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鸟》读书笔记
读书时间:2011年2月
内容简介:
主人公根鸟在一次外出打猎时,猎到了一只罕见的白鹰,并从白鹰脚上取下了一封求救信,落名“紫烟”。
当晚,根鸟与父亲寻遍了附近的山谷毫无收获后,根鸟义不容辞地踏上了西寻紫烟之路。
途中,根鸟结识了板金,板金在十八岁那年当梦离他远去后,舍弃了荣华富贵,也踏上了西寻梦的旅途。
这两个人都是为追寻自己那渺茫的梦而西行的。
途中虽然艰难险阻层出不穷,但他们凭借着那坚持不懈的意志,心中那不达到目的势不罢休的信念,跋山涉水,克服了重重的艰险,竭力寻找着自己可能一无所获的梦。
但板金的命运却是悲惨的,他在莺店的郊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临终前,他告诉根鸟:“要坚持不懈地去寻找梦中的大峡谷、紫烟。
”根鸟凭借梦中的记忆,虽然是在漫无目的地寻找,但他依然义无返顾地努力着。
在鬼谷,根鸟虽然在做苦力,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没有放弃,依然一次次地逃跑,直至成功。
在米溪,他又一次忍痛舍弃了荣华富贵和秋蔓,毅然踏上了西去的行程。
在莺店,根鸟面对自己一贫如洗,再一次显示了自己坚忍不拔的恒心和毅力,往西直走,终于来到了大峡谷。
好词积累:
灵敏、清清楚楚、灰黑、有气无力、聪明绝顶、隐秘、闷声不响、哀叫、疲倦、不紧不慢、绿莹莹、寒噤、惊慌失措、大惑不解、蒙骗
好句积累:
1.许多日子里,他心理一直不得安宁。
那只鹰,那根布条,已经把这个平日里不知忧愁,不被心事纠缠的男孩弄得郁郁寡欢,呆头呆脑,还疲倦不堪。
父亲笑了,但随即从眼角落下泪珠来。
那泪珠流过后,在灯光留下两道粗重的发亮的光线。
2.父亲唱起来。
父亲的歌声很难听,但去是从心的深处流出来的,那歌声在根鸟听来,是一种哭泣——一种男人的哭泣。
3.根鸟也渐渐觉得自己的心在一点一苦起来。
他的眼睛里也汪满了泪水。
但他没有唱,知识听着父亲在唱。
父亲的各声,在他的心野上象秋天的凉风一样飘动着。
4.当时是后半夜,月亮已经西坠,悄然无声地在树林里飘忽,柔弱的风,仿佛也要睡着了,越来越轻,轻到只有薄薄的竹叶才能感觉到它还在吹着。
大河暗淡了,村子暗淡了,远处的群山也暗淡了,一切都暗淡了。
5.这是一个长满了百合花的峡谷。
百合花静静地开放着,水边,坡上,岩石旁,大树下,到处都有,它们不疯不闹,也无鲜艳,仿佛它们开放着,也就是开放着,全无一点别的心思。
6.峡谷上空的阳光是明亮的,甚至是强烈的,但因为峡谷太深,阳光仿佛要走过漫长的时间,因此,照进峡谷,照到这些百合花时,阳光已经变得柔和了,柔和得象薄薄的,轻盈得能飘起来的雨幕。
7.这是一个身材瘦长的女孩,瘦弱歌想一棵在依然清冷的春风里栽下去的柳树,柔韧,但似乎弱不禁风峡谷里显然有风,因为她站在那儿,似乎在颤动着,就如同七月强烈的阳光下的景物,又象是倒印在水中的岸边树木。
8.他不时地看到雾气散去时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几乎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银杏树衬托得她格外瘦小;她将两只手互相握在腹部,仰头望着峡谷上方的天空,目光里含着的是渴望,祈求与淡淡的哀伤——是一只羔羊迷失在丛林,自知永不能走出时的哀伤。
读《根鸟》有感
“当一个人对一个处于逆境中的人产生扶持、援助之欲望,并实施了自己的高尚的行为之后,他的心里一定回感到有一种温热的的暖流富有炽感地流过,从而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曹文轩
心中的大峡谷遥远而美丽,心中的女孩儿飘渺而迷人,根鸟放弃过、坚持过、体验过、享受过……他经历的一切一切由一个梦而起,小说归根是小说,充满了并不真实的幻想与浪漫。
我不可能经历到这样的事,永远不可能。
即使这是真的,我也决不会在这样急速奔跑的社会中抽出时间去追逐一个纯粹的梦,我想,谁都不会的。
我们是麻木的,天上飞着白鹰:哦……鹰啊,还是白的,挺新鲜,飞去吧,我还有事要干。
梦里有让自己砰然心动却不曾相识的人:我怎么会梦到这样的人呢?他谁啊…算了,不想了..累死。
脑子中出现美丽的大峡谷:嗬,景真是不错,这会是哪呢?人做的梦还真是奇怪啊……
有谁想过去追逐它们呢?那么,作者曹文轩究竟写这篇纯美的小说干什么呢……我想,他要说的一个是信念,一个是情感。
根鸟的信念是一次次丢了又拣回来的。
他一直在追,但是现实又经常羁绊他的脚步。
摔倒时他无比的狼狈,如同一个醉汉醉倒在街上,拿着酒瓶狞笑着唱着自己也听不出调的歌,样子恶心而难以理解,冰冷而无比孤独。
当他又找到信心向前进时,他那放光的眼睛俊朗而坚定不移,但又迷茫而忧虑不堪。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拿起镜子照自己的脸,经历了这么多,自己变了么?于是笑着对镜子里的自己说:变了,我变得淡定了。
因为一切的困苦都会让人变的更成熟。
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抱着信念行路时所要经历的吧:摔倒决不能就地躺下,要撑着地,站起来。
