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岗位能手范文安检员优秀事迹郭婷婷,女,1989年12月出生,共青团员,福州机场安检护卫部旅检分部"翔云"班组安检员,于xx年3月参加工作至今。
毕业于山东青岛华苑民航管理学校的她,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以理论联系实际,旅客为先、尽心尽职,工作雷厉风行、对待旅客就如家人般温暖,倍受上级领导肯定,连续三年获得厦门翔业集团"年度优秀先进个人"称号。
从一名刚从校园走出的学生到一名岗位能手,郭婷婷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安检生涯!她用自己在炽热炉前流淌的火红岁月和宝贵青春,映射出福州空港年青一代奋发图强、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郭婷婷同志在思想上始终以一名优秀安检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善于思考和总结,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
她深知安全检查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以保障空防安全、优质服务旅客为己任,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
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也都表现突出,在安护部团总支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下,她在思想和工作上日趋成熟,成为思想、作风、技术过硬的优秀青年。
安检工作责任重大,郭婷婷同志深知"安全高于一切、违章就是事故、细节决定成败"。
因此在工作中她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确保安全为工作首要目标,不断学习,努力进取,她对待每个岗位、每项程序、每道环节都一丝不苟,以其踏实、精细的工作精神圆满完成了多个重要航班的保障。
在传递"温馨空港"的工作氛围中,她甜美的笑容、亲切的用语给旅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用主动、热情、诚恳周到、宽容耐心的服务态度展示其规范化的服务,真正做到了服务执勤的行为美、姿态美和语言美。
在福州空港倡导的"新顺美值悦"的服务理论指引下,努力践行安护部"热心、耐心、专心、安心、舒心"的五心服务承诺,工作至今,未发生一起投诉事件,受到了旅客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企业的发展为青年员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郭婷婷同志积极参与集团、公司、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组织策划多个节日晚会并担任主持人。
同时,她也意识自身的不足,认识到自身的素质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差距,于是利用工余时间学习了相关的业务知识,包括英语基础、服务规范、礼仪规范等,为把工作做好而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锻炼自我,寻求突破,郭婷婷同志积极参与班组"QC"活动,为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
她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相关调查、试验,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成为《提高监管区域执勤人员的查处率》等课题的发布员,参加的QC成果发布多次获得厦门翔业集团二等奖、一等奖、以及福建省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成果奖,xx年参加的厦门翔业集团个人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xx年7月参加的全国民航青年演讲比赛荣获"最佳音效奖"等荣誉称号。
她积极向上的精神成为福州空港青年员工的榜样。
作为企业发展新时期的青年员工,郭婷婷同志立足本职,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安检员不断努力,自动自发、热忱的投入工作的每分每秒,是一名"思想好、作风正、工作出色"的优秀员工,她将无愧于"最美青工"的光荣称号。
自xx年至今年度个人绩效位居分部前列,她将依旧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投入民航安检事业,为民航强梦贡献力量。
王杰:王杰,1942年生,山东金乡县人。
1961年8月应征入伍。
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热爱学习,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
他关怀战友,爱护集体财产。
他帮助群众做好事从不留名。
他勤奋工作,在执行训练、施工和抗洪救灾等各项任务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被大家称为是“闲不住的人”、“不知疲倦的人”。
他在部队里年年是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当了班长,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军事训练。
当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根据他生前愿望,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5年11月2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
___ ___ ___、朱德、董必武等为他题了词。
欧阳海:欧阳海,1940年生。
湖南桂阳人。
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___。
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11月18日,随部队野营训练经过京广铁路时,一匹驮炮的战马因被驶近的一列客车所惊,突然奔上铁道在火车与战马即将相撞的时刻,他冲上铁道将战马推出铁轨,避免了一场重大伤亡事故,他自己却倒在车轮下壮烈牺牲。
后被所在部队领导机关追认为“爱民模范”。
1964年1月22日,国防部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
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
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
1946年至 ___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
___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
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
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 ___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
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 ___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 ___书》。
同年, ___、 ___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
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10月获 ___、 ___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
1999年,中共中央、 ___、 ___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李四光: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
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在填写报 ___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
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 ___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___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
”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
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
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
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
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
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
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___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
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
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 ___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
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
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
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 ___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1)、办事要公道。
办事要公道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难。
我国由于过去长期受传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平常常被错当成平均主义,所以需要基层管理者在分配工作中做到办事公道,奖罚分明,分配利益时也要做到公道,只有这样才能够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