少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和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②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5.比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①一年及一年以下②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③没有正式的组织,电讯方式④市场交易量大(区别特征)资本市场:①一年以上②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有价证券市场③主要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区别:①期限②作用③风险程度6.比较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的重要保证,为金融资产提供流动性。

一级市场是基础和前提。

第六章2.简要说明货币市场工具的种类及特征。

种类:①短期国库券②银行承兑汇票③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④商业票据⑤回购协议特征:①交易期限短②流动性强③风险相对较低3.试述股票市场价格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

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根据现值理论,将股票收益折现后算出来的。

影响因素:①宏观政治经济因素②公司所处行业③经营状况④心理因素4.债券和股票有何不同?①发行主体: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股份制企业②收益稳定性:在购买时利率已经确定|—|购买之前不确定股息率,取决于盈利情况和股利政策③保本能力:可收回本金|—|没有期限,本金不能赎回④经济利益关系:债券|—|所有权,有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5.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有哪些?①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衰退→上升)③通货膨胀(严重→下跌)④其他债券的市场价格是以其未来收益的现值为基础,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第九章1.结合中国货币制度,分析说明信用货币的特点。

①强制充当一般等价物②债务货币③管理货币2.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因素有哪些?①原始存款②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③超额准备金④现金漏损⑤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3.分析二级银行体制的特点。

①中央银行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一般是与商业银行有直接的资产负债业务,而由商业银行办理与个人和企业有关的业务②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权③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进行一定的管理④存在存款创造机制4.分析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如何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准备金存款+其他负债+所有者权益→准备金存款=资产-其他负债-所有者权益第十章1.比较分析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分析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凯恩斯:①流动性偏好②三个动机③“流动性陷阱假说”国家可以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扩大货币供应量,通过降低利率鼓励企业家扩大投资,以增加就业和产出。

弗里德曼: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

稳定货币供应的货币政策,以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

3.根据乔顿模型,影响货币供应的因素有哪些?货币乘数4.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层次划分有何影响?第十一章3.怎样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它有哪些类型?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较明显的上涨过程。

①“持续上涨”②“一般物价水平”③较大幅度的④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特有现象,充分条件是货币发行过多,必要条件是物价上涨类型:①市场机制是否发挥作用:显性、隐性②价格上涨的速度(年通货膨胀率):爬行式(2%-3%)、温和式(小于10%)、奔腾式(两位数字)、恶性(100%以上)4.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直接:货币供应过多深层次:①需求拉上②成本推进③供求混合推动④结构因素⑤预期不当5.通货膨胀对产出、就业、财富再分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产出:①促进论②促退论③中性论就业:菲利普斯曲线财富再分配(非预期的通货膨胀):①固定收入者|—|浮动收入者②债权人|—|债务人③货币财富的持有者|—|实物财富的持有者④公众尤其是纳税人|—|政府6.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有哪些?①调节和控制需求②抑制收入③增加有效供给④调整结构⑤减税、指数化第十二章1.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内容:①货币政策最终目标②货币政策工具③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⑤货币政策有效性特征:①宏观经济政策②间接地控制手段③较长期的经济政策④逆向调节政策2.如何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①稳定物价②充分就业③促进经济增长④平衡国际收支基本原则:趋利避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方式:①相机选择②临界点原理选择③轮番突击选择3.如何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间的矛盾性①币值稳定与充分就业: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②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③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经济转型④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⑤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5.一般性政策工具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分别是什么?①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②再贴现政策:调节贷款条件的松紧程度和影响资金借贷成本③公开市场政策:通过买卖证券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最主动、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7.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在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方面有什么区别?凯恩斯:货币数量对物价的影响是间接的,而是通过利率为中介起作用的货币主义:米顿·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是不敏感的,货币供应是决定名义收入的主要因素,所以货币供应对总支出作用重大8.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有哪些》投资支出渠道:①托宾的q效应②可供信贷效应③非对称信息效应消费支出渠道:①利率的耐用消费品支出效应②财富效应③流动性效应国际贸易渠道第十三章1.简述外汇的特点与汇率的种类。

特点:①外币性②可兑换性③普遍性种类:①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固定、浮动②制定汇率的不同方法:基本、套算③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买入、卖出、中间、现钞3.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四大项目。

①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益和无偿转移②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资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金融)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③储备资产: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和外汇资产④错误与遗漏项目:消除统计偏差4.决定适度外汇储备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①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②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大小③经济的总体实力以及重大意外事件的冲击频率和影响程度④汇率制度及外汇外贸管制的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