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背景下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背景下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网络营销摘要:电子商务具有营销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限制、支付手段高度电子化、便于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等特点。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网络整合营销、企业如何做好网络营销和网络营销模式等理论为网络营销渠道的建立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E-commerce marketing with low cost, unrestricted operation scale, highly electronic means of payment ease of collect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 information, and other features.In terms of e-commerce, network integration marketing, "soft marketing," and network marketing, and other direct-marketing channel network theory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关键字: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渠道Keywords: E-commerce Network marketing Network marketing channels一、电子商务及其特点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最初的电子零售阶段、电子贸易阶段发展到网上交易市场阶段。

网上交易市场是一个从内向外、内外整合的供应价值链。

进入网上交易市场的企业内部必须先有一套合作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并且这套系统能与外部信息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企业生产、采购、销售全过程的整合信息化,电子商务活动已经形成一股浪潮。

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电子商务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包括因特网、内联网、局域网)等基础设施,在按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下,从事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

国际商会所作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指现实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的电子化,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务交易。

很明显,它所强调的是网络环境下实现的贸易过程的电子化,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商业有机结合的产物,而非纯粹技术问题。

“电子”只是手段,“商务”才是根本。

网络经济有着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与模式,电子商务也不可能是传统商务活动在网络上的翻版。

电子商务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大大优于传统商务,具体表现在:1、营销成本低所有商品信息在网上发布,既可主动散发,又可以随时接受需求者的查询,无须再负担广告促销费用。

同时,可以很好地实现“零库存”,什么时候卖出货,什么时候才进货。

没有店面租金成本和商品库存就可满足市场需求,节省了潜在开支。

2、经营规模不受限制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虚拟的全球化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赋予了企业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

企业可以轻易地把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实现跨区域、跨国界经营。

3、支付手段的高度电子化随着SET 标准的推出,各银行金融机构、信用卡发放者、软件厂商纷纷提出了在网上购物后的货款支付办法,有信用卡、电子现金、智能卡、储蓄卡等,电子货币的持有人可用它方便地购物和从事其他交易活动。

引入CA 认证体系,使支付手段在高度电子化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可靠性,使得信用度大大提高,同时增强了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力。

4、便于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在收到客户订单后,服务器可自动汇集客户信息到数据库中,可对收到的订单和意见进行分析,寻找突破点,引导新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即提供交互式的销售渠道,商家能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自身工作,减少流通环节,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使得双方均可获得最新数据,加强彼此间合作,提高服务质量。

5、特别适合信息商品的销售对于计算机软件、电子报刊、图书等电子信息商品,电子商务是最佳选择,用户可以网上付款,可在网上下载所购商品。

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网络营销1、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关系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是一对紧密相关又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对于初次涉足网络营销领域者对两个概念很容易造成混淆。

比如企业建一个普通网站就认为是开展电子商务,或者将网上销售商品称为网络营销等,这些都是不确切的说法。

在《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冯英健著,2002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关于网络营销定义的说明中,认为“网络营销不等于电子商务”,这主要是基于下列两个方面的考虑:(1)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研究的范围不同。

电子商务的内涵很广,其的核心是电子化交易,电子商务强调的是交易方式和交易过程的各个环节,而网络营销注重的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活动。

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这种关系也表明,发生在电子交易过程中的网上支付和交易之后的商品配送等问题并不是网络营销所能包含的内容,同样,电子商务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安全、法律等问题也不适合全部包括在网络营销中。

(2)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关注重点不同。

网络营销的重点在交易前阶段的宣传和推广,电子商务的标志之一则是实现了电子化交易。

网络营销的定义已经表明,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无论传统企业还是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的企业、也无论是否具有电子化交易的发生,都需要网络营销,但网络营销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交易过程,而是为了促成交易提供支持,因此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交易发生之前,网络营销发挥着主要的信息传递作用。

