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峡试卷及答案

三峡试卷及答案

《三峡》测试(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阕.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阕quē叠dié蔽bì曦xī襄xiāng溯sù
御yù疾jí湍tuān巘yǎn漱shù属zhǔ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略无:毫无。

○2阕:同“缺”。

○3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4自:“如果”的意思。

○5曦:阳光。

○6襄:漫上。

○7陵:丘陵。

○8沿:顺流而下。

○9溯:逆流而上。

○10绝:阻断。

○11虽:即使。

○12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3御:驾。

○14以:认为,觉得。

○15疾:快。

○16湍:急流的水。

○17绝:极。

○18巘:山峰。

○19漱:冲刷。

○20旦:早晨。

○21肃:寂静。

○22属:连续。

○23引:延长。

○24属引:连续不断。

○25绝:断。

3、解释下列加点的同义词。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①沿溯阻绝.阻断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6、本文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着名的地理学家,
散文家家。

代表作《水经注》。

《三峡》中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出了三峡四季景色,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7、本文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征?
山、水、柏、泉、瀑、猿声、林、涧;雄奇,秀美,凄旷
8、第一段中总写了三峡地貌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9、写山,突出了怎样的特点?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绵、高)
10、作者从哪几方面突出了山之高?
三个方面:以山本身的状态写高;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表现高。

1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夏水怎样的特点?
水势大,水流急。

13、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想到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其中“奔”的含义是什么?使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形容水流急速。

15、“绝巘多生怪柏”,这里写“怪柏”有什么好处?
“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觉生意昂然。

1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句对上文起总括作用,具体指:水清
木荣山峻草茂。

18、写渔歌,一言峡长,一言声哀。

19、文章从猿鸣之中,渲染了秋天怎样的气氛?使人进一步体会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以猿鸣渲染了秋天肃杀的气氛;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狭窄、水长。

21、读完《三峡》一文,你认为三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水流湍急,景色迥异壮美。

26、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启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