根鸟是个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少年,这时的他像我们一样,感情丰富,容易爱,希望爱,追求爱。
当他面对喜欢的女孩的时候眼神中透着可爱的羞涩,想看身边的她却不敢转头,当女孩子接受他时又怀着诚挚的心与女孩在一起。
这感情,实
在明亮,实在纯洁,但,实在难寻。
当根鸟离她远行,独自面对生活时,他总会回忆起她,回忆起那份感情,即使在黑夜里,在寒冷中,嘴角也会泛起甜甜的笑,笑里有思念,有幸福,也有分离的苦涩,望着月亮,边在心中呼唤女孩的名字,边进入梦乡。
感情——让人哭得痛苦,笑得开怀的药剂,珍惜一切的感情,让心,跟着它跳动。
“当一个人拥有自己珍惜的感情,并可以在一切困苦中找回信念,那么他的心里已经存有无人能比的财富,这财富,也可以净化他的灵魂,并且让今后的人生路更平坦和温暖。
”
读后: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我深信。
现实生活中会有像根鸟一样的少年吗?他一旦飞翔,便一飞冲天,在浩瀚的蓝天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梦。
荒漠、草原、大山、村落、峡谷、小镇……梦幻与现实之间,他以梦为马,度过了自己梦幻般的青春岁月。
整个过程,他痛苦并快乐着。
一切的缘起不过是那个若隐若现的梦,那个长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若海市蜃楼,那个羞涩而清纯的小女孩若仙女一般吸引着根鸟。
“紫烟,我一定来救你……”这是根鸟心里坚定的信念。
他走了,义无反顾,甚至忘记了父亲,忘记了他的家乡——菊坡。
是的,对于在一个闭塞的小乡村生活了14年的根鸟,外面的世界无疑是新奇而美妙的。
行走在沙漠,挣扎在鬼谷,徜徉于米溪,流连于莺店,这所有西行所经过的地方都成了根鸟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可磨灭的记忆。
所有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都教会了他如何面对复杂的尘世,包括放下尊严去行乞,瞅准时机逃离苦海,甚至如成人一般学会喝酒、赌博。
梦里的紫烟,亦真亦幻,总是不能让人看得真切。
她怎么比得上现实中的桃蔓和金枝来得真实呢?正值青春期的根鸟,面对米溪可爱的桃蔓,难免顿生爱恋;而莺店可怜的戏子金枝更是让根鸟心生怜悯,故而在莺店流连多日。
在那里,他堕落了,惰性如海潮一般在他身体里潜滋暗长。
所幸,西行途中有指路人。
在沙漠中相识的板金先生亦是一位寻梦人,50岁的年纪却因长途跋涉而显得更苍老。
就在根鸟将要忘记最初的梦想时,阔别多日的板金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你不该这样的,不该……你长途跋涉,你死里逃生,你一把火将你的家烧成灰烬,难道就是为了到莺店这个地方结束你自己吗?你真傻呀!”根鸟如梦方醒,这才继续踏上西行的路。
故事还没结束,读到这里时,我突然陷入了沉思。
其实,我们的人生未尝不是如此。
我们每个人在年少时都曾有美丽的梦,有理想在前方熠熠闪光。
有的人有梦但摆脱不掉身边的羁绊,只得平庸地生活,任梦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有的人也曾“三天打鱼”,但缺少继续劈风斩浪的勇气,他们怕前行的风暴,怕旅途
的孤寂,所以只能在原地打转,一无所获;有的人却勇往直前,如朝圣者一般虔诚地追寻梦想,终有一天,到达了理想的彼岸。
这样一段寻梦的征程,单凭个人之力是不可想象的。
正如根鸟的旅程,板金先生、老婆婆、神秘僧人、独眼老人以及带他行走天涯的白马无一不是根鸟的支持者。
因为根鸟出行的理由太过荒诞,大多数人都嘲笑他,而这些人物正是支持根鸟走下去的理由之一。
我们在寻梦的途中,或许会遭到哂笑,但只要有人支持着我们,这就是一种力量,一份信任,这样我们的征程才不会孤单。
我不知道根鸟在他垂垂老矣时回忆年少时的这段路会是哭还是笑。
不管怎么说,他仅是为了一个梦而跋山涉水,历尽险阻出行的,多少是有点不可思议的。
最后的结局是根鸟终于到达了一个大峡谷,和他梦里的情景一模一样,有白色的鹰,有美丽的百合花,还有深不见底的悬崖。
只是,他看不清下面是否有一个叫紫烟的女孩儿。
“当山风将根鸟吹醒时,他看到那些白色的鹰仍在空中飞翔着,他让整个身体伏在地上,将脸埋在百花丛中号啕大哭……”这个情节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根鸟不是已经到达大峡谷了吗?他为什么要号啕大哭呢?难道他后悔了吗?
魏尔伦有一句诗:“当钟声鸣响,一切窒息,回忆悠远的岁月,我哭泣。
”我相信根鸟是喜极而泣的,他不会后悔,正是因了年少,他才有勇气到达大峡谷。
如果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便未必一定有勇气踏上征程。
合上书,我庆幸自己正是在年少的时光,以后的日子,我会如根鸟一样执著地追求未来。
因为年少,所以血气方刚,因为年少,所以勇敢无惧。
爸爸寄语:
我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