从这种意义上说,电子商务可以被看作是网络营销的高级阶段,一个企业在没有完全开展电子商务之前,同样可以开展不同层次的网络营销活动。

以上两个方面表明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关系: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研究的范围不同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关注重点不同。

不过,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是密切相关的,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开展网络营销并不等于一定实现了电子商务(指实现网上交易),但实现电子商务一定是以开展网络营销为前提,因为网上销售被认为是网络营销的职能之一。

2、网络营销的模式在传统营销的理论框架中,企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

环境是不可控的,营销管理的本质就在于综合运用各种可控的市场营销因素,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但是,在互联网所架构的虚拟世界中,企业的营销格局正在发生着极为深刻的变革,要适应这种革命,就需要在理论上对网络背景下的营销模式作出新的解释(1)传统营销理论的内在逻辑营销理论与营销模式的变革,与市场营销理论的源起一样,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与逻辑基础。

追溯现代营销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市场营销组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4P'S模式,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得到了普遍认同。

而这一模式的价值或者生命力,来源于其坚实的逻辑基础。

关于营销理论以及运作模式的研究,不能偏离其内在的逻辑。

否则,我们就难以认清本质,从而无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科学结论。

经典营销理论的客观经济基础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而其逻辑起点则是关于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区分。

20世纪5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博登(Bolden)界定了可控和不可控营销因素的区别,最早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奠定了现代营销的理论基础。

60年代,E.J.麦卡锡完成了对可控因素的分类,在他那里,所有可控的营销因素被划分为四大类,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与促销(Promotion),首次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4P组合模式。

麦卡锡之后,菲利普·科特勒进一步完善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构架。

科特勒不仅发展了一个6P组合,在4P基础上,他引进了两个新的组合因素,即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和公众关系(Public Relations),构建了一个被他称之为"大市场营销"的6P'S组合模式。

更进一步区分了营销组合的两个不同层次,即战略性4P组合和策略性6P组合。

他指出,6P'S是一种策略性组合,它的运行必须有相应的战略基础。

支持6P's的也是一个组合模式,是由探查(Probing)、分割(Partitioning)、优先(Prioritizing)及定位(Positioning)所组成的整体,构成了一个新的4P's模式,这是一个与6P'S 相匹配的战略性组合。

至此,现代营销的理论臻于完善。

在经典的营销理论中,环境是不可控的,具有强制性。

并且,由于环境是企业营销系统以外的一切存在,因而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惟一空间,营销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企业与不可控环境的动态平衡。

而与环境相对应的,是众多可控的市场营销因素。

这样,运用这些因素,并且从总体上把握各类可控因素,藉此来适应不可控的外在环境,就成为逻辑上必然的而且是惟一的结果。

E.J.麦卡锡、菲利普·科特勒等许多学者很好地发展了博登的思想,使现代营销的理论体系及其内涵不断趋向于完整、丰富和完善,为现代营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博登之后的众多新的理论、方法、模式,包括4C模式,即综合了欲望与需求(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成本(Cost to satisfy wants and needs)、便利(Convenience to buy)及沟通(Communication)等四因素的组合模式,大多建立在运用可控因素以适应不可控环境这一逻辑基础之上。

(2)网络背景下的营销格局及其影响在传统营销理论中,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有着十分明晰的界限。

营销管理的本质就是综合运用企业可控的各种因素,以实现与不可控因素,或者外部环境的动态协调。

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一逻辑基础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虽然重视对消费者的研究,但这种研究的基础是抽样调查,企业实际上根本无从了解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

绝大部分企业是在市场细分的模式下,实施所谓的目标市场营销,发展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

所以,企业根本不可能适应每一个消费者的欲望和利益。

绝大部分消费者只能在企业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中作出选择,这样的选择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个主动过程。

因而,传统经济并不支持消费者的主动地位,传统营销是"企业营销",消费者实际上被排除在营销主体以外,只是作为企业的营销对象而存在。

三、企业如何做好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