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耙矸机使用专项安全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8049-62 耙矸机使用专项安全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工作面耙装机固定(一)耙装机的起吊及固定:1、使用手拉葫芦起吊设备、重物前,必须对手拉葫芦进行全面检查。
手拉葫芦各部件齐全、灵活、可靠;小链、棘爪、护罩齐全完好。
严禁手拉葫芦带病起吊和严禁使用不能自锁的手拉葫芦起吊重物。
2、起吊设备、重物吊环的固定方法:a、锚喷支护巷道可利用单独打设的锚杆(每根锚杆拉力7吨,起吊锚杆不少于2根)起吊重物,或使用倒楔式钢丝绳套子起吊时,倒楔销必须打牢。
起吊用的钢丝绳套及联接构件的强度≮设备、重物的6倍。
b、锚网支护的巷道严禁用锚索、锚杆、钢筋梯、金属网等起吊重物。
3、起吊设备、重物的重量必须符合手拉葫芦的铭牌规定,严禁用手拉葫芦起吊超过铭牌规定的重量。
4、吊装地点的选择,必须是支护完好,安全可靠的地点。
5、吊装时,必须由两人进行,一人检查、指挥,一人操作,严禁一人吊装。
重物下严禁有人。
拉链(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重物一侧,防止重物掉下伤人。
负责指挥、检查的人员,必须密切注意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及时提醒操作人员,一旦发现情况,立即停止作业。
排除险情后,再进行吊装。
6、吊装耙装机溜槽时,达到适宜高度,进行对接时,要将溜槽下部用木垛垫稳垫实,严禁单一吊装对接。
7、下山起吊设备、重物时,其下方不得有人。
8、操作时,手拉倒链用力要均匀,应尽量避免冲击;松倒链时,要小心操作,严防倒链自锁失灵而照成设备、重物下沉。
9、用矿工钢架棚起吊设备、重物,其重量≯2t。
10、起吊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停止起吊,并放下起吊的设备、重物进行处理。
a、起吊时,撑木折断、顶板掉渣、钢丝绳套断丝。
b、起重链打滑、松脱,手链、棘爪打滑。
c、起吊异常沉重、起吊用手拉葫芦工作声音异常。
d、所起吊的设备、重物不稳定,旋转、摇摆。
11、起吊时必须先进行试吊200mm高,检查起吊索具及葫芦、起吊点等工作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再起吊。
12、耙装机台车的四个卡轨器卡牢,后尾两个腿支撑要有力,禁止使用打标法吊挂耙装机后尾。
斜巷耙装机固定时,巷道两帮地角处各打两棵地锚,地锚锚固力不低于8吨,规格φ20×2400mm树脂锚杆,用φ18mm的钢丝绳绕过耙装机机身,牢固固定在两侧的地锚上。
二、耙装机使用及维护:a、耙装机司机要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b、开车前做好六检查:(1)、尾轮悬挂是否牢固、正确。
(2)、钢丝绳是否正常,是否从滑轮槽上跑出被卡住,是否在滚筒上起圈、乱绳等。
(3)、操作机构是否灵活闸带松紧是否合适。
(4)、耙装机的固定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机械、电器及信号是否正常。
(5)、耙装机耙斗运行范围是否有人。
(6)、固定耙装机的地点是否安全。
