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第三章(3.8-9)

20世纪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第三章(3.8-9)


8 第二位天使吹号,就有彷佛火烧着的大 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
9 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只也坏了 三分之一。
10 第三位天使吹号,就有烧着的大星,好 像火把从天上落下来,落在江河的三分之 一,和众水的泉源上。11 这星名叫茵陈。 众水的三分之一便为茵陈。因水变苦,就 死了许多人。
12 第四位天使吹号,日头的三分之一,月亮的 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击打。以致 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黑暗了,白昼的三分之一没 有光,黑夜也是这样。
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
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
博尔赫斯:迷宫与小说
《交叉小径的花园》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
家族传统
母亲的影响: “博尔赫斯也许活得不值,但我觉得我应 该认为他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尤其现在母 亲留下我孤零零一个人,我更有必要加强 这一信念。”
第五天 图书管理员马拉其突然毙命,临终前提 到“一千条蝎子的力量”
自杀 中毒(贝伦加放入) 中毒(偶然) 马拉其随手抄起的凶器 提示到《启示录》
[启示录] Revelation 8 1 羔羊揭开第七印的时候,天上寂静约有二刻。 2 我看见那站在神面前的七位天使,有七枝号赐给 他们。…… 6 拿着七枝号的七位天使,就豫备要吹。 7 第一位天使吹号,就有雹子与火搀着血丢在地上。 地的三分之一和树的三分之一被烧了,一切的青草 也被烧了。
巴斯克威尔的威廉
本书的主人公,来自英国的威廉修士,圣方济各派, 曾任教庭法官,精于逻辑推理,是书中的“福尔摩 斯”。 梅勒克的阿德索
本书的主人公之一,故事的叙述者。阿德索是意大利 人,本尼迪克特派的见习修士,威廉修士的随从,在 书中起到“华生医生”的作用。 “玫瑰之名”
来自于古老谚语“昔日的玫瑰只存在于它的名字之中”
认为自己还有其他的岔路与结果,但那些无 限的可能早已无从选择了。
关于小说的小说
《小径分叉的花园》 ——本部小说的标题 ——小说中崔朋的小说
小径:多种可能性 分叉:不同可能性、交点 花园:小说
艾柯与《玫瑰之名》
艾柯(1932~),意大利
符号学者、作家。代表作: 《开放性文本》(1962)、 《符号学原理》(1975)、 《玫瑰之名》(1980)、 《福科摆》(1988)、 《昔日的岛屿》(1994)、 《鲍多里诺》(2000)、 《小记事》(1963,英文 版名为《误读》)、《小 记事Ⅱ》(1992,英文版 名为《带着鲑鱼去旅行》)
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
艾柯:小说作为一种开放的知识存在
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小说,因为正是从 小说中,我们才能找到赋予我们自己存在意义的 普遍公式。 在《悠游小说林》(1994)中,艾柯通过对小说 作者和读者角色以及小说结构方式的剖析,进一 步强调了小说作为一种开放的知识的观点。正如 同小说的“模范作者”在寻求小说的“模范读者” 一样,小说也需要来自历史、宇宙、生命多方面 的印证。
过度诠释
对上帝崇拜、理性崇拜、语言崇拜 的三重颠覆
对上帝、《圣经》、语言逻格斯中心 的崇拜导致过度诠释 ——一切都有意义/神启/神示
误导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修道士阿德尔莫摔死பைடு நூலகம்下雹的雪夜 翻译维南第乌斯的尸体倒插在猪血缸中 图书管理员助理贝伦加死在浴缸里 药剂师塞维里努斯被浑天仪砸死
——博尔赫斯《我和博尔赫斯》(1979)
父亲的影响:读书;作家;失明
“有的时候,我认为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父 亲的藏书室。”(《我的生活》)
“从我孩童时代,他(父亲)的视力开始 丧失时,我就默默地盘算着,应该由我来 完成条件不允许我父亲完成的文学的事业。 这是坚定不移的,这种信念比人们仅仅口 头上讲的重要的多。 ”
后现代主义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对小说形式本身质疑、解体 对小说形式内部革新
模糊问题界限,破坏叙述常 讲究技巧、情境、结构、 规 语言
没有意义,只有语言游戏 没有高雅、通俗的界限 运用讽仿、拼接等手法 意义荒诞 推崇精英文学、纯文学 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 想等手法
后现代主义小说欣赏
后现代主义文学
• Postmodernism • 后期资本主义的文 化逻辑
现代主义文学
