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除锈工艺施工技术交底

管道除锈工艺施工技术交底

管道除锈工艺施工技术交底一、首先对电动工具的出库的检查1、机具是否完好2、电动工具电线是否完好3、测试电动工具运转是否正常以上三项任何一项不合格严禁使用二、施工现场、接电应由专业电工负责接线,其它人员不得接线。

三、除锈:用手提式角向磨光机,配套钢丝轮1、清除金属表面浮锈、锈班2、用铲刀清除金属表面锈块3、用绵纱粘丙酮对金属面油垢、油脂进行擦洗。

螺旋卷管焊接缝处,用电动除锈顺缝刷除,以免缝沟槽铁锈清除不尽。

4、除锈顺序,先上后下,先右后左的方式逐步进行了。

5、除锈完毕,用绵纱粘丙酮进行全部擦试干净。

6、对已对接口,左右预留100mm,未对接口钢材厚度ъ=5mm时,预留100mm,未对接口ъ=10mm以上时,包括ъ=10mm,预留150mm。

四、除锈检查:1、管道表面应无可见油脂和污垢2、管道表面应无附着不牢的氧化皮3、管道表面应无有机涂层五、除锈必须达到以上“三无”视为合格管道绝热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GB4272—92 设备、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50185—9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26—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HG/T29679—1990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海丰二期募投配套项目外管设计说明2011年03月29日会议关于《宜宾天原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二期募投项目防腐、绝热推荐施工方案及主要材料厂家》的规定。

二、工程慨况:1、工程内容: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二期募投项目防腐、绝热(公用工程部分)管道防腐绝热工程。

2、工程量(见附表)保温管道(附表一)保冷管道(附表二)三、施工工艺绝热层施工前应具备以下条件:1、设备及管道的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合格及防腐工程完工后;根据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二期募投项目建设的特殊性,公司按照安装与保温、保冷同时进行的原则,对试压或射线探伤后的管段进行分须施工,结口预留(ф377以上预留200mm,ф377以下预留150mm),待安装工程交验后首先进行防腐补口,经检查合格后进行保温、保冷施工,必须按照错缝搭接的原则进行补口施工。

2、绝热材料的品种、规格、有效期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符合2011年03月29日会议关于《宜宾天原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二期募投项目防腐、绝热推荐施工方案及主要材料厂家》的规定,且各类技术性能指标合格,并应具有合格证、材质检验报告。

3、支承件及固定件就位齐备。

4、外架搭设完毕。

(一)、外架搭设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等标准,在保证安全和便于施工的前提下进行外架搭设,依据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二期募投项目外管管架的设计高度9.6m,宽度6.3m,我公司制定外架搭设措施如下:1、材料的选用钢管的选用。

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

材质要求为A3钢,符合YB242-63标准,无严重锈蚀、明显弯曲。

扣件的选用。

采用GB978-67标准的规定扣件,要求外观检查无裂痕、气孔、疏松现象,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大于5mm,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且转动灵活与钢管的接触面良好。

脚手板的选用。

选用规格4000*300*6的木板,木板要求无虫蛀及损坏、变形、断裂的。

2、脚手架搭设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搭设总高为12m,宽度9m,步距为1.8m,立杆的排距为0.95米,立杆间距1.8米,距地面200mm 设置纵横向水平扫地杆。

连杆设置,竖向间距为二步,水平间距为3.6米。

在小横杆上,二大横杆间加设二根搁栅材,其间距为300mm,上铺木板,并将木板同钢管用18号铁丝扎牢。

(每隔6M,设剪刀撑一道,每步面向上1.2M设扶手杆)因施工脚手架主要用于保温、保冷,其均匀负载一般不会超过2.0KN/m2,立杆每距为1.8m,每隔3m设连杆与砼桥架连接并锁定;固定杆不得与桥架的原有管道连接,并留100mm的安全距离。

对原有已保温、保冷的管道用模板进行隔离保护,保护间距为100mm,以免施工时跳踏。

3、脚手架的撤除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附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人逐级进行技术交底,设置警戒区安全防护,并有专人负责警戒督促,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垃圾。

脚手架撤除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应先拆中间扣,再折两边扣,由中间人员向下传递钢管。

连接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二步,如高差大于二步,应增设连接杆加固,当脚手架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的高度(约6.5米)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连接件,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段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规定设置连接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二)管道保冷施工方案1、管道防腐施工:电动工具除金属面轻锈,除锈达到St2级以上。

涂刷环氧铁红(红丹)底漆两道。

2、管道保冷施工:(1)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管壳保冷,并符合下列规定:Φ325以下管道保冷厚度120mm,Φ325以上管道保冷厚度150mm。

0℃以下容重为58-63kg/m3,0℃以下容重为38-43kg/m3。

导热系数λ=0.027+0.00009t m,使用温度范围-65~80℃。

保证管壳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各层应均匀连续,层间不得有缺缝现象,保冷缝隙不应大于2mm。

每层采用10-14号镀锌铁丝捆扎(具体按GB50185-20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每米制品上不少于三道,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式缠绕捆扎。

(2)管道不允许施焊,所以对于固定件及支承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本工程,管壳采用镀锌铁丝捆扎且后续工序有彩钢板作保护层,所以管道保冷可不设固定件。

