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建筑构造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述了解民用建筑的等级、工业建筑的分类及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
1、辅助生产用的生活间、医疗站属于()。
A.民用建筑B.公共建筑C.居住建筑D.工业建筑2、单层工业厂房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为()。
A.混合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排架结构D.钢结构E.刚架结构3、民用建筑以建筑主体结构确定的耐久年限分为四级,其中二级耐久年限为()A.100年以上B. 25年~50年C. 50年~100年D. 25年以下4、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符号为M,1M=()A.100mm B.300mm C.150mm D.10mm5、高层建筑是指()。
A.大于25层的住宅建筑B.高度大于24米的综合性建筑C.高度大于100米的所有建筑D.10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E.7~9层6. 我国把青岛附近的()平均海平面定为零点,以此为基准的标高称为绝对标高。
A. 东海B. 北海C. 黄海D. 渤海7. 不属于房屋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
A. 基础B. 勒脚C. 墙体D. 门窗8. 民用建筑的组成是( )。
A. 基础、墙或柱、楼(地)面、楼梯、门窗、屋顶B. 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屋顶C. 地基、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屋顶D. 地基、墙或柱、楼(地)面、楼梯、门窗、屋顶9. 建筑按耐久年限划分为四级,次要建筑的耐久年限为()。
A. 100年以上B. 50~100年C. 25~50年D. 25年以下10. 构造尺寸是指()。
A. 建筑构配件等的设计尺寸B. 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C. 符合模数数列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面、定位面或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 建筑功能、工艺技术和结构条件在经济上处于最优状态下,所允许采用的最小尺寸数值11. 支撑是用以增加建筑物或构筑物整体刚度和侧向稳定性,传递荷载和地震力的构件,一般分为( )两大类。
A. 柱间支撑和墙体支撑B. 柱间支撑和屋顶支撑C. 基础、墙体和屋顶支撑D. 基础、墙体、柱子和屋顶支撑12.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
A. 经济实用B. 经济合理C. 美观大方D. 注意美观E. 有利于施工13. 建筑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
A. 3MB. 6MC. 12MD. 24ME. 30M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1、了解地基与基础的概念;2、掌握地基与基础的分类;3、熟悉基础及地下室的构造做法;4、了解防潮与防水的区别。
1、柱下条形基础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适用于荷载较大而地基较软弱的地方B. 使基础有很好的整体性C. 设计中需按刚性角设计底宽D. 能防止不均匀沉降2、毛石基础断面多为阶梯形,每个台阶的宽高比应在()范围内。
A. 1∶1~1∶1.2B. 1∶1.2~1∶1.3C. 1∶1.25~1∶1.5D. 1∶1.5~1∶1.753、桩承台用以支承上部结构,设计中应当满足()A. 承台厚度不宜小于300mm,宽度不宜小于500mmB. 承台内的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C. 桩顶应嵌于承台50mm以上D. 桩的主筋应锚入承台内,且不少于30~35dE. 承台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4、地基与基础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地基由基础和基础以下的土层或岩层构成B. 地基是指基础下面的土层或岩层C. 地基经过人工改良或加固形成基础D. 地基是建筑物的主要构件5、关于建筑物基础表述正确的是( )A. 框架结构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条件较差时,可选用钢筋砼独立基础B. 毛石基础属于刚性基础C. 钢筋砼条形基础底面宽度的确定要考虑刚性角影响D. 筏式基础的承载力和受力性能要比箱形基础优越6、( )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构件,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且能抵御地下各种有害因素侵蚀。
A. 地基B. 基础C. 地坪D. 基础连系梁7、地基加固方法不包括()A.压实法B.排水法C.换土法D.打桩法8、深基础是指埋深()的基础。
A.大于4米B.大于6米C.大于3米D.大于或等于6米9、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
A.钢筋混凝土基础B.柔性基础C.软基础D.刚性基础10、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地下室设计()。
A.应采取防潮措施B.必须采取防水措施C.应采取防漏措施D.要防水防漏11、地基要满足以下要求:()。
A.地基的承载力必须能承受作用在其上部的全部荷载;B.基础的沉降量应保证在允许沉降量范围内,沉降差应保证在允许的沉降差范围内;C.满足稳定性的要求;D.满足防潮、防冻的要求;E.满足耐腐蚀性的要求。
12、地下室防水的方案一般有()。
