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的一种情感,是意志品质的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

它可以成为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去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

一般来说,在其它能力相当的情况下,自信心强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所以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婴幼儿从两岁起开始产生自信心,但幼儿之间的自信心差别很大。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遇事则认为“我不行”、“我不会”,往往依赖或轻易地求助于别人,做事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在新事物、新环境面前容易胆怯和退缩。

自信心的强弱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自信心强的幼儿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自信心弱的孩子缺乏自我肯定的勇气,不相信自己,凡事总想依赖别人,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容易产生自卑感。

一、让孩子常说自信的话
家长要启发孩子常说自信的话,激发他的自信心。

如果对孩子说“你来帮妈妈摘菜好吗?”不如改为“你会帮妈妈摘菜吗?”把协商的语言改为激励的语言。

让孩子常说“我会”、“我能行”.使孩子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自信心。

二、对孩子多说鼓励的话
家长应多以肯定与信任的态度和语言对待孩子,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鼓励表扬。

三、多让孩子自己动手
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凡事都由成人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便会滋长依赖心,缺乏忍耐力和责任感,遇事丧失自信心和独立性。

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锻炼其自信心。

成功经验的获得,是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

当孩子做成一件事,同时又受到表扬时,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逐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