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报告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报告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报告
班级:xx级社会工作班姓名:日期:XX年9月1日
摘要
了解或学习过社会工作专业的人都会知道: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并不均衡。

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老师第一堂课就给我们讲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与过程。

在我国,社会工作真正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甚至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被“沉寂”。

三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习过程中,老师曾多次和我们强调说,沿海城市的社会工作发展的较快,而且专业性很强(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与国外的社会工作专业性还是有一定差距),有机会以后可以去这些地区去实习。

虽然我没能去沿海地区实习,但是我在xx获得了一次宝贵的专业实习机会。

我很感谢xxxx智障人士xx家园能给我这次真正接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很感谢园长封老师的热情接待和督导晁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在家园中获得了专业的成长并且更加坚定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

xx家园的服务对象是智障人士,以照顾无自理能力的重度智障人士和培训轻中度的智障人士的独立生活能力为目标。

xxxx家园是半封闭模式的训练中心,机构里有9名工作人员,他们对26名智障人士提供教育训练以及住宿看护服务。

在实习过程中我每天和工作人员一起照顾这些智障孩子,大家生活在一起,有家的温馨。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渐渐的体会到他们
的工作压力与艰辛,也让我发现了一些自身专业不成熟的问题,使我以后对社会工作更加有信心。

一.家园简介
xxxx智障人士xx家园创建于XX年,是一个年轻的ngo,但是经过两年的发展,家园已经取得了让人可喜的成绩。

家园主要是为弱智若能人士提供服务。

作为一个年轻的民办的非盈利机构,她没有像慧灵和拉拉手那样的名气,所以也就没有能获得像她们那样多的外界资助,这使得xxxx家园在发展过程中,比自上而下的ngo机构成长的更为艰辛。

家园里吸收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智障若能人士,并形成了托管,教育,培训等的综合服务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服务模式。

xxxx智障人士xx家园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资助和注册备案的民间非营利性志愿服务机构,主要以下面几个服务为中心,对智障人士提供服务:
1.弱智成人托管
为18岁以上中重度弱智成人提供看护服务,设置模拟工作空间和家庭环境,辅导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和家居技能。

若学生日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或丧失,机构则为他们提供护理服务。

2.弱智青年职业训练
为15-25岁的轻度弱智青年提供劳动技能训练,授以生活技能及规范的操作技能,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社会
就业适应能力,并积极推荐就业。

是他们以后能够有机会真正地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当中。

3.学龄儿童教育
为4-12岁的轻中度弱智、弱能儿童提供教育训练及住宿服务,选用适合于他们的教材经行学龄教育,并且更具孩子具体情况进行阶段学习。

4. 自闭症儿童康复
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辅导、语言和感知训练以及行为纠正等系列康复服务,根据学童的个别差异,专设个人训练计划,进行个案辅导。

二.智障定义、分类及成因
做智障人士的专业社工就必须首先了解智障许多相关情况,在实习之前虽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是还对智障情况加强了了解。

下面介绍一下智力障碍的定义、分类及成因【1】【2】【3】【4】【5】
1.定义
智力障碍是指脑部功能发展缓慢或不能如常完全发展,使学习及社会适应能力受到限制或遇上困难,不及常人。

发展迟缓的情况早在婴儿或儿童期间可察觉得到,不似一般疾病或精神病的突发性。

一般发生在18岁之前。

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

但智障人士可以经过训练而发展其有限的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

2.智力障碍程度的分类(现时一般是根据智商程度作出以下分类)
类型
智商程度重度中度轻度
数值 [1][2][3][4][5]
有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份随他们的爱,让我们这些作为老师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需要做的是教会他们更多的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

