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基本特性

• 用1.0级表测量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示值相对误 差为:
0 m L m 1% 0 1 0 8 0 1 .0 % 0 0 1% 0 1 .0 2% 5
• 计算结果表明,用1.0级的表比用0.5级的误差 反而小,所以更合适。
• 作业:
• 1.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 0C,精度为0.5级,求:
Ax A0
绝对误差不能作为衡量测量精确度的 标准。
按误差表示方法分
绝对误差不能作为衡量测量精确度的标准
• 例如用一个电压表测量200V电压,绝对误 差为+1V,而用另一个电压表测量10V电压, 绝对误差为+0.5V,前者的绝对误差虽然大 于后者,但误差值相对于被测量值却是后 者大于前者,即两者的测量精确度相差较 大,为此人们引入了相对误差。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2.2 传感器动态特性
例:动态测温 • 设环境温度为T0 ,水槽中水的温度为T,而且 T >T0
传感器突然插入被测介质中; • 用热电偶测温,理想情况测试曲线T是阶跃变化的; • 实际热电偶输出值是缓慢变化,存在一个过渡过程
热电偶
水温T℃ 环境温度To℃
T >To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例题
• 例:现有0.5级的(0-300)0C的和1.0级 (0-100) 0C的两个温度计,要测量80 0C的温度,试问采用哪一个温度计好?
• 解:用0.5级表测量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示值相 对误差为:
0 m L m 1% 0 3 0 8 0 0 .5 % 0 0 1% 0 1 .0 8% 7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2.2 传感器动态特性 (1) 传递函数
输入激励 X(t)
传感器系统
输出响应 Y(t)
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略去影响小的因素,假 设传感器输入、输出在线性范围变化,它们的关系 可用高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表示:
a nd d n tn y a 1d d y x a 0 y b m d d tm m x b 1d d x t b 0 x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各种直线拟合方法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
(2)迟滞
❖ 传感器在正、反行程期间输入、输出曲线不
重合的现象称迟滞。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 (2)迟滞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迟滞误差一般由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
H H m ax/Y F S 100%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第2章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二、测量方法
• 测量的基本概念 • 测量方法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 用实验的方法,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或设 备,将被测量与同性质的单位标准量进 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 从而获得关于被测量的定量信息。
• 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大小和测量单位两部 分
(二)测量方法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输出对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 响应特性:
➢ 除理想状态,多数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是随时间变 化的,输出信号一定不会与输入信号有相同的时间 函数,这种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异就是动态误差;
➢ 传感器输出对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既反映了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用电位差计测量未知电压。 调节RP1,校准工作电流使
其达到标准值,接入被测电
压UX后,调整RP的活动 触点,使检流计P回零, A,D等势。
三、误差的基本概念
• 测量误差的概念 • 测量误差的分类 • 误差的处理及消除方法
测量误差概念
•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及环境、人为的因素的影响,总 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测量误差。
3、粗大误差
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又称过失误差。
(三)按被测量与时间关系分:
动态误差和静态误差 1、静态误差 • 静态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量不随
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很缓慢的测量误差。 以上所介绍的测量误差均属于静态误差。
2、动态误差 • 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
• 实现测量过程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可分 为:
➢按实测几何量与被测几何量的关系分: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
➢根据测量的精度情况分类:
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
➢按获得测量值的方式可以分为:

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式测量
零位式测量
用已知的标准量去平衡或抵 消被测量的作用,并用指零 仪表来检测测量系统的平衡 状态,从而判定被测量值等 于已知标准量的方法称做零 位式测量。
Hmax Y2Y1 为正、反 行程输出值间的最大差值
例:一电子秤 增加砝码 10g —— 50g —— 100g —— 200g 电桥输出 0.5 mv --- 2mv --- 4mv --- 10mv 减砝码输出 1 mv --- 5mv --- 8mv --- 10mv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已定系统误差 按对误差掌握程度分:
未定系统误差
不变系统误差 按误差出现规律分:
变化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其 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 化,这种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 随机误差是服从统计规律
• 随机误差体现了测量结果的分散性,通 常用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
Y f X
➢静态特性包括: 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
(1)线性度
❖ 传感器静态特性和输入输出关系可以用多项式表示:
Y a 0 a 1 x 1 a 2 x 2 a n x n
其中: X — 输入量, Y — 输出量; a0 — x = 0 时的输出值 a1 — 理想灵敏度 a2, a3…..an —— 非线性项系数
• 几个重要公x式:A x100%
mA m100%
S m 100 Am
1-2
1-3
1-4
按误差表示方法分
• 工业仪表常见的精度等级有0.1级、0.2级、0.5 级、1.0级、1.5级、2.0级、2.5级、5.0级等
• 其相对误差可以根据仪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 和仪表指示值进行计算。
• 例如,2.0级的仪表,量程为100,在使用时它 的最大引用误差不超过±2.0%,也就是说,在 整个量程内,它的绝对误差最大值为±2.0。用 它测量真值为80的测量值时,其相对误差最大 为±2.0/80×100%=±2.5%。
式中: Y—输出;X—输入;ai 、bi 为常数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2.2 传感器动态特性
t0 y0 时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y(s)=L[F(t)]=0 y(t)estdt x(s)=L[x(t)]=0 x(t)estdt
两边取拉氏变换,将实函数变换到复变函数
y(s)(a n sn a n 1 sn 1 a 0)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 (4)灵敏度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在稳定条件下输出微小增量与输入微小增量的比值
• 对线性传感器灵敏度是直线的斜率:S = ΔY/ΔX
• 对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一变量: S = dy/dx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 (5)稳定性
• (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 (2)当示值分别为200C, 1000C时的示值 相对误差。
• 2.欲测240V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 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 250V电压表,其精度为哪级?若选用量程 为300V和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又是哪一 级?
• 3.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 方法?它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
δ2= 8μm;再用第三种方法测量 L2=80mm的尺寸,它的测量误差为
δ3=7μm。试比较其误差。
按误差表示方法分
结论: • 对于相同的被测量,绝对误差可以评定
其测量精度的高低; • 对于不同的被测量,以及不同的物理量,
绝对误差难以评定其测量精度的高低, 而采用相对误差来评定。
相对误差比绝对误差能更好地说明 测量的精确程度
按误差表示方法分
3、引用误差
• 引用误差是以仪器仪表某一刻度点的绝对误差 与
仪表量程L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即:
0
1
L
0
0%
• 如果以测量仪表整个量程中,可能出现的绝对误
差最大值m代替 ,则可得到最大引用误差 0m,
即:
0m
m
L
10% 0
• 一般用最大引用误差来确定测量仪表的精度等级
相对误差及精度等级
•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间的差值,称为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的分类
• 按误差表示方法分: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 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 按误差与时间关系分: 动态误差和静态误差
(一)按误差表示方法分: 1、绝对误差
• 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Ax与被测量真值
A0之间的差值,用 表示,即:
按误差表示方法分2、相对源自差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 与被测量真
值X0的百分比,即:100%
X0
相对误差比绝对误差能更好地说明测量的精 确程度
按误差表示方法分
» 在上面的例子中:
1
1 10% 00.5% 200
2
0.51 10
0% 05%
按误差表示方法分
例题:用两种方法来测量L1=100mm的 尺寸,其测量误差分别为δ1=10μm,
第2章 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