对于垂直管道或斜度大于60°的斜管道,每5m必须设一支承件,支承件采用抱箍式支承结构,支承件的材质采用普通低碳钢板或型钢制作,其厚度为3mm。

在所设的包箍式支承件与管道外壁之间加设3mm石棉板间隔垫。

保冷层施工完毕,采用阻燃玛蹄脂涂抹6-8mm封缝并防潮。

采用一层塑料工业膜整体密封:(3)绝热后采用彩钢板进行绝热保护,彩钢板表面为银灰色,采用搭接,用层接缝20-30mm,上下层搭接30-50mm;用抽芯铝铆钉固定,铆钉间距150mm,同层彩钢板的接缝和下层必须打密封胶,并符合下列规范:①绝热后:外径≤350mm的管道,采用0.3mm的彩钢板;②绝热后:350<外径≤650mm的管道,采用0.5mm的彩钢板;③绝热后:外径>650mm的管道,采用0.8m的彩钢板;四、保冷施工技术1、保冷层施工按《工业设备、管道绝热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相关要求执行。

2、管道采用定型的预制瓦块,保冷施工预制瓦块应根据管径大小单独预制,施工间的缝隙应按层相互错开。

内外层缝隙也要错开复盖,保冷缝隙不得大于2mm,每块预制瓦块至少捆扎三道铁丝,接头拧2-3劲,并且压平。

3、凡属于管道膨胀节的部位,而且需要冷紧或者热紧的,应分别在冷紧或者热紧之后单独进行绝热层和保护层施工。

4、保冷管线应单独进行施工。

保冷的管线,保冷后其表面与相邻的管及其他障碍物表面净距不得小于100mm。

5、采用定型管壳材料,在水平管道上安装,必须上下复盖、错接,使管壳材料水平接缝偏向侧面。

在垂直管道上安装,应自下而上施工,所有定型管壳或定型板材之间的缝隙,应用导热性能相近的材料配制的沥青马蹄脂勾缝,或者用导热系数相同或小一级的软质材料塞缝,并塞满塞实。

杜绝采用螺旋形式捆绑。

6、在伴管、主管之间分段加10-20mm厚的垫块,防止热管直接靠在主管上造成局布受热、介质间结垢。

7、弯头、阀门、三通、法兰等部位绝热施工,应在管道绝热施工完毕后单独进行,采用管法兰、阀门等定型绝热材料施工。

施工时应铺盖均匀、厚薄一致。

采用管壳施工时,应将材料加工成不少于三段的虾米腰型管段施工,并用胶泥勾缝砌筑或用软质材料塞缝。

螺栓连接处的一侧应留出螺栓拆卸间隙,其间以超过螺栓长度的25mm-30mm为宜。

管道堵头部位应采用聚氨酯园型片材封闭,其厚度与保冷层厚度相同。

法兰连接部位保冷层端面应用防潮胶泥封闭。

(三)管道保温施工方案1、电动工具除金属面轻锈,除锈达到St2级以上。

2、涂刷有机硅耐热漆(使用温度200℃)两遍。

3、采用硅酸铝针刺毯及复合硅酸盐板保温,并符合下列规定:(1)Φ325以下管道保温厚度150mm(分三层施工,每层厚度50mm,第一层为硅酸铝针刺毯,第二、三层为复合硅酸盐板),Φ325以上管道保温厚度200mm(分四层施工,每层厚度50mm,第一层为硅酸铝针刺毯,第二、三、四层为复合硅酸盐板),(2)导热系数λ=0.043+0.000011t m,使用温度范围≤300℃,密度≥45kg/m3。

(3)保证同层错缝,上下层压缝,各层应均匀连续,层间不得有缺肉现象,保温缝隙不应大于5mm。

(4)每层采用14号镀锌铁丝捆扎,每块制品上不少于三道,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

(5)保温管道不允许旋焊,所以对于固定件及支承件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保温层采用了镀锌铁丝捆扎且后续工序有彩钢板作保护层,管道保温可不设固定件。

对于垂直管道或斜度大于60度的斜管道,每5m需设一支承件,支承件采用抱箍式支承结构,支承件的材质采用普通低碳钢板或型钢制作,其厚度为3mm;对于DN≤100mm的管道,可采用8号镀锌铁丝,在管壁上扭成扭辫箍环,利用扭辫环挂用于捆扎的镀锌铁丝固定保温层;对于DN≤89mm的管道,可不设支承件。

对于介质温度≥200℃管道,在所设的抱箍式支承件与管道外壁之间加设3mm石棉板间隔垫。

4、保温层施工完毕,采用保温高温浆料涂抹6-8mm封缝。

5、绝热后采用彩钢板进行绝热保护,彩钢板表面银灰色,采用搭接,用抽芯铝铆钉固定(铆钉间距管道100mm,设备150mm),并符合下列规定:①保温后:外径≤350mm的管道,采用0.3mm的彩钢板;②保温后:350<外径≤650mm的管道,采用0.5mm的彩钢板;③保温后:外径>650mm的管道,采用0.8m的彩钢板;(四)保温施工技术1、保温支撑件制作安装:支撑件用扁铁。

对于允许焊接设备,可将钩钉及支撑件直接焊在设备壁面上。

钩钉焊接间距今:200-300mm且梅花状分布,对于卧式圆罐的上半部及设备的顶部可放宽至400-500mm,圆罐的封头钩钉间距减少至150-250mm并呈辐射状布置,靠近人也和法兰附近的钩钉可适当增加,并注意不得妨碍维护和检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