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财务管理章投资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章投资管理

C.无形资产投资
D.递延资产投资
5.
某项目预计投产第一年年初流动资产需用额为16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为55万元,投产第二年年初流动资产需用额为30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为140万元,则该项目第二年垫支的营运资金为()万元。

A.160
B.55
C.105
D.35
6.
某公司下属两个分厂,一分厂从事空调的生产和销售,年营业收入6000万元,现在二分厂准备投资一项目也从事空调的生产和销售,预计该项目投产后每年为二分厂带来营业收入3000万元,但由于和一分厂形成竞争,每年使得一分厂营业收入减少450万元,那么从该公司的角度出发,二分厂投资该项目预计的相关现金流入为()万元。

A.3000
B.9000
C.8550
D.2550
7.
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50000元,年营业成本为30000元,其中年折旧额5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该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为()元。

A.16250
B.20000
C.15000
D.43200
9.
下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一般作为净现值法辅助方法的有()。

A.年金净流量法
B.内含报酬率法
C.现值指数法
D.投资回收期法
10.
在单一方案决策过程中,与净现值评价结论完全一致的评价指标有()。

A.现值指数
B.年金净流量
C.投资回收期
D.内含报酬率
11.
内含报酬率是指()。

A.投资报酬与总投资的比率
B.能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的贴现率
C.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比率
D.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12.
下列属于静态回收期缺点的有()。

A.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现金流量
B.无法直接利用现金净流量信息
C.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投资经济效益
营运时,A方案需垫支营运资金100000元,B方案需垫支营运资金125000元。

资本成本率为10%,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方案和B方案的营业现金流量。

(2)填列下表:
3.
某公司现决定新购置一台设备,现在市面上有甲、乙两种品牌可供选择,相比之下,乙设备比较便宜,但寿命较短。

两种设备的现金净流量预测如下:
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12%。

(现值系数取三位小数)
要求:
(1)计算甲、乙设备的净现值。

(2)计算甲、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

(3)为该公司购买何种设备作出决策并说明理由。

4.
.某公司现有旧设备一台,由于节能减排的需要,准备予以更新。

有关新旧设备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公司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5%,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新旧设备的年金成本;
(2)判断该公司是否应该更新设备。

5.
某公司2013年1月1日发行票面利率10%,每张面值1000元,4年期的公司债券。

该债券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按面值偿还。

假定某投资人存在下列事项:
(1)2013年1月1日以每张100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

(2)2015年1月1日以每张102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

(3)2014年1月1日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2%。

要求:
要求:
(1)计算A方案项目寿命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2)计算C方案现金流量表中用字母表示的相关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不用列算式);
(3)计算B、C两方案的包括投资期的静态回收期;
(4)计算(P/F,8%,10)和(A/P,8%,10)的值(保留四位小数);
(5)计算A、B两方案的净现值指标,并据此评价A、B两方案的财务可行性;
(6)如果C方案的净现值为1451.38万元,用年金净流量法为企业做出该生产线项目投资的决策。

中级财务管理(2013) 第六章投资管理课后作业
=-220000+43500×3.0373+158500×0.5674=2055.45(元)
2. 【正确答案】
(1)
(3)A方案的净现值=-350000+142500×(P/F,10%,1)+146250×(P/F,10%,2)+150000×(P /F,10%,3)+263750×(P /F,10%,4)
=-350000+142500×0.9091+146250×0.8264+150000×0.7513+263750×0.6830=19324 4(元)
B方案的净现值=-500000+153750×(P/A,10%,3)+293750×(P/F,10%,4)=-500000+153750×2.4869+293750×0.6830=82992.13(元)
A方案的净现值大于B方案,净现值大的方案较优,所以A方案优于B方案,应选择A 方案。

3. 【正确答案】
(1)甲设备的净现值=-40000+8000×(P/F,12%,1)+14000×(P /F,12%,2)+13000×(P/F,12%,3)+12000×(P/F,12%,4)+11000×(P/F,12%,5)+10000×(P /F,12%,6)
=-40000+8000×0.893+14000×0.797+13000×0.712+12000×0.636+11000×0.567+10 000×0.507=-40000+7144+11158+9256+7632+6237+5070=6497(元)
乙设备的净现值=-20000+7000×(P/F,12%,1)+13000×(P/F,12%,2)+12000×(P /F,12%,3)
=-20000+7000×0.893+13000×0.797+12000×0.712=-20000+6251+10361+8544
=5156(元)
(3)由于甲、乙设备的年限不同,所以不能直接比较其净现值的大小来决策,而应根据甲、乙设备的年金净流量来决策,由于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甲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因此应选择购买乙设备。

4. 【正确答案】
(1)旧设备:
税后营运成本=12600×(1-25%)-3600×25%=8550(元)
旧设备目前变现价值=12000元
目前变现损失抵税=(42000-3600×4-12000)×25%=3900(元)
旧设备最终报废时残值收入=4200元
最终报废损失抵税=(6000-4200)×25%=450(元)
旧设备投资额=12000+3900=15900(元)
旧设备税后残值收入=4200+450=4650(元)
旧设备年金成本=(15900-4650)/(P/A,15%,6)+4650×15%+8550=12220.15(元)
新设备:
税后营运成本=9600×(1-25%)-3840×25%=6240(元)
新设备报废时残值收入=5040元
最终报废收入纳税=(5040-4800)×25%=60(元)
新设备税后残值收入=5040-60=498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