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堂PPT)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堂PPT)

13
动物学校
• 森林里新成立了一所动物学校,在各种课程中,决定以 “跑、跳、飞、游”为全校共同基本必修科目。开学以后, 所有同学正式选课,进行各科的学习。学期终了,进行评鉴 。 • 起初兔子跑得很快,跳得表现也很好,让乌龟好羡慕。 可是在一次飞行课程中,摔断了两条腿。期末考时,不但“ 飞”和“游”的课程不及格,连最拿手的跑和跳课程,最后都 只拿到勉强及格的分数。 • 鸭子的游泳技术是一流的,跑、跳就不行了,不过在 一次飞行课程中,折断了翅膀,至此以后,游泳技术大不如 前,其他各科也只能"低空飞过"。 • 麻雀飞的能力超强,让兔子和鸭子好生羡慕,跳的技术 也不错,跑步也还可以。可是游泳就不行了,只好找鸭子恶 补。不过有一次癫痫发作,急救不当,缺氧过久,至此以后 变成了"智能障碍"儿童,只好转入启智班就学。 • 学期末了,羚羊在跑、跳两科表现优异,在"飞"和"游" 的课程虽然不佳,但因没有重大过失,得了第一名。
关于分类不分类的争议
支持
反有对利于对乱特贴殊标儿签童进行安置、治疗、因材施教。
有利于政儿府童对潜特能殊发儿展童受福阻利政策和相关法律的制定
22
有利于特易殊使儿教童育研者究对的学发生展产生刻板印象
2、国外特殊儿童的分类
美国
1975年,美国第94届国会通过了第142号法令,即《所有残 疾儿童教育法》。将特殊儿童分为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 障碍、弱智、重听、聋、视觉障碍、情感障碍、肢体残疾、 其他健康损害、聋盲、多种残疾共11种。
病症程度 轻度 轴
高 平和 重度
19
(3)特殊儿童心理测评工具的独特性
特殊儿重心理测量工具的信度与效度是衡 量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索,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对其进行测量的工具也应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 现有的大部分测量工具并不适用于特殊儿童心理 研究。
○现在的大多数标准化心理测量工具均是以常态
儿童为样本而制订的;
特殊儿童心理学
1
参考书
2
课程简介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研究特殊儿童心理发 展现象及规律的科学,本课程的设置是为 了帮助学生了解各类特殊儿童的一些心理f 发展过程及内在规律。复习儿童成长的一 般心理规律,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发展现 象;掌握各类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
3
考核要求
提交作品: 分小组提交特殊儿童电影心理剪辑一份
(智障、听障、视障、自闭症、学习障碍) 时间:15-20分钟视频 要求:300字特征描述
成绩:出勤10%,作品10%,课堂表现10%, 闭卷考试70%。
4
主要内容
第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概述 第二 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三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 特殊教育 第五 特殊儿童心理研究