我是个急性子,有的时候看他们做一件事情很慢而且做不好的时候,我可能就会索性帮他们代劳去做。

但是后来晁老师告诉我不要那样做,让他们自己学会做的时候,我自己才恍然后悔。

作为一个社工,我太稚嫩了,感到很惭愧,把自己的专业理念完全抛在脑后。

我真的不应该去帮助他们做那些他们自己能学会的事情。

以后见了他们不会系鞋带,衣服没有穿好,或是要喝水,我也只是站在那里,给他们说该怎么做,很少会再去动手帮他们做好。

需要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有他们自己来完成,不能老是依靠和依赖别人来替他们把一些都做好,他们终究是要靠自己的。

四.家园目前的缺陷
1.家园缺乏专职人员,工作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不高,急需对她们进行培训(7名老师中只有晁老师和张老师是大专以上文凭)。

在工作中,她们表现得不够专业,对学员仅仅是提供安全服务与日常生活服务,缺乏人文关怀。

非机构工作人员的参与令工作关系复杂。

有时还有情绪问题及粗暴行为,对学员的态度在外人眼中是看不过去的。

比如,对学生呵斥甚至是粗暴行为等。

2.在工作态度上,有待改进。

通常外人对弱智人士不了解,所以不免有些歧视,但工作人员对学员不应该有那样的想法。

工作时间课程安排需要严格执行,不是随意的任由老师想起什么就做什么,通常有老师上课打发时间的这类事情。

民间组织工资低是她们工作不够认真甚至抱怨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从事福利事业,精神财富甚于物质财富。

当然,她们的工作任务和心理压力之重,也是应该给予理解的。

3.机构缺乏监督。

可能由于是独立的民营ngo机构,没有监督机构,下面老师的工作不到位也没人监督,工作流程比较松散。

这也与我们国家民间组织的自律规范不到位有关。

4.工作人员需要更加默契。

由于弱智儿童不是很好照顾,工作量大,所以工作人员之间应该相互帮助,互相理解。

同时,不要认为别人帮了忙,却认为是应该的,甚至想让别人做更多的事,应该心怀感激之情。

老师之间不应该是只管
着给自己分配的几个孩子或是只照顾自己拿了特护费的孩子,其他孩子有麻烦或是事情时不予理睬。

大家都是本着一颗相同的爱心来到家园,希望为这些不幸的孩子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5.在弱智儿童的教学上,提倡用一帮一的方法。

因为每个孩子的智力和能力不同,应该针对于他们的个人情况来给他们安排学习课表,而不是刻板的让孩子上一样的课程,而不管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或是能否接受消化掉多学习的东西。

有的时候个别辅导比较需要时间,7位老师通常感到应付不了名学员。

个别学员家长甚至对他们的孩子有放弃的想法,认为交了学费把人交给机构就不用管了。

这样,不免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

而且,机构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更换工作类型,换一种环境就有不同的心情工作,以免自己的情绪问题影响工作。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实习能给xx家园带来一点益处,并能使这些特殊特殊的孩子得到一点的益处,是自己能够发挥自己的一点能量。

『 1 』『 2 』『 3 』『 4 』『 5 』
五.我的实习体会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看到了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发展之路很艰难坎坷的现实,也让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使我以后更
加有信心从事社会工作方面的事业。

大家都知道,社会工作专业在内地发展的时间不长,算是刚起步。

很多人仍然不能把义工,志愿者和社工很好的区分开。

只知道他们都很“热心”,很有“爱心”,并且“爱好打不平”,不知道他们实质上的区别。

其实义工只是社工的附属。

社工的全称是社会工作者,不是业余的、随机的做好事,而是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助人自助。

社工们通常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较高的素养涵养,使他们大大区别于居委会的大妈和一般的义工,志愿者。

由于社工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低下和弱势阶层。

所以,他们的工作充满了艰辛。

当然,苦与乐是相伴相生的。

作为实习生,更作为社工实习生,此次的实习被当作毕业实习所表现出来的不成熟,经验的缺乏和理论的不能很好运用,都让我感到惭愧,并且对于没有给家园和孩子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感到很抱歉。

以后,我会更加勤奋学习,为将来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以尽绵力!
《1》《2》《3》《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