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010-6)

三、回答题(每题 8 分,40 分)
1、什么叫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
相互关系。(2 分) 评价参数:
①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3页共6页
线 变为纯油藏→油气藏→纯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2 分)
3、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①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致密程度增
大的地质现象,在压实作用过程中,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孔 隙度不断减少。在正常压实过程中,当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溶解在孔隙 水中,就能够随着孔隙水一起被压实排出,实现油气的初次运移。如果 排水不畅,造成欠压实,可以延缓孔隙流体的排出,如果流体的排出正 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利 于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2 分)
提高,使异常高压进一步增强,这种压力的增加将导致微裂缝的产生
(Hedberg,1980),使石油进入渗透性的载岩和储集层。(2 分)
④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泥岩在埋藏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粘
土矿物要发生成岩作用,放出大量的层间水,在没有增大的孔隙体积中
造成异常高压,也是油气运移的一个动力。(2 分)
(3 分)
hd=-1000-(-1300)=300 米 (4 分)
第6页共6页
(3 分)
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Cb、Cd 表示),圈出闭合面 积(用斜线表示),计算每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hb、hd 表示)。
A:构造—岩性圈闭

课程名 称

西南石油大学试卷
ha=-700(-750)- (-1150)=450 米(400 米)
B:背斜—断层圈闭 hb=-950-(-1150)=200 米 D:构造—岩性圈闭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1页共6页
《石油地质学》考试试卷(第一套)
课程号
3406002040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适用专业年级(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 2007
考试方式及要求:
闭卷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22 来自)示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排驱压力越小, 说明大孔喉越多,孔隙结构越好。(2 分)
②孔喉半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孔喉半径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 反映了孔喉半径的粗细程度和分选性,孔喉粗,分选好,其孔隙结构好。 毛细管压力曲线上,曲线平坦段位置越低,说明集中的孔喉越粗;平坦 段越长,说明孔喉的百分含量越大。(2 分)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试 卷 第5页共6页
分布特点:挤压型盆地的变形带(褶皱带),油气藏常成排成带出 现。(2 分)
五、综合分析题(每题 10 分,20 分)
1、在下图中标出可能形成的圈闭位置,确定圈闭的类型,写出其确 切名称,并用序号注明各圈闭形成的时间顺序。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1、如地层水的Na+/Cl-<1,Cl--Na+/Mg >1,按照苏林的分类方案该地层水

类型为 氯化钙型 。 2、烃源岩的特点是 暗色、细粒、富含有机质、分散状黄铁矿 ;储集 岩的特征是 孔隙性和渗透性 。 3、确定油气藏形成时期的方法主要有 根据圈闭形成时期 、 根据烃源 岩的生排烃期 、 油藏饱和压力法 、 流体包裹体分析法(储层自身伊

(1)地层不整合圈闭(古潜山圈闭)(2)(3)地层超覆圈闭
(4)披覆背斜圈闭
线
(5)砂岩透镜体圈闭 (6)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7)地层超覆圈闭
(8)断层圈闭
(9)地层不整合圈闭(潜伏剥蚀构造圈闭)
(10)生物礁圈闭
(11)砂岩透镜体圈闭 (12)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圈闭名称答对 1 个 0.5 分,圈闭顺序排对 1 个 0.5 分。 2、下图为某储层顶面的构造等高线图。在图上有 A、B、D 三个圈闭,
线
利石年代学分析法) 。 4、盖层封盖油气的机理有 物性封闭 、 超压封闭 和 烃浓度封闭 。 5、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 油气生成的主要时期 。 6、 毛细管力 是油气二次运移的最主要最普遍的阻力。 7、相同水动力条件下,同一圈闭对天然气聚集无效,对石油聚集 肯定 无效 。 8、导致油气藏破坏的地质作用有 剥蚀和断裂作用 、 生物降解和氧化 作用、 热蚀变作用 、水动力作用_ 。 9、大庆油田位于 松辽 盆地,主要产油层系为 白垩系地层 。 10、世界上油气最富集的盆地类型有三种,波斯湾盆地类型属于 前陆
②热力作用:由于埋藏深度的增加,孔隙体积膨胀远远小于孔隙流 体的膨胀,造成异常高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一个动力。(2 分)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 称

西南石油大学试卷
第4页共6页
③烃类及非烃气体生成的作用:干酪根在热降解生成石油和甲烷气
体等烃类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水和非烃气体(主要是CO2),而这些流 体的体积大大超过原来干酪根的体积,引起页岩孔隙流体压力大幅度的

岩相岩性稳定,渗透性好;区域运移通道的连通性好。(1.5 分) ②相联系的一系列圈闭,它们的溢出点海拔依次增高。(1.5 分) ③油气源供应区位于盆地中心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补给。(1.5 分) ④储集层中充满水并处于静水压力条件下,石油和游离气是同时一
起运移的。(1.5 分) 油气分布特征:在系列圈闭中出现自上倾方向的空圈闭向下倾方向
③饱和度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饱和度为 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 力。Pc50%越低,则孔隙结构好。(1 分)
④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min%):当注入汞的压力达到仪 密 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束缚孔隙含量愈
大,储集层渗透性能越差。(1 分)
2、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 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 ①具有区域性较长距离运移的条件,要求具区域性的倾斜;储集层
(1 分)
5、简述挤压背斜圈闭的形成机理,挤压背斜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特点。 圈闭形成机理:由侧向挤压作用形成。(2 分) 油气藏特点: ①两翼地层倾角较陡,且不对称,一翼陡,一翼缓。(1 分) ②闭合高度大,闭合面积小。(1 分) ③陡翼常伴生逆断层。(1 分) ④分布方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1 分)
4、简述断层在油气运移聚集中的作用,断层的封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作用:断层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断层也具有封闭作用,可以形
成遮挡条件,造成油气聚集。(2 分)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因素: ①断层的性质:压性断层封闭性好,张性断层封闭性差。(1 分) ②断层的产状:断层面倾角缓,封闭性好;断层面倾角陡,封闭性
差。(1 分) ③断层带内地层的性质:柔性地层中(泥岩、泥灰岩),常形成断层
泥,封闭性好;脆性地层、渗透性地层发育封闭性差。(1 分) ④断层两侧地层接触情况:砂-泥对接封闭性好,砂-砂对接封闭性
差.(1 分) ⑤断层带内地下水的性质:富含CO2的地下水溶解作用,封闭性差;
富含CaCO3的地下水沉淀,封闭性好。(1 分) ⑥断层带其它封堵物的形成:被固体沥青、矿物充填的封闭性好。
年级

课程名 称

西南石油大学试卷
第2页共6页
盆地 ,渤海湾盆地类型属于 断陷型裂谷盆地 ,西西伯利亚盆地类型
属于 克拉通盆地 。
二、名词解释(每个 2 分,18 分)
1、石油的荧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 2、油田水矿化度 单位体积水中各种离子的总含量。 3、油气二次运移 油气进入储集层后的一切运移。 4、古潜山油气藏 古地形突起被上覆不渗透地层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5、生储盖组合 剖面上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同时存在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套地 层。 6、含油气系统 是一个包含着有效烃源岩、与该源岩有关的油气以及油气聚集成藏 所必须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的天然系统。 7、地层圈闭 指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8、相渗透率 指岩石孔隙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各相之间彼此干扰,岩石对其中 每一相流体的渗透率。 9、储集层 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