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工程学6.2安全评价单元划分

安全工程学6.2安全评价单元划分


10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 ),综 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 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7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
•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物质。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
• 1)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 3)致害动物;
• 2)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 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阻火器、防爆阀等。
• 3)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超限报警、故障报警、 状态异常报警等。
• 4)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 5)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 全装置。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 1)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 性损害的因素。
• 2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 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 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 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6)锅炉爆炸;
14)火药爆竹; 17)容器爆炸;
15)瓦斯爆炸; 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它伤害。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1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 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6大类37小类: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6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安全工程学6.2安全评价单元划 分
§6.3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
➢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的 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
•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 要便于评价工作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 确性;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 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 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 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5
(一) 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应紧密结合工艺的要求和生产环境的状况来进行,一般可 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识别:
• 1)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 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对 电气设备的相应要求是否满足。
13
(一) 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化工和机械加工 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1)化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有足够的强度 • 密封安全可靠 • 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配套 • 适用性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4
(一) 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 )机械加工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可以根据以下的标准、规程进行查对: • 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 • 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 剪切机械安全规程 •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 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定 •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
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危害;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10)能造成冻伤的低 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素。
4)致害植物;
•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8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
•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 5)识别功能缺陷;
•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
• 2)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 是防爆电器的防爆等级。
• 3)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
• 4)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 5)电气火花引燃源。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6
(一) 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电气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6)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 靠。
1)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9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6.其它危险、有害因素(4) • 1)搬举重物; • 2)作业空间; • 3)工具不合适; • 4)标识不清。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有 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 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 他有害因素等七类。
2020/11/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2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一) 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1)设备本身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标准设备是否由具有 生产资质的专业工厂所生产、制造;特种设备的设计、生 产、安装、使用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或许可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