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栽培及其生态特征
山药别名薯蓣、怀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
主产于河南、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其中河南省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产的称为怀山药,为河南四大怀药之一。
河南产的主要品种有铁棍山药、小绒毛山药、白皮山药和菜山药;适于河南栽培的品种还有太谷山药、梧桐山药、嘉祥细毛长山药、沛县水山药、济宁米山药、细毛长山药等。
1.生物学特征
(1)生长发育。
山药从出苗到现蕾为发棵期,从现蕾到茎叶生长基本稳定为块茎生长盛期。
进入块茎生长后期,块茎体积不再增大,但质量仍在增加。
花期6-9月,果熟期7-11月。
霜后地上部分枯萎,块茎进入休眠期。
25—28℃为山药生长最适温度,块茎在土温20-24℃生长最快。
(2)生态习性。
山药喜温暖、阳光充足,茎叶喜温怕霜,虽耐阴,但块茎生长需强光。
喜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以沙壤土为好。
2.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壤土。
在头年冬至前挖好种植沟。
单沟单行的,沟距100厘米,沟宽50厘米、深0.6--1米;单沟双行的,沟距120厘米,沟宽60厘米、深0.6~1米。
春季随解冻随填土,做成平畦待种。
(2)繁殖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