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标准答案1.4.21. 根据界限粒径200mm 、20mm 、2mm 、0.075mm 、0.005mm 把土粒分为六大粒組: 漂石 、 印石 、 圆砾 、沙粒、粉粒和粘粒。
2. 土的饱和度,为土中孔隙被水充满的 体积 与 空隙体积 之比。
3.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土中粘粒含量越 高 ;液性指数是用来判断软硬状态。
4. 地下水位上升时,在被浸湿的粘性土层中, 土粒相对密度 、和 塑性指数 。
5. 衡量天然状态下粘性土结构性强弱的指标是灵敏度,该指标的值越大,表明土的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越 多 。
1.5.11. 土是由构成土骨架的 固体颗粒 、土骨架空隙中的 水 以及其他组成的三相体系。
2. 粘土矿物的主要代表性矿物为 蒙脱石 ,高岭石、伊利石 。
3. 土粒相对密度用比重瓶法测定。
土的含水量一般用 烘干法 测定。
土的重度一般用 环刀法 测定。
4. 液性指数I L = ,工程上用I L 来判别土的状态,I L 越大,土越 软 。
5. 土的三个基本指标为天然重度、 含水量 、 土粒相对密度 。
6. 若砂土的相对密度D r =0,则表示砂土处于 最松散 状态;若D r =1,则表示砂土处于 最密实 状态。
7. 砂土密实度按标准贯入实验锤击数可分为 松散 、 稍密 、中密和密实四种。
8. 粘性土由半固态转到 可塑 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由可塑状态转到 流动 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9. 土中液态水可分为 结合水 和自由水两大类,自由水又可分为重力水和 毛细水 。
10. 某粘性土经实验测得ω=55%,ωL =50%,ωp =31.5%,则I p = 18.5 ,I L = 1.27 。
11. 不均匀系数越大,颗粒级配越 不均匀 。
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 良好 的土作为填方或沙垫层的材料。
12. 土中结构一般分为单粒结构、 蜂窝状结构 和 絮凝状结构 三种形式。
13. 土体相对密度D r 的公式是 D r = ,D r 等于 1 时砂土处于最紧密状态。
14. 土的塑限是指土的可塑状态与半固态之间的含水量界限值,用 ωp 符号表示。
15. 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土的含水量、击石功能与土的级配等。
16. 砂土的密实度由孔隙比、土体的相对密度和标准锤击数等三个指标确定。
17.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土中粘粒含量越高。
当液性指数I L>1时,土处于流动状态。
18. 当液性指数I L 的表达式p pI ωω-,它是评价粘性 土软硬状态 的指标。
19. 土的饱和度S r 是孔隙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土的孔隙比是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20. A 、B 两种土样,A 土样的粒径级配曲线较B 土样的陡,那么粒径级配相对良好的是 B ,颗粒比较均匀的是 A 。
21. 同一种土中,有不同种重度指标,sat γ,'γ,d γ,γ,其数值大小顺序为“sat γ>γ>d γ>'γ”,其中sat γ与'γ的关系式为“'γ=sat γ-ωγ”22.若粒径d<0.075mm的土粒含量小于50%,且塑性指数I p≤10,则土的名称定为粉土;若I p>10,则土的名称定为粘性土。
23.土空隙中自由水的类型有毛细水、重力水。
24.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越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越小,表示土的颗粒级配相对均匀。
25.通常情况下,土是由固体土颗粒、水和气体三相组成的。
26.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粒集合体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与联结等,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状结构和絮凝状结构。
27.土的含水量指标定义为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28.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土的天然重度、土的含水量和土粒相对密度是通过试验测定的。
29.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颗粒级配越不均匀。
为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良好的土粒作为填方。
2.4.21.饱和土体在承受附加应力的瞬间,全部附加应力是地基土中的空隙水承担,完全固结后,附加应力全部由地基土的土颗粒承担2.土体中的应力,就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种:由于土体本身重量引起的自重应力和由外荷载等引起的附加应力2.5.11.通过基础传递至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由于建筑物的建造而在基础底面处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基底附加压力。
2.在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中,假设基底压力呈线性分布,计算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20kN/m33.计算土中某点的自重应力时从地面算起,计算土中某点的附加应力时应从荷载作用面算起。
3.4.21.已知某土样的压缩系数a1-2=0.4MPa-1,则该土属于中等压缩性的土。
若该土样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孔隙比为e1=0.806,该土样的压缩模量为 4.5 MPa。
2.饱和土体中的附加应力由土颗粒孔隙水空间分担,前者所承担的应力为粒间应力。
后者所承担的应力为孔隙水压力。
3.最终沉降量计算通常用分层总和法或规范法进行,地基压缩层的深度控制时,分层总和法用应力比值。
而规范法采用沉降比值4.由孔隙比e 和压力p 所表示的压缩曲线斜率称为压缩系数,p 的对数值所表示的压缩曲线后段直线段的斜率则称为压缩系数。
3.5.11.压缩系数与压缩模量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压缩系数的单位是MPa-1 。
2. 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压缩,自重应力在欠固结等情况下也会引起地面沉降。
3.砂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一般可以完成大部分的沉降量,饱和粘性土完成最终沉降量需要的时间比砂土的时间长4.地基在任一时间的沉降量与最终沉降量之比称为固结度。
5.根据土的压缩试验确定的压缩模量,表达了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竖向附加应力增量和相应的应变增量的定量关系。
6.土的压缩曲线越陡,则土的压缩性越大,压缩模量越小,压缩系数越大。
7.土的压缩性指标有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压缩指数等8.根据超固结比,将土可分为正常固结,欠固结和超固结三种固结状态9.土的变形模量E c可由现场荷载试验测定,其大小随沉降量增加而增大。
