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三严”培训考试
(检验科)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1、选择题(20x2=40 )
1)血细胞计数时,不属于技术误差者是(B)
A.充池不当
B.固有误差
C.混合不均
D.血液凝固
E.取血部位
2)周围血液中不可能发生(A )
A.血吸虫
B.弓形虫
C.微丝蚴
D.疟原虫
E.回归热螺旋体
3)作为尿液生化自动分析仪的人工质控液不含( B )
A.葡萄糖
B.尿胆原
C.蛋白质
D.酮体
E.血红蛋白
4)II型糖尿病的特点不符合的是( C)
A.多见于40岁以上的肥胖者
B.可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C. 与组织相容性抗原有关
D.较少发生酮症
E.多无明显症状
5)甲胎蛋白(AFP)增咼在下述哪项中最多见( C )
A.生殖细胞肿瘤
B.胰腺炎
C.原发性肝癌
D.肝硬化
E.胃癌
6)血脂和脂蛋白测定常用于(A )
A.心、脑血管疾病
B.泌尿系统疾病
C.肝脏疾病
D. 心机梗死
E.甲状腺功能亢进
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是(C )
A.ALT
B.GPT
C.AST
D.丙酮酸氨基转移酶
E.谷氨酸丙酮
8)急性胰腺炎的生化检查指标为(D )
A.肌酸激酶
B.肌酸激酶同工酶
C.乳酸脱氢酶
D.淀粉酶
E.碱性磷酸酶
9)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认识哪项有误( D )
A.HbA3为连接有已糖的HbA1称糖化血红蛋白
B.在血红蛋白电泳的快动组分
C.新发生的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未见明显增高
D.糖尿病被控制血糖下降
后糖化血红蛋白赤迅速下降 E.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10 )下面那个方法或试验不是凝聚反应( C )
A.抗球蛋白试验
B.肥达试验
C.琼脂单向扩散
D.交叉配血
E.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11)两差比值评价白细胞技术常用于( B )
A.集体考核
B.个人考核
C.对口检查
D. 室内质量控制
E.白细胞分类的绝对值考核
12)下列哪项不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特点(C)
A.所有实验操作步骤都由仪器自动完成
B.提高了工作效率
C.减少了系统误差
D.减少了认为误差
E.具有快速、准确、节省试剂等优点13)下列哪项不是VIS特点(E )
A.是室间质评最常使用的计分方法
B.又称为变异指数得分
C.VI 詔00 时,VIS二VI
D.VI>400 时,VIS=400
E.无论 VI 多大,VIS 都等于VI
14)下列哪一种指标对于肝、肾损坏,多发生骨髓瘤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意义(C )A.血糖 B.血脂 C.血清蛋白质 D.血氨 E.淀粉酶
15)能引起志贺样腹泻(粘液脓血便)的大肠埃希菌是( C )
A.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 )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
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
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
E. 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 )
16)静脉血的血浆(清)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为( D )
A.15~20mmol/L
B.20~25mmol/L
C.30~40mmol/L
D. 23~27mmol/L
E.40~45mmol/L
A.枸橼酸钠
B.肝素
C.EDTA盐
D.草酸盐
E.去纤维蛋白法
17)血气分析采血抗凝剂用(B )
18)血液ACD保养液中含(A )
A.线虫
B.吸虫
C.绦虫
D.原虫
E.昆虫
19)蓝氏贾弟鞭毛虫是(D )
20 )姜片虫是(B )
2、填空题
1)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和(毛细血管法)已停止使用。
2 )尿量多少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浓缩与稀释功能)。
3)最适于血液常规检验的抗凝剂是(乙二胺四乙酸盐( EDTA ))
4)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5)妊娠试验双位点免疫酶分析法是用酶标记(B -HCG )。
3、简答题
1)那些生理变化可影响白细胞计数?
答:(1)年龄:新生儿期白细胞计数较高,可高达30X109/L,通常在3~4天后
降至 10X10 3 4 5 6 7 8 9/L。
( 2 )日间变化:一般安静松弛时白细胞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1 天之后可相差 1 倍。
( 3 )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剧烈运动、剧痛、极度恐惧等均可白细胞短暂增高。
(4)妊娠和分娩:妊娠期特别是最后 1 个月白细胞可增高,分娩时可因产痛、产伤高达35x10 9/L,产后2周内可恢复正常。
2)交叉配血试验后血标本应如何保存?为什么?
3什么是血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凝血酶)和Ca2+后,观察其凝固时间。
参考值:男(31.5~43.5 )或(37±3.3)秒,女(32~43)或(37.5
±2.8)秒。
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 秒以上才有病理意义。
APTT
为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的筛选试验,其长短可反映血浆中内源血系统凝
血因子(XII、XI、IX、VHI)、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V、因子
X 的水平。
答: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标本在输血后应置于 2C ~6 C保存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谢谢观看!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