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梦想的故事

梦想的故事

梦想的故事梦想的故事(1):关于梦想的故事:《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想》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

一位小朋友十分喜爱这个题目,在他的簿子上,飞快地写下他的梦想。

他期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壮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

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

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能够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有住处供他们歇息。

写好的作文经老师过目,这位小朋友的簿子上被划了一个大大的红“X”,发回到他手上,老师要求他重写。

小朋友仔细看了看自己所写的资料,并无错误,便拿着作文簿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我要你们写下自己的志愿,而不是这些如梦呓般的空想,我要实际的志愿,而不是虚无的幻想,你知道吗?”小朋友据理力争:“但是,老师,这真的是我的梦想啊!”老师也坚持:“不,那不可能实现,那只是一堆空想,我要你重写。

”小朋友不肯妥协:“我很清楚,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愿意改掉我梦想的资料。

”老师摇头:“如果你不重写,我就不让你及格了,你要想清楚。

”小朋友也跟着摇头,不愿重写,而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大大的一个“E”。

事隔三十年之后,这位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在尽情享受无边的绿草,舒适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他望见一名中年人向他走来,并自称曾是他的学生。

这位中年人告诉他的老师,他正是当年那个作文不及格的小学生,如今,他拥有这片广阔的度假庄园,真的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老师望着这位庄园的主人,想到自己三十余年来,不敢梦想的教师生涯,不禁喟叹:“三十年来为了我自己,不知道用成绩改掉了多少学生的梦想。

而你,是唯一保留自己的梦想,没有被我改掉的。

”在现实的冲击之下,梦想或许只是心灵的安慰,使漫漫人生路多了一份光明。

梦想永远建立在执着、汗水、发奋与泪水之上,遥望过去:伟大的居里夫人造福于人类,艰苦、辛酸地奋斗了一生,最后提炼出了纯净的镭。

她的生命虽然正因长期理解放射性物质的刺激而消逝了,可她追逐梦想脚步却永远不会停下来。

她用她的梦想,书写下了生命的永恒。

而我们呢,是正因无数的阻碍而停下了步伐,还是正因懒惰的内心而放下了梦想。

不管路有多长,不管前方是不是危险重重,选取好了这样一条路,就务必要走下去,只要心中有“再往前一点点就到了”的信念,难道,梦想实现的喜悦还会远离你吗?梦想真的这么遥远吗?其实,它也许就在前方不远处,正像你招手,翘首盼望你的到来。

或者,它在十字路口的转角处,准备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蹦出来吓你一跳,给你一个惊喜。

生命永远正因梦想而闪光,而耀眼。

梦想的故事(2):不肯放下的林肯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下,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应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能够放下,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正因他没有放下,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务必工作以抚养他们;1818年,母亲去世;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一再度落败;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艰辛而泥泞。

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但是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梦想的故事(3):以苦为乐的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

巴尔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长篇小说,平均每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

每一天深夜十二点时,仆人就会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奋笔疾书。

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钟头,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

巴尔扎克是举世公认的观察和剖析人性的高手,但在现实生活里,他却不太精明。

在年轻时,他以前商失败,欠下了六万法郎的债务。

等他成名后,尽管收入不菲,但由于奢侈浪费,最后弄得入不敷出。

在这段日子里,还发生一桩趣事。

有一天晚上巴尔扎克醒来,发觉有个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屉,他不禁哈哈大笑。

小偷问道:“你笑什么?”巴尔扎克说:“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连一毛钱也找不到,你在黑夜里还能找到什么呢?”小偷自讨没趣,转身就要走。

巴尔扎克笑着说:“请你顺手把门关好。

”小偷说:“你家徒四壁,关门干什么啊?”巴尔扎克幽默地说:“它不是用来防盗,而是用来挡风的。

”巴尔扎克曾自诩要超过拿破仑,“他的剑做不到的,我的笔能完成。

”他的确做到了,可惜他只活了五十岁,留下许多未完成的作品,成为全人类巨大的损失。

巴尔扎克曾自诩要超过拿破仑,“他的剑做不到的,我的笔能完成。

”他的确做到了。

巴尔扎克的例子又一次生动的说明了生活是一种心态。

梦想的故事(4):《一个少年的108个梦想》1939年冬天,美国西部洛杉矶市郊的一间屋子里,一个十五岁的腼腆少年——约翰?葛达德——正在厨房的桌子前做着生物学家庭作业。

这时他听到隔壁父母的一位朋友说:“假若再让我回到约翰的年纪,我干的事就大不一样!”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葛达德的心灵。

他在活页本新的一页上方端正地写上:“我的终生计划”。

葛达德花了五个小时,一口气写下了一百二十七个梦想实现的目标。

下方是这些目标中的一部分:目标第一:探索尼罗河;目标第二十一:登上珠穆朗玛峰;目标第四十:驾驶飞机;目标第五十四:去南、北极;目标第一百一十一: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等十七位大师的全部名著;目标第一百二十五:登上遥远、美丽的月球。

为了实现这些梦想,葛拉德在他的小车子上写上了周计划和月计划。

他每周都要量体重、清理衣橱、分析食谱和自我检查行动的得失。

每一天早晨他花六十分钟练习杠铃、拉力器和单杠,以持续优美健康的体型。

总之,葛拉德全力以赴地朝着自己订下的目标而发奋着。

每当他实现了一个目标,他便带着甜美的神情,在一个“目标”旁边画上一个代表成功的红色标记。

结果怎样样呢?到葛拉德六十一岁时,他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原订的一百二十七个目标中的一百零八个。

例如他的第四十个目标是驾驶飞机,他之后驾驶过四十六种飞机,其中包括时速到达一千五百英里的F——111战斗机;他把自己实现第一个目标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名叫《漂下尼罗河的皮划子》的畅销书。

有志者,事竟成。

目标高,飞得高!朋友!趁年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长大后才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把你的梦想和目标目标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具体行动,全力以赴,你必须能获得惊人的结果!你有没有为自己订立一个一生的梦想计划?还等什么呢,赶快行动吧!梦想的故事(5):追逐梦想的安徒生从前有一个穷孩子,父亲是鞋匠。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另嫁。

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期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

朗诵剧本。

表演完毕后,王子问他想要求什么赏赐?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在皇家剧院演戏。

”王子把这个长着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然后对他说:“能够背诵剧本,并不表示能够写剧本,那是两码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他回家以后,打破了自己的的储钱罐,向母亲和从不关心自己的继父道别,离家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这时候,他才14岁,但他坚信,只要自己愿意发奋,安徒生这个名字必须会流传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几乎按遍了所有达官贵人的门铃,却没有人赏识他,他衣衫褴褛地落魄街头,却仍不减他心中的热情。

最后在1835年,他发表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开启了属于安徒生的新页,他的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除了《圣经》之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得上。

这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16年了。

你有理想吗?你想怎样让梦想成真?坚持发奋的过程,或许会是艰辛与充满苦痛的,但只要不放下期望,终能获得甜美的果实。

安徒生说:“只要你是天鹅蛋,那么即使你是在鸭栏里孵出来的也没有关联。

梦想的故事(6):爱因斯坦:快乐即成功上个世纪初,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但又怕讲出真话会伤害少年的自尊心。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

”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不忍卒听。

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个性喜爱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老琴师又问道:“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十分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