10.目前国内常用的计算基础沉降的方法,有分层总和法,规范推荐公式法和弹性力学公式法11.固结排水试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大小始终等于0 ,总应力破坏包线就是有效应力破坏包线。
第五章1.粘性土抗剪强度库伦定律的总应力的表达式τf=c+σtanφ;有效应力的表达式τf=c′+(σ-u)tanφ′。
2.对于饱和粘性土,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q u,则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 u=0.5q u,抗剪强度τf=0.5q u。
3.剪切过程中,无粘性土的体积发生变化的性质被称为无粘性土的剪胀性,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来源于土粒间广义摩擦力。
4.抗剪强度曲线与莫尔圆应力圆在A点相切,表明A点所代表的平面的剪应力τ等于土的抗剪强度τf,即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5.地基为后粘土层,施工速度快,应选择不排水剪试验的抗剪强度指标。
若施工工期较长,地基能排水固结,当工程完工一段时间后,建筑物需要增加荷载,宜选择排水剪试验的抗剪强度指标较为合适。
6.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土体剪应力等于抗剪强度时的临界状态称为极限状态。
7.剪切破坏面的可能数量有无数多个,其与大主应力面的夹角的数值大小为45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土的抗剪强度由内摩擦力和粘聚力组成。
9.土体一点的极限平衡条件是τ=τf,土体受力截面的极限平衡条件是σ1=σ3tan²(45º+φ∕2)+2C•tan(45º+φ∕2)。
10.地基破坏形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
11.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出现连续并延伸至地表的滑动面,基础周围土体明显隆起,这时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相应的界限荷载称为极限荷载。
12.在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中,假定地基破坏形式为整体剪切破坏,基础形状为条形基础。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当基础宽度b>3m,埋深d<0.5m时,需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
14.在实践中,对于在中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基底以下塑性区最大允许深度一般控制为基宽的1/4 倍,对于偏心垂直荷载作用下,为1/3 倍。
15.直剪试验按排水条件可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三种。
16.对一软土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测得原状土和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40kpa和5kpa,则该土的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 u= 20kpa ,灵敏度S t= 8 .17.抗剪强度曲线与莫尔应力圆在A点所代表的平面的剪应力τ等于土的抗剪强度τf,即该点极限平衡状态。
18.饱和粘性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三周剪切试验中,固结排水剪试验测得的Φ值最大,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测得的Φ值最小且等于0.19.某饱和粘土在实验前不存在孔隙水压,在无侧限试验中测得qu,如对同样土样在三轴仪中进行不排水剪试验,试样的的周围压为σ3,则破坏时的轴向压力σ1为σ3+q u,抗剪强度为 q u/2 .20.在承载力按基础的宽度,埋深修正的的公式中γ为基础底面处土的天然重度,γp为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21.已知土中某点,σ1=3KN/m3,σ3=1KN/m3,,最大剪应力值为 1KN/m3 、其作用面与主应力面成 45。
夹角。
22.饱和粘性土在局部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可认为是由机理不同的顺势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三部分组成。
23.三轴剪切试验根据排水条件不同有三种试验方法。
对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如果能确定土孔隙水压力,宜采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若难以确定则采用总应力强度指标。
第六章1、挡土墙常见的形式有重力式、悬臂式、扶臂式、拉锚式等,采用的材料有块石、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2、郎肯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适用条件是墙背垂直、墙背光滑和墙背后填土面水平。
3、库仑理论的假设是:滑动楔体为刚体,滑动面为平面、墙后填土是理想散体4、粘性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在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整体圆弧滑动法、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和有限元法。
5、挡土墙设计验算包括稳定验算、地基土的承载力验算和墙身强度验算6、引起土坡丧失稳定的内部因素之一,是土体内含水量增加,土的抗剪强度降低7、对于无粘性土坡,当坡脚≤内摩擦角时,土坡处于安全状态;土坡在自然稳定状态下的极限坡角,称为自然休止角。
8,根据挡土墙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应力状态,土压力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种。
9、朗肯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建立的10、库仑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土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建立的,算出的被动土压力往往比实测值大,这主要是因为土体中的破裂面假定为平面11、根据挡土墙位移方向大小分为三种土压力,其中土压力值最小的是主动土压力,位移量值最大的是被动土压力12,确定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朗肯土压力理论可考虑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库仑土压力理论则可考虑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13、对挡土墙稳定性进行验算,是指抗水平滑移验算和抗倾覆验算14、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大小,与土的性质有关外,还与土坡坡度有关15、挡土墙的抗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是抗滑力比滑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