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1、纬度2、海陆分布3、地形4、洋流(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年受西风带控制)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三、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将气候类型填在下图相应位置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岸成因: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西侧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沿岸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2.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

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4.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5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6.巴塔哥尼亚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7.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五.各大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六、气候的判读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是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因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

因此,分析判别世界各种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气温、降水的变化数值特征这个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具体判别方法分三步:1根据气温曲线图判半球名称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北半球 7、8 月 1、2 月南半球 1、2月 7、8 月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温度带”。

(1)最冷月均温>15℃为带。

(2)最冷月均温在0℃~15℃为带。

(3)最冷月均温<0℃为带,特例:温带气候的最冷月均温>0℃。

(4)最热月均温<10℃为亚寒带和寒带。

3.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判别指标如下: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降水量(mm)大于2000750至10001500至2000小于125800至1000300至1000400至800700至1000小于400小于250季节分配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夏雨型少雨型气候专题习题训练【气候成因】1、图1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

图2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2)图2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3.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4.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5~6题。

5.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6.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7.图9是世界某岛屿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比较P、Q两地降水的异同点,并分析成因(7分)(2)该岛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该特点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分)8.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候类型:甲为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丙为______________。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不同,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方面作简要分析。

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80°82°河流PQ图9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图1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图2中的( )A.s 区域B.r 区域C.b 区域D.m 区域 10..该地降水的年际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雨热同期,利于农业耕作B.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严重D.旱涝灾害频繁 11.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的有( )①西风带大洋的东岸 ②西风带大洋的西岸 ③信风带大陆的东岸 ④信风带大陆的西岸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右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表回答下面两题。

12.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草原 13.下列关于四个城市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①7月受西风带影响B.城市②不可能是某国的首都C.城市③7月受东北信风影响D.城市④附近地区适宜发展乳畜业 14. 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图1和图2所示),完成下面两题。

城 市 ① ② ③ ④ 平均气温(℃) 1月 5.6 24.5 22.6 5.3 7月 26.8 11.7 27.5 16.4 平均降水量(mm ) 1月 47 10 13 102 7月 162 184 224 87(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B.乙图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C.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D.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2)图2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水果有()A.苹果、犁B.猕猴桃、柠檬C.葡萄、柑橘D.哈密瓜、荔枝读下图a、b、c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示意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15~17题。

15.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特有B.雨热同期C.盛夏伏旱D.冬雨夏干16.b气候类型肯定位于()A.北半球大陆东岸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陆西岸17.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A.a—b—cB.b—c—aC.c—a—bD.c—b—a18.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

②地④地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地。

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②地常年盛行风,该地的盛行风是(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4)与③地比较,①地水循环活跃,表现在、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

(6)在上图的右侧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下图是某大陆35度纬线的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判断19~21题:19.图中乙处年降水量少的原因是①终年受高气压控制②位于背风坡③地处大陆中心,各方向距海远④地形闭塞⑤受寒流影响⑥终年盛行由陆到海的风A.①⑤B.①②C.②④D.③⑥20.图中丙处所属气候类型的典型农作物是A.柑橘、柠檬、葡萄、油橄榄B.甘蔗、柑橘、茶、棉花C.苹果、梨、葡萄、棉花D.苹果、桃、葡萄、油橄榄21.根据水循环原理,图中甲处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22.某海港位于54°N,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6点时,海港为7月6日22点,它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读“某民居区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图甲、图乙)和“四地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图”(图丙),回答23~25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