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通用)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通用)

说明为了指导本公司外脚手架工程的施工与管理,以确保安全、文明、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公司承接的外脚手架工程任务。

现制定创新公司统一外脚手架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各班组按方案施工。

工程中如遇到方案中未介绍到的重点、难点部位由方案组、现场主管和外架班组共同讨论制定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可行性施工方案。

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本方案根据各工程特点不断修正、更新,使之更臻完善、合理、安全、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1、搭设基本尺寸(1)立杆纵距:不大于1.5米。

(2)立杆横距:0.8米(3)步距:1.8米(悬挑架首步为1.5米)。

2、底座(1)脚手架基础应为硬化地面,当基础地耐力和沉降不满足规范要求时,严禁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可优先考虑采用悬挑式钢管脚手架。

(2)当立杆直接立在砼面时,采用200*200*16mm的模板做为木垫板,并先进行尺寸排列设计,使垫板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3、扫地杆设置(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悬挑架按300mm)处的立杆上。

(3)横向扫地杆设置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如图)4、立杆(1)除顶层、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距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1518<22立杆布置局部图(2)立杆顶端应高出女儿墙1.2m,高出檐口上皮1.5m。

(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抛撑。

(4)立杆必须用钢管与墙体可靠的连接。

(5)立杆离外墙装饰面的距离为300mm(必须熟读图纸,并与项目部沟通,明确装饰面的外伸距离)。

5、纵向水平杆 (大横杆)(1)纵向水平钢管宜设置在立杆内侧。

(2)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形式。

(3)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4)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

6、横向水平杆(小横杆)(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水平杆下面的立杆上,且严禁拆除。

(2)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以不影响木工和其它工种施工为宜,但必须≥100mm。

另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小于100mm且不大于200mm,并保证整个立面统一尺寸。

7、连墙杆(1)连墙杆布置的间距按每层三跨设置一道。

(2)连墙杆与墙的连接方法:在每层的楼面结构梁或厚度大于120的结构板上预埋∮48的短钢管(埋深200),待砼强度达到允许搭设架子时,与立杆连接(采用短钢管和直角扣件连接)。

(3)预埋短钢管上的连接扣件中心离砼面≤5mm。

(4)连墙杆应与墙面垂直,绝对不允许上翘,向下倾斜角不得超过15°。

(5)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②外架转角处、断开处均需设置。

③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如抱柱)。

8、脚手板(1)操作层脚手板应满铺,材料为800*1000钢笆网片。

(2)钢笆片四角用18#镀锌钢丝固定在纵、横向水平杆上严防倾覆和滑动,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9、剪刀撑(1)脚手架必须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2)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高度在24m以上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4)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并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º~60º之间。

(5)剪刀撑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用3个扣件连接,杆端距扣件盖板边缘≥100mm。

(6)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每一道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

(7)剪刀撑从架体端部开始设置。

(8)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板上。

10、横向斜撑(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2)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拐角处应设置横向斜撑。

(3)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横向斜撑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1、门洞(1)双排脚手架门洞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

(2)双排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5个平面内的图示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

(3)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斜腹杆应采用通长杆件。

(5)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1~2步。

(1)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大于60 N·m。

(2)在主节点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3)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13、栏杆与挡脚板(1)栏杆与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纵向水平杆间设两道栏杆,第一道高度0.6米,第二道高度为1.2m。

(3)挡脚板高度为180mm。

14、安全网(1)安全网采用阻燃型密目式安全网2000目/100㎝2,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且须与脚手架纵向水平扎牢。

立网随脚手架及时挂设,底部必须与脚手架全部封严(2)多张网连接使用时,相邻部分应重叠不少于50mm。

二、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悬挑式钢管外脚手架主要参数同落地式钢管外脚手架,同时也需满足以下规定:1、悬挑梁制作应采用16#工字钢,与建筑结构连接应采用水平支承于建筑梁板结构上的形式。

2、悬挑梁与建筑物应连接可靠,采用预埋U 型箍固定,固定不少于三道,U 型箍采用20号圆钢筋,严禁使用螺纹钢筋。

3、悬挑梁固定时,固定物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采用楔形木块楔紧,侧向也应塞紧。

4、悬挑梁端部的钢丝绳与工字钢应在同一立面上,钢丝绳与建筑物的拉接点应设在框架梁上,不得设在悬挑结构上。

(1).钢丝绳直径为16mm。

(2).要求一端有四个钢丝绳夹扣,夹扣方向一致。

6、固定端长度应不小于1.5 倍的外挑长度,末端不小于0.2m。

7、悬挑式钢管脚手架首步架纵向水平杆步距不得大于1.5m。

8、底层应兜底封闭严密,架体与建筑物间间隙用模板封闭。

9、每步挑架搭设高度不大于20m。

10、立杆立在工字钢部位必须焊牢直径不小于20的短钢筋,以防立杆滑动。

三、拆除1、拆除脚手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3)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

如高差大于2步时,应增设连墙杆加固。

(4)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杆。

(5)当脚手采取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规定设置连墙杆和横向斜撑加固。

(6)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四、检查与验收1、搭设阶段性检查与验收脚手架阶段性检查与验收内容2、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的项目脚手架在使用中定期检查的项目3、搭设的规范允许偏差双排脚手架主要搭设的允许偏差(m m)五、安全管理1.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2.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风绳、砼泵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3.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4.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1)立杆,(2)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扫地杆。

(3)连墙杆。

5.用电线路在架体上时应有绝缘措施,不得乱拉乱拖。

6.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在大楼的四个角及中间间隔15米用14毫米圆钢与柱筋焊接.接地电阻小于30欧),雷雨电气禁止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作业。

7.脚手架上的杂物、垃圾等应及时清理干净。

8.多栋工程应设置栋号标志牌。

六、架体防护1、栏杆扶手及挡脚板防护(1)栏杆扶手或挡脚杆(板)均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栏杆扶手一道高600,一道高1200,挡脚板高度为180mm。

(3)脚手架与工程主体同步搭设,且应高出施工层1 步。

(4)栏杆扶手刷红白相间(间距为500mm)油漆。

(5)挡脚板应刷红白相间(间距为500mm)油漆。

2、不规则外墙防护精心整理3、斜道(1)人行斜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不宜大于1:3,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5m,坡度不宜大于1:6,栏杆高度1.2m。

(2)拐弯处应设平台,其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

(3)斜道脚手板上每隔250~300mm 设置防滑条,防滑条厚度20~30mm。

word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