• modernism • 资产阶级晚期的美 学形式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异己的一部分
未来主义——与传统彻底决裂(内容、形式、风格) 达达主义——游戏和颠覆的姿态写作
dada “摇晃木马”儿童用语
结局:发现事实——误打误撞
设想了一个错误的模式,解释犯罪者的动 机,却使犯罪者也落入这个模式。
借用侦探小说模式,旧瓶装新酒,
在戏仿中
颠覆和揶揄着主流侦探小说乃至整 个传统文学。
我一直很固执,追寻表面的秩序, 其实我明白,在这世界上根本就没 有秩序。——威廉 上帝并不存在——阿德索 我已不再相信那是上帝的荣耀,或 是喜悦,甚而是虔敬——阿德索
18 口中所出来的火,与烟,并硫磺,这三样灾杀了 人的三分之一。
[启示录] Revelation 10
1 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降下,披着 云彩,头上有虹。脸面像日头,两脚像火柱。 2 他手里拿着小书卷是展开的。他用右脚踏海,左 脚踏地。3 大声呼喊,好像狮子吼叫,呼喊完了, 就有七雷发声。4 七雷发声之后,我正要写出来, 就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七雷所说的你要封上,不 可写出来。
模仿迷宫的小说结构 ——1、双层故事,多种文类
史书(《欧战史》)的记载
阿 尔 贝 的 故 事
间谍故事 俞琛作为间谍的故事 无穷的悔恨和厌倦
迷 宫 故 事
崔朋的故事
俞 琛 作 的为 故崔 事朋 的 后 代
模仿迷宫的小说结构 ——2、缺失的开头,可疑的结尾 ——3、情节的分岔和交叉
俞琛对杀死无辜的阿尔贝的内疚;
与小说中的三种迷宫一一对应:
“镜子”喻指时间的玄学迷宫;
“牛头怪”喻指主体的自身迷宫; “匕首”喻指空间的现实迷宫。
博尔赫斯认为:
“造一幢房子,使人们迷失其中,这一想 法也许比造出长着牛头的人物的想法更为 奇特。”这一思想的真正奇特之处在于, 由人类造出的迷宫,并非为了囚禁野兽, 而是为了囚禁人类自身。
《玫瑰之名》:一部雅俗共赏的奇书
主要内容:对一桩系列凶杀案侦破过程的叙述 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意大利中世纪(1327年)修道院的 神秘故事。威廉修士与随从阿德索前往意大利北部山 区的一个修道院,执行调解德皇与教皇纷争的任务。 以精于推理出名的威廉修士受修道院长的委托,调查 修道院中的一起死亡事件。但随后死亡事件发展为一 系列的连环杀人事件,并且牵涉到修道院中隐藏的一 个大秘密。《诗学》第二卷(“笑”) 符号学和隐喻;知识的传播与掩盖;对待真理的 态度;神权与人文主义;大量的历史知识,比如 德皇与教皇之争,教廷关于清贫的论战等等。
5 我所看见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举起右手来, 6 指着那创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 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远远的,起誓说,不再有时 日了。(或作不再耽延了)
7 但在第七位天使吹号发声的时候,神的奥秘,就 成全了,正如神所传给他仆人众先知的佳音。 8 我先前从天上所听见的那声音,又吩咐我说,你 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开的小书卷取过来。 9 我就走到天使那里,对他说,请你把小书卷给我。 他对我说,你拿着吃尽了,便叫你肚子发苦,然而 在你口中要甜如蜜。 10 我从天使手中把小书卷接过来,吃尽了。在我口 中果然甜如蜜。吃了以后,肚子觉得发苦了。
当代新文学体裁最后一大发明是短篇作 品大师赫尔豪· 路易斯· 博尔赫斯完成的。
——卡尔维诺
1、对虚构的辩护,认为虚构是艺术创造的根 性和发端; 2、对逻辑的反对,认为逻辑是对心灵自由所 带上的死亡的镣铐; 3、将梦的范围和价值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基 础上再一次扩展,并对游戏给予推崇和肯定。
迷宫和时间 “献给镜子、牛头怪和匕首”
13 第六位天使吹号,我就听见有声音,从神面前金 坛的四角出来,14 吩咐那吹号的第六位天使,说, 把那捆绑在伯拉大河的四个使者释放了。15 那四个 使者就被释放。他们原是豫备好了,到某年某月某 日某时,要杀人的三分之一。16 马军有二万万。他 们的数目我听见了。
17 我在异象中看见那些马和骑马的,骑马的胸前有 甲如火,与紫玛瑙,并硫磺。马的头好像狮子头, 有火,有烟,有硫磺,从马的口中出来。
13 我又看见一个鹰飞在空中,并听见他大声说, 三位天使要吹那其余的号,你们住在地上的民, 祸哉,祸哉,祸哉。
[启示录] Revelation 9
1 第五位天使吹号,我就看见一个星从天落到地上。 有无底坑的钥匙赐给他。2 他开了无底坑,便有烟 从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 因这烟昏暗了。3 有蝗虫从烟中出来飞到地上。有 能力赐给他们,好像地上蝎子的能力一样。4 并且 吩咐他们说,不可伤害地上的草,和各样青物,并 一切树木,惟独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5 但 不许蝗虫害死他们,只叫他们受痛苦五个月。这痛 苦就像蝎子螫人的痛苦一样。6 在那些日子,人要 求死,决不得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