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265篇)

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265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上级领导和教师>>>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自然人,即个人主体;二是机构和组织;三是国家。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提倡的“平行教育”,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4.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大学》B、《中庸》C、《学记》D、《论语》>>>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5.1970年.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 )思想。

A、最优化教学B、范例教学C、发展教育D、终身教育>>>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1970年,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

6.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

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觉( )。

A、后像B、对比C、适应D、相互作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白色、红色和蓝色是三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刺激物进行区分,是感觉对比的现象。

7.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8.下列说法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最接近的是( )。

A、温故而知新B、拾级登梯.循阶而上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产婆术”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强调启发性。

“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复习的重要性,“拾级登梯,循阶而上”说明应该循序渐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是知行统一原则。

9.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局>>>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10.颜回评价孔子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句话说明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遵循( )的原则。

A、因材施教B、说理疏导为主和纪律约束相结合C、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D、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疏导性原则要求德育教育要以积极引导、说服教育为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是说孔子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教育弟子.用文化知识让弟子的知识渊博,用礼仪规范约束弟子的行为,受到这样的教育。

会让弟子感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事.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永远不想停止。

孔子的这一做法运用了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故选B。

11.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

A、阶段性B、等级性C、传统性D、垄断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

唐代官学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是指弘文馆和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

中央官学对学生的入学资格有明确的规定,官宦子弟可凭借父祖的地位直接入学,平民子弟则需经过官府的推荐和审查才能入学,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

1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这体现了我国目前中小学的教学原则的( )。

A、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正是巩固性原则的体现.13.(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A、教育政策B、教育法规C、教育目的D、教学大纲>>>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4.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

A、只在本地区适用B、在全国范围适用C、只在本校适用D、在外国也适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1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指导学生读书.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阅读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16.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为( )。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常模参照评价。

17.( )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所引起,这一理论又被称为ABC理论。

A、沃尔普B、斯金纳C、弗洛伊德D、艾利斯>>>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艾利斯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也称为情绪困扰的ABC理论.18.孔子提出了解学生应“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体现了( )。

A、因材施教原则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疏导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视其所以,就是看此人平常所做之事。

观其所由,由过去的特别事迹.进一步认识此人。

察其所安,就前述所视所观之事而言,详察其办完事情之后,他的表情如何,以明其本意。

据此可知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19.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了( )。

A、系统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启发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原则。

20.下列( )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的职责,行为并无不当,无法律责任。

A、学校教师因学生表现不好而体罚学生B、学生自杀、自伤C、学校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D、来自学校内部的突发性侵害>>>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一)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三)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四)学生自杀、自伤的;(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六)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

21.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 )。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2.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应更加注重学生的( )地位。

A、主导B、客体C、主体D、媒体>>>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C【解析】: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因此,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23.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A【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13-1914年,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24.某小学三年级(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

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

A、依赖性B、向师性C、接受性D、可塑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现象说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人格、学识、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示范的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