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路机驾驶员工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压路机驾驶员工作规程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 目的通过对压路机操作进行规范,明确压路机安全操作的工作内容、程序及注意事项, 使操作人员能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车辆设备, 并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实施道面、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碾压作业, 确保上述区域处于试航标准。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塔城机场压路机驾驶员岗位工作。
3. 工作规范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颁布日期】1996年7月6日【实施日期】1996年7月6日【颁布单位】国务院【文号】国务院令第201号第十_大油门和缓慢地松抬离合器踏板, 使压路机前进、后退后再转II档。
把稳方向盘。
注意:不许II档起步!4.5.3. 压路机行使和换档:4.5.3.1. 正常行驶时, 左脚不要放在离合器踏板上, 否则将使离合器分离轴承过早磨损。
4.5.3.2. 在压路机陷车的情况下, 不要使用猛抬离合器踏板, 猛加大油门的冲撞办法力图驶出。
这将会加剧离合器的损坏, 对传动系统零件产生冲击, 造成齿轮等损坏。
4.5.3.3. 低速档换高速档操作按下列方法:压路机起步后, 只要道路和地形条件允许, 可逐渐加大油门提高车速。
当车速适合高一级档位时, 应立即压下油门操作杆同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到离合器分离, 将档位操纵手柄挂入所需的档位后, 随即抬起离合器踏板, 并徐徐加大油门。
4.5.3.4. 高速档换低速档压下油门操纵杆的同时踏下离合器踏板, 使离合器分离, 将档位操纵手柄挂入低档后, 随即抬起离合器踏板, 并徐徐加大油门。
4.5.3.5. 要根据路面情况选择档位, 路况不好时, 应提前挂入低档为。
4.5.3.6. 严寒季节行使时, 起初一段时间, 应采用低速档缓行, 待传动装置各部分的道教好多润滑后, 再逐渐换入高速档, 以免损坏传动机件。
4.5.3.7. 前进和后退档位互换时, 应将压路机完全停住后, 才能进行换当。
否则齿轮将有可能由于强大冲击而损坏。
4.5.4. 转向:4.5.4.1. 本系列压路机采用全液压转向器, 操纵与一般机械转向器相似, 但须注意, 发动机低速运转降低时, 转向油泵供油量减少, 转向速度也受影响。
特别是发动机熄火时, 转向油泵不供油, 此时转向操作就会失灵。
在急转弯时, 必须使用低速, 同时发动机转速不能过分减低, 特别要防止熄火。
危险:严禁在下坡时熄火滑行, 否则转向将失去控制。
4.5.4.2. 转向时注意以下几点:1)不得使前车架前外侧碰撞其他障碍或振动轮外侧越出路外。
2)降低车速, 转动方向是避免猛打猛回, 尽量避免转弯时制动, 尤其是紧急制动。
在泥泞路和冰雪路上更要注意, 以免引起侧滑而使车辆失去控制。
3)要注意方向盘转动不可过快, 否则会损坏转向器。
4.6. 停车与熄火4.6.1. 停车前应减速, 并以转向灯或手势, 示意后方来车及附近行人注意, 缓慢地向4.6.2. 道路右侧或停车地点停靠。
4.6.3. 在道路狭窄、坡度大、路面松软等一些不安全路段, 应避免停车。
4.6.4. 夜间在道路旁停车, 要做好安全标志, 以防碰撞。
4.6.5. 必须在坡道上停车时, 要选择安全位置, 停好后要拉起驻车制动操纵手柄的同时, 档位放在I档位置, 并用三脚垫木或石块填赛住振动轮前后, 以防滑溜。
4.6.6. 需要熄火时, 要逐渐降低负荷, 然后逐渐使转速降至600r/min左右,要是开关置OFF(停车)位置, 使发动机停止运转。
注意:严禁发动机在全负荷时突然停机。
熄火后, 取下启动钥匙。
4.7. 实施作业:4.7.1. 按照作业计划开始对升降带、端安全区)实施碾压作业。
4.7.2. 进入航空器活动区作业前, 应当事先征得空中管制部门或机场管理机构同意, 按指定的时间、区域、路线穿行或作业。
作业时, 应当配备能与塔台保持不间断通讯联络的双向有效的通讯设备, 作业人员应当按规定穿戴反光服饰。
4.7.3.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在工作前要先清理一下场地, 以防压坏、撞坏东西,4.7.4. 要查明场地虚实以防陷车。
4.7.5. 当压路机平稳行驶后, 可操作振动开关控制振动。
4.7.6. 当需要改变压路机工作行使方向时, 应停止振动。
4.7.7. 压路机停驶时, 禁止振动, 压路机转移时也要禁止振动。
4.7.8. 压路机的速度规定:I速、II速为振动工作速度, III速为行驶速度。
4.7.9. 严禁在坚硬路面上振动, 要避免在对振动敏感的地方进行振动作业。
4.7.10. 大、小振动切换时, 操作振幅(频率)转换开关使压路机停振, 再按下所需振幅开关, 开始振动工作。
注意:按下振幅(频率)转换开关开始振动时,发动机油门需先设置最高速位置。
