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改革[摘要]:本文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分析电子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及职业技能,探索行为导向教学法与四阶段教学法在《电子技能实训》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能行为导向教学四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217 -01
《电子技能实训》是一门工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教学能使学生具备作为在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为更好地向企业输送一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尝试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探索将欧洲的行动导向教学与四阶段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知识,,信息接受和处理、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电子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及职业技能
电子产品充满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电子企业中所需的岗位职业技能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理论教学的效果紧密联系,并且教学质量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产生直接影响。
考虑到电子新产品的试制成本,目前大多数电子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常常是从针对市场上刚出现的电子新产品进行产品剖析开始的,其相关工作岗位涉及到电子产品电路的测绘、设计和制作等
技能;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相关工作岗位涉及到产品生产的焊接、装配、调试和维修等技能;在生产设备的维护中,其工作岗位涉及到设备电气图纸的测绘和维修等技能。
比如产品设计员需要具备装配、调试、维修、识图、测绘、设计技能,设备维护人员需要具备装配、调试、维修、识图、测绘技能,售后服务人员、产品修理工和品质管理员需要具备装配、调试、维修、识图技能等等,因而电子技能的教学内容可以从对电子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进行提
炼后得到,在教学和实训中培养学生这些技能,更好的适应相关岗位。
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下的电子技能:第一、掌握较完整和系统的电子理论知识;第二、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拆卸、装配和设计等技术;第三、掌握常用电子仪器和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方法;第四、掌握鉴别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第五、掌握复杂电子产品的单元电路和整机参数的调试工艺;第六、学会测绘电子产品的工程图。
该课程是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电子类工程领域的桥梁和纽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综合性实践课程。
学生通过对电子基本实用技能内容的逐步掌握,最终达到综合提高电子产品的识图能力,学会故障分析与排除的基本技能,进而提高工程技术问题的分析水平和实际生产岗位的基本操作能力。
三、《电子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针对来自生产、生活的某一具体实际问题,
确立一个知识框架结构,在这样一个知识系统中,学生作为有机的个体,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角色,给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
【2】
电子技能实训主要包含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元件的检测与使用、电气识图、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元件的焊接与装配以及整机调试等内容。
例如,选择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电路的项目,因为收音机的制作过程几乎包含了所有电子制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对这个电路进行分解,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项目任务,写出作业指导书,由学生正式实施,最后再进行评价,总结。
四阶段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先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事物的心理,对授课课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剥出课程的核心。
四阶段教学法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度改良,以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包括情绪准备、信息掌握、巩固和检查四个阶段。
【3】
将行为导向教学与四阶段教学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对电子技能实训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两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首先是在能力培养上的相互渗透,四阶段教学法以教师讲授
为主,帮助学生掌握陌生的知识,提升对知识的应用技能。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主,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训练、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这恰巧也弥补了四步教学法的缺陷。
2、其次是教学模式上的互补,四阶段教学法以教师为核心,单纯的理论讲解容易形成学生的学习倦怠;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二者的融合可以丰富课堂组织模式,增加学习的愉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课程知识结构内部来看,四步教学法应用于认知阶段的单项技能知识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训练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完成课程的既定教学目标。
3、从短期成效方面,四步教学法教学效果很明显,在教师的讲授下,学生可以很快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需要经过长期时间积累,效果融入到学习者自身行为中,不易感受到。
【4】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创新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本课程以工作岗位职责为导向,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把导向教学与四阶段教学法进行有机结合,整个过程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实一体教学理念,以突出创新、突出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讨论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l]王宪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01,(3)=51一5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5一7.
[3]郝晶卉·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教学方法集锦[电子文献]http://www1. edude. net/sheng/hebei/zjkbjd/read-news.asp?newsid=1037, 2009年3月20日
[4]孙晓华·四步教学法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的互补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11): 51-52·作者简介:
黄龙停,出生1982年8月5日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
工作单位: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