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听觉特性..培训课件
低频声压级的微小变化会导致 响度的较大变化。
18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二、音高 音高是听觉系统对声音音调高
低的一种主观感觉。 音调的高低主要决定于频率。
19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人耳对声音频率的主观感觉
音高的单位为美(mel),它以1khz、40dB的纯音 为标准,定为1000mel.
15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16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1、等响度曲线
17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2、有关响度的特性
有等响度曲线可以得出一下 结论:
响度级与声压级有关。低声压 时,等响度曲线上的各频率声 音的声压级相差很大。
声压级很高时,等响度曲线较 为平坦,各频率等响基本相同 。
13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一、响度 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
大小的主观感觉. 单位:“宋”(son)
决定响度的主要因素是:声压或声强的 大小,在同样的声压而不同频率时,感 觉的响度不同。
14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响度级:以1KHZ纯音 为基准声音,将其他频率 的声音与它比较,当响度 一样时,1KHZ声音的声压 级就是该声音的响度级。 单位:“方”(phon)
延迟大于70ms时,差不多一半人能感觉到回 声。
延迟超过100ms时,几乎所有人都能觉察到 回声。
反射声强度减弱到直达声以下10dB时,延迟 时间很长,也几乎没人能感觉到有回声。
如果两者延迟时间很短,则反射声即使声压 级高出直达声10dB,也不会有回25声的感觉。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27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将两扬声器对称地放在听者的前方,听着感觉“声像 ”只有一个,且在正前方。
当两个扬声器辐射的声压级有一定差别时,则声像向 声压级高的扬声器方向移动,偏移量大小与声压级之 差有关,当声压级差大于15dB时,则感觉声音完全 来自较响的那只扬声器。
当两只扬声器辐射的声压级相等,但有一定时间差, 听者感到声像向声音先到达的那只扬声器移动,当时 间差大于3ms时,声像就好像完全来自声音先到的那 只扬声器。
3、内耳-信号分析
作用:
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生物电信号,传导至大脑 。
对声波信号做初级分析,对声音的响度、音 高、音色的分析。
5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二、我们如何感知声音
6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7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三、听觉极限
11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三、听觉极限
2、音差分辨阈: 结论: 人耳音差的分辨能力与智力水平能力无关 年龄因素对音差分辨能力影响不大 人耳对音差最敏感的频率在1khz左右 人耳的音差分辨阈与遗传有关 音差分辨与音的强弱无关
12 人耳听觉特性..
第二节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10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三、听觉极限
2、音差分辨阈: 美国心理学家西肖尔的实验: 以一个435hz的纯音为基准音,取另一纯音为 比较音,然后不断改变比较音的音高,使其与 基准音构成一系列由小到大的音差供受试者辩 听。以80%受试者刚刚能分辨的音差作为最小 可变音差,结果为3hz,其中听觉最敏锐者可分 辨的最小音差为0.5hz.
20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三、音色 音色主要由声音的波形或它的频谱
结构决定。 人耳在主管感觉上区别相同响度和
音高的两类不同声音的主观听觉特 性称为音色。
21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四、掩蔽效应
22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掩蔽效应的特性:
利用哈斯效应,可以在常规条 件下模拟厅堂效果,分析出厅 堂中直达声、前期反射声、混 响声等各类成分后,可用人工 延时混响技术,采用延时器、 混响器等各具需要调整、合成 声音,以达到模拟的效果。
26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六、德·波埃效应 德·波埃效应是一种利用声音
到达听音者时的声级(强度) 差和时间差来确定声音方位的 听觉效应。它描述的是人耳同 时倾听数个声源时引起的方向 性感觉。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无论是频率或声压都 有一定的界限,称为听觉极限。
闻阈:声压由零逐渐增大直至人耳刚好能听到声音 时的声压。 痛阈:将声压再逐渐增大,直到使人耳感到疼痛。
8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三、听觉极限
9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三、听觉极限
2、音差分辨阈: 人耳对最小音高差异的识别能力。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一、人耳的构造 人耳有双重感觉功能,听觉器官、位置 和平衡感觉器官。
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
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
枢(形成听觉)。
2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音高虽与声音的频率有关,但不是呈线性关系,音调 大体上与频率的对数成线性关系,即音高=klgf(K: 常数;f:音高的物理量简谐频率)
音高与频率的对数关系只是限定在一定音区范围内, 一旦超过其对数关系就会偏离。其规律是:在低音区 ,客观量要比正常值偏低才能与主观感觉量相符;高 音区,客观量要比正常值偏高才能与主观感觉量相符 。
被掩蔽声显 著。
掩蔽声的声压级越高,掩蔽量越大,且 掩蔽的频率范围越宽。
掩蔽声对比其频率低的纯音掩蔽作用小 ,而对比其频率高的纯音掩蔽作用大。
23 人耳听觉特性..
2.2 人耳听感的基本特征
哈斯效应:
延迟小于30ms时,几乎没有人能感觉到回声 。
1、外耳-拾音
作用:
耳廓可以将声音进行聚焦并传至中耳。
利用耳廓进行声源定位。
利用耳道对声波进行共鸣放大。
3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
2、中耳-放大
作用:
耳膜接收到的声波压力在听小骨传导的过程 中得到放大。
对外耳的空气与内耳的淋巴液起着阻抗匹配 的作用。
4 人耳听觉特性..
2.1 人耳听觉与听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