4.7.11. 对于有埋藏设施, 如水管、煤气管、高压电缆管道的地方, 应与主管部门联系, 以确定埋藏设施的位置, 并注意在施工时不要损坏这些设施, 确保施工安全。
4.7.12. 除非经管制室特别许可, 跑道开放使用期间, 跑道中心线两侧75 米、导航设备的敏感区和临界区以及跑道端安全地区范围内, 严禁从事飞行区碾压、碾压等维护工作。
4.7.13. 跑道开放使用期间, 经空中管制部门同意, 在升降带、端安全区、导航设施、设备敏感区和临界区进行碾压时, 应在航班起飞、落地前30分钟撤离该施工区域。
4.8. 作业要求:4.8.1. 碾压施工作业中, 协调对话、通讯联络时, 语言简洁明了, 使用规范的业务用语。
4.8.2. 掌握航班动态, 听从指挥, 确保安全, 工作时出现问题时应立即向本部门值班领导报告。
当接到调度室退出作业区域的指令时迅速离开作业现场。
4.8.3. 作业期间昼夜开启黄色警示灯。
4.9. 作业结束:4.9.1. 碾压结束后, 将车辆撤出工作区。
4.9.2. 对车辆进行作业后的检查和维护, 根据需要实施补给。
4.9.3. 按规定将车辆停入车库, 关闭车辆电源、门锁、车窗, 关闭车库电源、门窗。
4.9.4. 及时填写工作台帐记录。
5. 与岗位相关的不安全事件标准5.1. 严重事故征候:无5.2. 事故征候:5.2.1.航空器与其他航空器、车辆或地面物体相互间碰撞, 造成航空器受损。
5.2.2.车辆、设备、设施起火、爆炸造成航空器受损。
5.2.3.工作人员在值勤和服务过程中造成的航空器受损。
5.2.4.类似上述条款的导致航空器受损的其他事件。
5.3. 航空安全严重差错:5.3.1.航空器同航空器或地面设备碰撞造成损伤。
5.3.1.1. 样例:4)廊桥或机位安排错误, 导致航空器同航空器或者地面设备发生碰撞。
5)地面车辆引导错误导致滑行航空器同其他航空器或地面设备碰撞。
6)拖机过程中造成航空器同其他航空器或地面设备碰撞。
7)地面标志线、标记牌或者目视助航灯光错误, 误导航空器机坪滑行,造成航空器同航空器或其他地面设备碰撞。
5.3.2.航空器被外来物损伤(轮胎扎伤除外)。
5.3.2.1. 样例:1)航空器发动机吸入外来物或尾流吹起外来物造成损伤。
2)吹雪车或航空器尾流吹起外来物造成其他航空器损伤。
5.3.3.勤务车辆、设备同航空器刮擦, 造成航空器损伤。
5.3.3.1. 样例:1)客梯车、垃圾车、行李传送车、行李拖车等造成航空器舱门、发动机或者蒙皮损伤。
2)污水车、清水车、电源车、气源车、加温机等车辆或设备造成航空器连接处损伤。
5.3.4.勤务车辆侵入地面滑行航空器路径, 造成航空器紧急避让。
5.3.4.1. 样例:1)勤务车辆从地面滑行的航空器前方抢行。
2)勤务车辆从机坪推出航空器后方抢行。
3)勤务车辆从地面滑行航空器后方穿行, 造成尾流伤害。
5.3.5.勤务车辆同机场设施设备碰撞造成损失。
5.3.5.1. 样例:1)勤务车辆碰撞标记牌。
2)勤务车辆碰撞机坪消防设备。
3)勤务车辆碰撞机坪供电设备。
4)勤务车辆碰撞廊桥或者廊桥活动端。
5)勤务车辆碰撞航站楼墙体、卷帘门(门)等。
5.3.6.勤务车辆发生碰撞, 影响机场地面运行秩序。
5.3.7.勤务过程中造成工作人员受伤。
5.3.7.1. 样例:1)工作人员从高处跌落。
2)工作人员被勤务车辆伤害。
3)工作人员被航空器尾流伤害。
5.3.8.违反低能见度运行造成损失事件。
5.4. 航空安全一般差错5.4.1. 勤务车辆侵入地面滑行航空器路径。
5.4.1.1. 样例:1)廊桥或机位安排错误, 导致航空器同航空器或者地面设备低于安全净距运行。
2)地面车辆引导错误导致滑行航空器同其他航空器或地面设备低于安全净距运行。
3)拖机过程中造成航空器同其他航空器或地面设备低于安全净距运行。
、4)地面标志线、标记牌或者目视助航灯光错误, 误导航空器机坪滑行, 造成航空器同航空器或其他地面设备低于安全净距运行。
5.4.2. 勤务车辆同机场设施设备碰撞造成损失。
5.4.2.1. 样例:1)勤务车辆碰撞标记牌。
2)勤务车辆碰撞机坪消防设备。
3)勤务车辆碰撞机坪供电设备。
4)勤务车辆碰撞廊桥或者廊桥活动端。
5)勤务车辆碰撞航站楼墙体、卷帘门(门)等。
5.4.3. 勤务过程中造成工作人员受伤。
5.4.3.1. 样例:1)工作人员从高处跌落。
2)工作人员被勤务车辆或者设备伤害。
3)工作人员被航空器尾流伤害。
5.4.4. 违反机坪禁火, 禁烟。
5.4.4.1. 样例:1)未经许可在机坪范围使用明火。
2)机坪、行李分拣作业区、机坪作业保障车辆内吸烟。
5.4.5. 产生机场外来物(FOD)。
5.4.5.1. 样例:1)在机场核心区域或者在机坪随手丢弃工具、废弃物等物品形成外来物。
2)在勤务保障工作完成后, 不主动清洁, 造成外来物扩散。
5.4.6. 车辆设备摆放原因造成损伤事件。
5.4.6.1. 样例:1)在划定的设备摆放区以外摆放设备。
2)不按划定的设备摆放区要求摆放车辆或设备。
6. 岗位重要危险源6.1. 风险评估模型及矩阵6.1.1. 风险矩阵模型来确定风险指数, 以此来衡量风险程度。
R(f)=〔s/I〕(s代表危险严重程度指标, I代表修订后的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指标);单个事件的风险指数Risk=Severity(严重程度)×Likelihood(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