(7)、照明是否完好。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准带隐患操作。
c、检查无误后即可送电启动电机,主尾绳速度要掌握均匀。
要避免忽松忽紧,钢丝绳摆动幅度不宜过大,防止钢丝绳被滑轮等卡住和起圈。
当耙斗在尾轮上提起后,迅速松开空绳手把,这样可使耙斗向前超过尾轮,即使迎头有凸出,也能将矸石装尽。
d、在没有矿车时耙矸,不准在过渡槽上存矸以防矸石被耙斗挤出或钢丝绳甩出伤人。
e、当耙斗的出绳方向与耙装机的夹角过大时,司机应在出绳方向的对侧操作,以防耙斗窜出溜槽,伤害司机。
耙斗运行范围内不得有人。
f、弯巷耙装,司机一定要位于外弦侧,并且要用导向轮导向,如司机看不到迎头时,派专人在迎头外弦安全地点统一指挥。
g、正常操作时,不可将两个把手同时拉紧,以防耙斗飞起。
h、停车后,要使操纵机械位于停止位置,切断电源,然后取出手把。
i、放炮前用木板或矸石将耙装机挡好,以防崩坏。
要将耙斗开到耙装机前,防止耙斗被矸石埋住,进料槽要用矸石挡住。
尤其在上山时更要注意。
照明灯要放到槽下保护好。
j、放炮后,要对固定装置、槽子、电缆等进行检查,将操作部位的矸石清理干净,在矸石上洒水后方可开机。
k、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如绳头严重破裂时,要及时截去或更换新绳,滚筒余绳不少于5圈。
l、耙装机运行时,耙装机前要设置防爆照明灯,并且运行范围内不准有人(司机除外),耙装机两帮设置封闭式弹性钢丝绳挡绳栏,耙道清除干净杂物。
m、严禁人踩耙斗扒矸,严禁用其他物品代替回头轮固定楔。
n、扒装机作业开始前,甲烷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悬挂在扒斗作业段的上方。
迎头瓦斯浓度超过0.5%时,不准使用扒装机。
o、扒装机停止使用时,必须及时停电,取下操纵把手、开关停电且闭锁。
扒装机操作一侧的安全间隙不少于0.7m。
三、移设耙装机:(一)斜巷(上山)移机:1、上山移机的准备工作:a、固定导向轮装置的加工(俗称倒拉牛):先用1.5米长的槽钢或工字钢正对焊接成一200×150mm的钢梁(见附图一)。
假设绞车在巷道的左侧,那么靠钢梁的右端,距端头100mm的位置焊一长350mm 用8mm厚的钢板卷成(120×120mm)的矩形铁筒,然后距该筒900mm的左侧再焊一个这样的铁筒,这两个铁筒的上平应和钢梁的上平一个水平。
这两个筒是用来套在铁路头上固定钢梁用的。
导向轮的设置,分别用直径为25mm的圆钢加工成120×200mm弓形两个,分别焊接在钢梁两铁筒之间和钢梁的左侧(详见附图一),分别用来吊挂两个15吨的滑轮。
b、移机的准备工作:拆溜槽铺路固定道头。
先把耙装机的前溜槽拆下来抬到机身的前端,用钢丝绳固定在机身上,这样有利于保持机身的平衡。
然后按要求从机身下道头处向前接钢轨,钢轨的铺设要平、实、直,铺完需要延长钢轨,要尽量保持道头在一个截面上,这样导向轮钢梁受力均匀。
为防止在绞车拉机上移时整个铁路翘起,必须把道头固定。
固定方式采用打地锚的方式固定,即距道头约300mm的钢轨左右两侧100mm的位置,各打两棵树脂锚杆,且保证每棵锚杆的抗拉力不小于10t,锚杆外露200mm,接下来用道夹板或10mm以上的带孔钢板套在两棵锚杆上,再用双层螺帽把钢板上紧,这样就把钢轨固定在底板上。
两条钢轨共需4棵锚杆即可达到要求。
(见附图二)c、移导向轮固定钢梁、固定导向轮穿钢丝绳:把导向轮固定梁移到新接钢轨的道头处,然后把钢梁上的铁筒套在道头上(见附图二)找平放正,接着把道头用锚杆固定牢固。
