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价值观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的价值观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思想更新,年龄增长,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调整未来的人生方向。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总要不自觉地面对或者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你的价值观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
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
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现在常常听到普世价值观,所谓普世价值,是指人类社会普遍认同并追求的价值内容,如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法制等等,当然,这些内容本身也是历史地形成并历史地实现的。
这似乎距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或者说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虽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这些基本的东西应该是差不多一样的。
那么,我们个人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对我而言,以前并没有特别地去总结自己的价值观,也只是常常对自己说,要做一个诚实、善良、勤奋、公正的人,等等。
但这一两年,我的确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去很
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几个很美的词语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来表述。
经过反复地扪心自问和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我想把自己的价值观表述为五句话:理想、信念、诚信、责任、创造价值。
这不仅要敢于说出来,还要一丝不苟地去践行,活出自己的价值观来。
第一要有理想,理想就是航标。
只有了航标,我们的航船才能驶向彼岸的港口;诚然,像我这样一介凡夫俗子没有保尔柯察金那样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抱负。
但人活一世不能没有理想。
我想在坐的各位没有那一位甘于平庸,也没有那一位安于现状。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坐在这里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归宿。
不满足于现在,不断追求,即使不能成功,也能享受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志存高远,身处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的我们尤当这样,时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们也不会带半点的遗憾离开人世。
请记住那句话:“人生最大悲哀莫过于心死!”
第二要有信念,信念就是支柱。
一个人没有信念,他就断送了精神的支柱,人生也就丧失了意义。
有人说: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百分之五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百分之无的痛苦,而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过。
我想没有坚定的信念,注定不能体会那百分之五的精彩,而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邓稼先,许振超,王顺友,海伦-凯勒——一切先进人物无不以坚定的信念激励自己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上勇敢前进。
第三,要诚信。
我觉得,无论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或能力大小,诚实和有信用是最最重要的,对我也是如此。
我不敢说长大成人以后从来没说过不真实的话,但在这方面确实是越来越对自己有更苛刻的要求,非但不敢说一句大话,甚至所谓“善意的谎言”我都尽可能少想和少说。
我记得,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作者曾把谎言分为白色的谎言(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善意的谎言”)和黑色的谎言。
黑色谎言就是彻头彻尾的大话假话,绝对不能说;白色谎言是出于善良的目的,是为对方着想的考虑,而事后会告诉对方真相的临时性谎言,一般也要少说。
我们平常那些“善意的谎言”按这个标准是否是白色谎言呢是否后来主动向对方解释那次带有善意的谎言呢比如说在外吃喝说是加班等等。
无疑,很多人都是打着“善意”的借口,养成了从小事到大事说谎而不自知的习惯。
我前些天在坐火车的时候,偶尔看到郭东临演过的一个小品——《一句话的事》,说的就是生活中随从可见的说谎的事情,请问这样的事情是否也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无论怎么看,“诚信”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行要求,这在西方国家就是一个人人皆有的品质,在我们这里居然成立“奇货可居”的品行,甚至我也把它列为首要的,这多少有些悲哀,但我们必须学会从悲哀中做起,做真正有诚信的人!
第四,要有责任感和责任心。
因为我们有了责任感和责任心,就能具有良好的心态意识,能够摆正责任、权力、利益三者间关系,工作起来是愉快的,能在寻找工作中的乐趣。
没有责任感的人总是唏嘘蹉跎中虚耗时光,在甩脱工作中的负担。
从这层意思上讲,责任感和责任心是力量之源,创业之本。
也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工作责任心强的人,他的责任意
识强,工作热情高,自己不会就下功夫研究,这样他的能力就会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相反,缺乏责任意识,心思和精力不用在工作上,即使水平再高、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把工作干好。
第五,要创造价值。
在我看来,我们决定做什么、怎样去做,一个最关键的标准就是看这件事和这样做能否给我们自己和他人带来价值。
这个价值不仅是物质上的增加,更多是精神和能力等内在层面的提升。
所以,我一贯不太愿意去做简单而重复的事情,而总愿意去多问些为什么琢磨点新思路以不断提高工作上和生活中的技能。
即使有时候开车去哪里,也喜欢在去和返的路上都走不同的路径,从而至少能看到一些不同的风景。
在《圣经》中有一个关于“金钱管家”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好的管家不仅要看管好原有的财物,还要使财物能得到尽可能多的增值。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确立了“创造价值”这样的价值观,首先要对人和事能有一些本质上的认识,从而决定是否选择和这样的人合作或是否做这样的事情;其次要有这样的能力以能够与对方合作或者把事情做得圆满,当然这就需要不断地去坚持学习和勤奋工作,才能实现这样的价值观。
凡是于人于己都无益的事情就一定不能去做。
要让短暂的人生更有意义,就只能去多做有价值的事情,最好能够高效率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