第一讲 特殊儿童心理学概论
我国大陆至今尚未在法律中对特殊儿童的分类作出明确规定。 相关文件涉及: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盲、聋和弱智 1989年国务院《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意见》:盲、聋和弱智、 肢体残疾、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7类。
25
三、特殊儿童发展中的差异
1、个别间差异 个别间差异是指儿童与其他同龄儿童相
如,主试向儿童描述图片中主人公的情绪信息,要 求儿童说出存在的原因。
31
四、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1、成熟理论 2、心理动力理论 3、行为主义理论 4、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5、生态理论
32
1、成熟理论
“不成熟——成熟”理论是研究人的个性 和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美国的阿吉里斯认为, 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有一个过程,就是从不成熟 到成熟,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个性。
主要内容 一、概念 二、特殊儿童分类 三、特殊儿童发展中的差异 四、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五、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6
一、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特点 1、 概念
研究特殊儿童心理现象,揭示特殊儿童儿 童心理发展过程和内在规律。
7
案例
• 舟舟,原名胡一 舟,1978年4月1 日,出生在武汉 ,先天性愚型儿 。不会识字、不 会计算十以内的 加减法,智商只 有30。
9
10
思考题
• 1、看了上面案例,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 2、案例对你有何启示?
11
每个孩子都是 不同的, 让每个孩子成 功。
12
一、个别差异的存在
差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这反映了
差异的普遍性
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 理论上,任何事物的分布都遵循正态分布的规律。
差异: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 但往往最被忽视! 差异:对教育更具意义——教育对象的差异。
11岁-16岁 开始会类推; 有逻辑思维和抽像思维。
37
38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口欲期 肛欲期 生殖器期 潜伏期 性器期
弗氏认为个人如果不能在每个阶段获得满足,在日后的发展中会
产生固着现象(fixation)。例如,婴儿如果没有得到适度的口腔
满足,成人期时容易有过度吃东西的行为。或者退行
(regression),即个体受到挫折后从高级的发展阶段倒退到某一
30
○情绪
(1)情绪识别任务: 如,向儿童随机呈现四种情绪的类型图片:高兴,伤
心,愤怒和害怕.让其对各种表情进行命名。 (2)情绪观点采择任务:
如,随机呈现8张图片,图片中主人公的性别,年龄 与儿童一致.主试用中性语气和表情向儿童讲述情景故 事,没有动作提示.要求儿童根据信息判断主人公的情 绪状态。 (3)情绪原因解释任务:
其次,目前提倡的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 作用较难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体现出 来,这是因为特殊儿童的某些身心缺陷使 其很难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愿, 而往往是被动的接受与服从。
21
二、特殊儿童分类
划分原因:为了便于医疗、看护和教育。 1、最早分类 时间:18世纪,根据其特点进行安置。
安置地:医院和救济院(缺陷严重) 监狱(违法乱纪) 学校(缺陷较轻)
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可能是被不在意
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
34
3、萨行提亚为冰山主隐喻义:觉理察与论成长
• 行为是有机体面对情况的一种反应态度,它不仅包括人 的身体反应和动作,并且包括语言和主观的经验。一个 人的行为产生,免不了外来的消息对有机体的刺激,经 过这种刺激后,即产生某种行为反应。
•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论点:人总是期望一些令人满意的 行为,而反对造成不适的行为,因此,行为会不断发生 改变。由于“对外来刺激的反应行为是经过学习而来 的”,所以,如果要去除当事人的不适当行为,应该给 当事人提供一个“再学习”的机会,以修正当事人所希 求且能感到满足的行为。
• 该理论体系包括传统条件反射理论(巴浦洛夫)操作条 件作用理论(斯金纳)和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35
14
思考
• 就儿童而言,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 • 分析你自己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至
少列举出五项。
15
2、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其所受到的特 有的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特殊儿童心理学 研究的基本特点。 (1)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性 (2)特殊儿童群体内的异质性 (3)特殊儿童心理测评工具的独特性 (4)特殊儿童心理研究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突 出性
16
(1)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性
由由于于特特殊殊儿儿童童独独特特的的身身心心特特点点,,造造成成 其其与与普普通通儿儿童童群群体体间间的的巨巨大大差差异异。。群群体体问问 的的差差异异在在广广度度上上表表现现在在认认知知、、情情感感、、意意志志 与与个个性性心心理理倾倾向向与与特特征征等等各各个个方方面面;;在在深深 度度上上表表现现为为其其某某一一或或某某些些心心理理与与生生理理属属性性 处处于于正正态态分分布布的的两两个个极极端端((残残障 障或或资资优优儿儿 童童))。。
33
2、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
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
内部力内量在驱使或激发的。
个人与社会
内部力动力量:是从继承来的行本为能和生物驱力冲中突产
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
冲突。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
供了力量。
强化和固化作用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模型第一次承认了
○现有测量工具的理论模型大多注重评定行为样
本的反应结果,而不注重评定其反应过程;
○特殊儿童类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相应测
评工具的多样性与细致性。
20
(4)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伦理道德问题
首先,研究的对象是绝对的弱势群体,对来 自各方面的威胁包括研究中有意与无意的 伤害,他们申述和抵御的能力较弱。
低级的发展阶段,可能导致心理异常,成为各种神经症、精神病产
生的根源。
39
纽曼将幼儿个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母-婴-体阶段(从出生~1岁) ○分离阶段(1~2岁) ○个性固化阶段(2~3岁)
40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41
5、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有时也被称作背景发展理论或者人际生态理 论,将人际关系分成了四套依次层叠的环境系统。这些系 统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
17
(2)特殊儿童群体内的异质性
特殊儿童群体内的异质性首先表现在其类 别的多样性上。从广义上说,特殊儿童包括各 类感知觉障碍、行为问题、多重障碍及资优儿 童等。其次,对某类障碍儿童来说,其内部异 质性也十分明显,如在智障儿童中,又有轻、 中、重、极重度之分。
18
三个主要轴上的差异
智商轴

情绪轴
暴躁
1978年,把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天才归为特殊儿童。 1990年,将重听和聋合为一类,增加了孤独症和脑外伤两类。
合计共14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