在钢梁上挂好两个回头轮,穿上钢丝绳,钢丝绳的滑头固定在耙装机的底盘绳套上准备好移耙装机。
d、移机时后溜槽的处理。
为保证向上拉耙装机时,不出现耙装机后溜槽过重导致耙装机后张掉道。
在撤耙装机腿前,先提一矿车至溜槽下面,用销子和三环把矿车和耙装机底盘连接在一块,在矿车上面旦上道木,用木楔使道木和后溜槽密接,保证矿车和耙装机上移时步调一致。
e、把装机的固定。
在耙装机将移指定位置的两侧,靠底角处各打两棵树脂锚杆,待耙装机移到该位置,分别用钢丝绳连在底盘和锚杆上拉紧,固定耙装机。
2.移机:待准备工作做好后,耙装机下侧不准站人,把耙装机下侧“安全设施”设为常闭状态。
把各种信号、连接装置检查无误后,发出慢提信号,把钢丝绳拉紧,试试各种连接装置是否牢固可靠,无误后解除把装机的固定装置。
慢慢上提耙装机,耙装机后侧的电缆、照明必须跟上,防止拽断。
待移到指定位置后,先安装好耙装机的两条腿,再把卡轨器上好,用短钢丝绳和“u”型卡把耙装机的四个轮子分别固定在钢轨上,最后用钢丝绳把耙装机的底盘和提前打好的地锚杆拉紧上牢,固定好耙装机。
安装好前溜槽后即可开始出矸。
(见附图三)(二)斜巷(下山)移机:a、拆溜槽接轨。
移机前先将簸箕两侧及前端清理好,铺好轨道,提起簸箕离轨道面50mm以上,电缆长度准备充足。
b、耙装机下移时为防止溜槽下坠、掉道,溜槽下方需要放好矿车旦上道木,耙装机与矿车用大环连接牢固,钢丝绳与矿车的连接也要牢固,拆除卡轨器后打慢点拉紧钢丝绳,再拆除两侧地锚。
移机准备工作完成后,信号工发出信号,开动绞车,慢慢下移。
移动机械时,耙装机前后不得有人停留。
c、移机完毕后,用4副U型卡字将耙装机车轮与轨道卡在一起,同时上好卡轨器,在机后上方巷道两侧适当位置,打好地锚固定、拉紧耙装机,防止机身下滑。
e、移机时要有一名跟班副队长在现场统一指挥,耙装机固定牢固后拆除绞车连接装置,正式装矸作业。
四、耙装机的维护:1、定期对耙装机进行检修,并做好钢丝绳日常检查,使用的钢丝绳必须合格。
2、耙装机防护栏、护绳栏必须完好齐全,正常使用。
3、机器各部位连接可靠,连接件紧固齐全且坚固;各焊接件应无变形、开焊、裂纹现象。
4、各润滑部位定期加油,油量适当,无渗漏现象。
五、绞车的安装固定绞车必需安装在硐室内,采用地锚固定。
硐室规格(宽×深×高)为2000×1500×2000㎜。
绞车的地脚螺栓用4棵φ20×2200㎜螺纹钢树脂锚杆进行地锚固定,锚固长度2.1m,使用120×120×8㎜的锚杆托板固定底座,并在绞车用前、后分别打设2棵、1棵地锚(φ20×1800㎜螺纹钢树脂锚杆),上好(120×120×8㎜)锚杆托板,用φ18.5钢丝绳套将绞车固定在地锚杆上。
绞车前方5-10m的范围内打设两棵护身点柱,点柱用直径250㎜圆木制作,点柱应有不少于150mm柱窝,上端用铁路镢子挡牢。
绞车滚筒余绳不低于5圈。
六、躲避硐和信号红灯的设置上山施工时,在巷道行人侧每隔40m施工一躲避硐并设红灯,躲避硐规格(宽×深×高)为2000×1500×2000㎜。
在摘挂钩地点设置语音报警装置,行车时红灯亮,发出报警。
行人立即进入躲避硐,红灯熄灭后方可行走。
七、防跑车装置上、下山掘进施工采用矿车运输时,长度超过50m 必须安设吊梁。
在绞车前3-4m轨道中心线位置处设置垂直插销式阻车器。
插座采用现浇C20砼预埋φ159*6*400mm钢管方式,管壁周围砼壁厚不小于是400mm,插销采用108*10*700mm钢管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