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线探测方案

管线探测方案

(一)管线探测项目实施方案
1. 概述
XX县位于XX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0度29分〜102度40分、北纬24度08分〜28度36分之间。

县城海拔1454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地下管线探查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调绘图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仪器探测和辅助方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探测过程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明显到隐蔽,从金属管线到非金属管线的顺序进行,分组分区域逐片完成。

2. 任务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任务是: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度、埋深、走向、管径、压力、材质、规格性质、敷设年代、产权单位并绘制成地下管线平面图、断面图。

3. 目的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目的,就是查清地下管线现状和建档并为建立科学、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4、工程概况
XX县县城建成区约6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维护管理的路灯电力线,全长约55 公里(包括少量红绿灯地下管线、强电地下管线)。

5、探测依据与技术要求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4〕27 号);
(2)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工作的通知》(城建〔2014〕179号);
(3)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云建城〔2015〕44号);
(4)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普住建城〔2015〕74 号);
(5)XX自治县人民政府《XX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城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6)《云南省城市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J 53/T-55-2013 );
(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8)《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
(9)《1:500 1:1000 1:2000 形图式》(GB/T20257.1-2007);
(10)《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36 号);
(1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12)《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13)《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1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隐患排查治理数据规范》
安监总厅规划2014)97 号);(15)《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指导手册》;
(16)相关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规范。

5、总体工作流程
本工程主要涉及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点测量、管线图编绘、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以及支持应用等环节。

首先是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现有管线资料,在实地探明所有现状地下管线管道,其中金属管线主要采用电磁法原理,非金属主要采用探地雷达原理,并辅助以现场调查、钎探法以及局部开挖等方法完成,并在实地标识管线特征点,编号并记录其属性;
其次是用常规测量方法,先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E 级GPS点,再用全站仪布设图根导线并测量各管线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再次是根据探查流程提供的管线属性信息和测量流程提供的管线空间信息,用《普查之星2010》地下管线智能成图系统,生成带属性专业管线图,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
最后是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普查之星2010》对本工程完成的管线管道信息进行查询、维护、统计、分析等,满足应用。

具体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地下管线探查,地下管线测量,地下管线数据处理与成图,日常应用等。

6、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与委托方进行有效沟通,弄清楚委托方的真实需求,并根据其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技术设计书,设计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不漏记,不冗余),进行工作前的技术适应性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避免因误读而造成的后期返工,确保工作成果的良好运行。

具体在外业施工中,施工前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现场踏勘、施工组织、仪器设备的一致性校验、探测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等准备工作也是必须的,以确保人员到位,仪器良好,方法有效,保障得力。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流程图为:
施工前准备情况流程图
6、地下管线的探查
(1) 探查方法
根据不同管线敷设特点,地下金属管线主要用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明,非金属管线(PE等)主要用探地雷达辅助以调查进行,有条件的地方用钎探法探明,局部疑难地区辅以开挖验证、利用原有资料等方法进行。

如下图:
(2) 明显管线点调查
逐一打开管线检查井、阀门井,直接用钢尺量测管线到地面的距离 (即管外顶埋深),读数至厘米,并调查其相关参数。

阀门井的井盖中心位置和管线中心位置偏离20厘米以上的,其管线中心位置作为偏心井记录,井盖中心作为阀门井记录。

明显点调查后,我们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探明与该明显点有关的隐蔽点,直至探明该区域所有地下管线。

(3)隐蔽管线点探测
隐蔽管线点探测是在明显点调查、调绘图研读和现场扫面等基础上,根据不 同区域的地球物理条件和管线材质情况,选用不同物探方法、仪器、频率进行, 一般对金属管线采用频率域电磁法,非金属采用探地雷达法,有条件的用钎探法, 局部疑难区域用开挖验证的方法实现探测。

本测区我们考虑用探地雷达法探测, 探地雷达是利用介质中电性差异(电导 率、介电常数等)分界面对高频电磁波(主频数十到数百兆赫)的反射来探测目 的体。

然后根据周边情况调查,判断哪一个具体的目的体是管线管道信号。

用一个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另一个天线接收来自地下介质界面(如非金属 地下管线与土壤的界面)的反射波,在介质中一定深度范围内如果存在有异常物 体,并且异常物体与周围介质存在有电性差异时, 探地雷达天线在地表发射高频 电磁波时,在介质中传播的电磁波遇到异常物体与周围介质分界面, 电磁波反射 回地表,被地表的接收天线所接收,根据所接收的反射信号的双程走时, 通过对 接收到的反射波的分析处理,便可确定异常物体的位置,从而达到探测地下非金 属管线的目的。

地质雷达成果要根据异常特征、被探对象的条件选择“迭加”、“滤波”、“变 换”进行图像处理,要求断面图像横坐标必须对应地表管线点,纵坐标要换算成 深度,图像异常要根据现场调查和明显点情况, 判断并标出被探对象的名称,筛 选出我们所需要的管线管道信号和相关信息。

7、地下管线测量
本工程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与澜沧县城建成区域平面坐标、高 程系统相一致,起算点为委托方提供现有控制点(等级点)。

本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和地下管线点测量两部分。

其中控制测量与地 下管线探查同步进行,待地下管线探查成片完成后,再进行地下管线点测量。

其工作流程如下图:
管线点测量 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