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安全生产培训考试卷
12.下列不属于安全培训内容的是 A.质量要求 B.安全规章制度
13.下列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是 A.电工 B.焊工
C.叉车司机 ?
14.制定隐患治理方案,要落实 ①整改措施 A.①②③④ ②责任人
③资金
④时限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①②③
15.从业人员作业前应当排查本岗位 ①设备设施 A.①②③ ②安全防护装置 B. ①②③④
9.在存在粉尘环境下工作的员工需佩带 A.护目镜 B.防尘口罩 C.手套
? D. 防毒面具
3
10.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人员有 ①主要负责人 业人员 A.①③④
? ③分管安全负责人 C.①② ③④ ④从
②部门负责人 B. ①②③ 培训? C.二级
D.②③④
11.新员工必须接受 A.三级 B.四级
D.一级 ? C 应急预案 ? D.安全员 D.安全操作规程
7.生产经营单位要对每个生产经营岗位。通过制定岗位 ,规范 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隐患,提升安全 生产管理水平。 A.隐患清单 预案 B.安全操作规程 C.风险辨识清单 ? D. 应急
8.下列费用不属于安全投入的是 A.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与更新费用 B.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费用 C.运输费用 D.应急演练费用
等方面的事故隐患? ③防护用具 C.①③④ ④周边环境 D.②③④
16.生产经营单位要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组织 的职业健康检查? ①在岗时 A.①②③ ②离岗时 B. ①② ③岗前 C.①③ ? C.临电作业 D.场内运输作业 D.②④
17.下列不需要进行审批的作业是 A.动火作业 B.高处作业
B.当心坠落
C.当心机械伤害 ?
D.严禁烟火
23.安全资金投入应当留存 ①计划 A.①②③ ②台账 B. ①②
③发票、收据 C.①③ D.②④
24.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公示事故隐 患的 ? ①危害程度 A.①②③ ②影响范围 B. ①② ③应急措施 C.①③ D.②④ 发布? D.天津市
1
( )14.事故隐患消除后,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组织验收。 ( )15.从业人员作业前应当排查本岗位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 防护用具、周边环境等方面的事故隐患。 ( )16.无法及时消除并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可以 不向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 )17.按规定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等相关资料 存档,并长期保存。 ( )18.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 申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19.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通过合法渠道,从有资质的单位购买用 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危险物品。 ( )20.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向从业人员通报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 况。 ( )21.生产经营单位要在安全设施、设备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识。 ( )22.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 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 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二年至少 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 )25.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 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字母填 在横线上。 1.主体责任主要不包括下列哪项责任 A.保证质量责任 C.宣传教育培训责任 ?
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 6 三、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13 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8 第二部分 复习题答案......................................................................................................................... 25 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5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 25 三、危险源辨识和预防控制体系................................................................................................. 25 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25
25.《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规范》由 A.国务院 B.北京市 C.上海市
5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 )1.事故分级共分为 5 级。其中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 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2.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 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 责,齐抓共管。 ( )3.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 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4.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 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 )5.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 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 模较小的,也需要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 )6.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 因素。 ( )7.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是一种客观的判断结果。 ( )8.GB/T33000 是 2015 年发布,2016 年实施的。 ( )9.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主管安全领导是安全生产第一责 任人。 ( )10.风险就是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 ( )11.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 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不需再进行分解。 (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主管安全领导担任。 ( )13.企业应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 )14.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B.有 98 从业人员的旅馆 D.有 111 从业人员的纺织厂
5.生产经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技术机构在技术决策和指挥中, 必须 要坚持 原则? A.安全第一 B.技术第一 C.质量第一 D.资金第一
6.《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中明确规定主要负 责人有 项? A.9 B.10 C.11 D.12
18.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的,要履 行下列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 ①查验资质 A.①②③ ②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B. ①② C.①③
4
③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 D.②④
19.与相关方签订安全协议应包括
内容? ③应急救援 D.①②③④
①双方安全生产职责 ②各自管理的区域范围 ④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A.①②③ 20.报告事故包括 B.②③④ 内容? C.①③④
B.健全规章制度责任 D.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2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 ①有关法律 A.①②③ ②行政法规 B.①③④
的安全生产条件? ③国家标准 C.①② ③④ ④行业标准 D.②③④
3.安全生产委员会 A.每季度 B.每月
召开会议,并做好记录。 C.每半年 D.每周 ?
4.下列必须配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是 A.有 78 从业人员的餐馆 C.有 223 从业人员的商场
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复习资料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促进会 2018 年 1 月
目
第一部分
录
复习资料............................................................................................................................... 1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5.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并征求工 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 )16.两个以上作业队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时,不 同作业队伍相互之间应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业卫 生管理职责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检査与协调。 ( )17.安全风险辨识相当于危险源辨识,覆盖范围包括本单位所 有活动及区域,但不包括相关方作业。 ( )18.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 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 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 )19.本质安全是可以实现的目标,实现后其他技术和管理手段 不再重复使用。 ( )20.PDCA 循环的四个环节是策划(P) 、实施(D) 、检查(C) 、 改进(A) 。 ( )2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 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 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 )22.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水平,是持续改进的过程。 ( )23.企业各类管理岗位应按“一岗双责”的原则,承担本岗位 业务范围内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 )24.2014 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确定的安全方针是“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 。 ( )2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其中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 24 小时,每年继续教育时间 不得少于 8 小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字母填 在横线上。 1.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