A.卷材防水B.柔性防水C.刚性防水D.涂膜防水E.砼自防水13、在高层建筑中常采用()。
A.加固地基B.天然地基C.岩石地基D.人工地基14、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得浅于()。
A. 0.9O米B. 0.5米C. 0.6米D. 1米15、砖、石、砼等无筋扩展基础都属于()。
A.弹性基础B.塑性基础C.刚性基础D.柔性基础16、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包括()A.建筑物用途B.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C.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D.基础施工质量E.与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关系17、地下室的构造一般由()组成A.防水层B.底板C.墙体D.顶板E.楼梯和门窗18、从基础到屋顶完全断开的变形缝有()。
A.伸缩缝B.沉降缝C.结构缝D.温度缝E.防震缝19. 在下列基础型式中,属于柔性基础的是()。
A. 钢筋砼基础B. 砖基础C. 石基础D. 砼基础20. 基础按受力特点分()。
A. 条形基础B. 独立基础C. 刚性基础D. 柔性基础E. 满堂基础21. 关于地基和基础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基承受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荷载B. 地基是指基础以下的土层C.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D. 基础和地基都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22.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的垂直距离。
A. 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垫层底面B. 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C. 室内设计地坪到基础垫层底面C. 室内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23. 浅基础和深基础的埋深分别为()。
A. 小于或等于4m,大于4 mB. 大于或等于4m,小于4mC. 小于4m,大于或等于4mD. 大于4m,小于或等于4m24. 基础埋置深度的原则是在保证可靠的前提下,尽量浅埋,但不得浅于()。
A. 1mB. 0.8mC. 0.5mD. 0.3m25. 采用砖、石、素混凝土的基础均属于()。
A. 深基础B. 浅基础C. 柔性基础D. 刚性基础26. ()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常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
A. 刚性基础B. 深基础C. 钢筋砼基础D. 箱形基础28. 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
A. 筏式基础B. 箱形基础C. 条形基础D. 独立基础E、桩基础29. 地下室是由()等部分组成。
A. 底板B. 顶板C. 墙体D. 楼梯E. 采光井第三章墙体1、熟悉墙体的作用、分类、承重方式;2、熟悉砌体的砌筑方式;3、了解砖墙砌筑方法及石墙、隔墙类型;4、了解墙体的细部构造;5、了解墙面装修的分类;6、熟悉墙面装修的分层构造;7、熟悉多层砖房抗震构造措施。
1、墙是房屋建筑的重要部件,墙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 砖混结构中,墙起承重作用承受屋顶、楼板传来的荷载和自重B. 框架结构中,由框架柱承重,墙不承受重量C. 在所有结构中墙都有围护作用D. 墙具有分隔作用2、圈梁是墙体上重要构件,应当水平封闭。
当被洞口切断时且洞口顶部高出圈梁顶300mm内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补强圈梁,补强圈梁每侧伸过洞口边线()A. 0.25mB. 0.5mC. 3×0.3m=0.9mD. 1m3、圈梁的截面尺寸:宽度不小于(),高度为60mm的整数倍,不小于120mm A.300mm B.250mm C.240mm D.200mm4、从主要作用上分,墙可分为()。
A.承重墙B.围护墙C.隔墙D.隔断E.檐墙5、钢筋砖过梁跨度()。
A.不宜大于2.5米B.不宜大于3米C.不宜大于2米D.不宜大于1.5米6、多层砖房的主要抗震构造措施包括: ()。
A.构造柱B.剪力墙C.圈梁D.拉结钢筋E.过梁8. 构造柱由于不承担竖向荷载,故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A. 200mmB. 250mmC.300mmD.500mm9. 目前在民用建筑中较多采用的墙体承重方案是( )。
A. 横墙承重B. 纵墙承重C. 横纵墙混合D. 墙、梁、柱混合承重10. 纵墙是()。
A. 平行于檐墙的墙B. 平行于山墙的墙C. 建筑物两端的墙D. 与屋檐方向平行的墙E. 将建筑物的内外分开,起挡风阻雨、隔热御寒作用的墙第四章楼板与楼地面1、了解楼板的分类;2、熟悉钢筋混凝土现浇式楼板的类型;3、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的类型及节点构造;4、熟悉地面的组成及各构造层的作用及做法;5、熟悉顶棚的构造。
1、无梁楼板具有净空高度大,顶棚平整,采光通风条件好的特点。
其柱网间距一般不宜超过()A. 4.5×4.5mB. 4.5×6mC. 6×6mD. 6.6×6.6m2、常见的地面面层有整体面层、块材面层、涂料面层和()面层等。
A. 磨石子面层B. 花岗岩面层C. 卷材面层D. 木地板面层3、为避免落入阳台的雨水进入室内,通常室内地面( )阳台地面( )A. 低于30~50mmB.低于40~60mmC. 高于30~50mmD.高于40~60mm4、肋梁楼板是最常见的砼楼板,其荷载传递路线为( )A. 板→梁→墙B. 板→次梁→主梁→柱(或墙)C. 板→墙→基础D. 板→柱→基础5、地面主要由面层、基层和( )三个构造层组成。
A. 防潮层B. 结合层C. 找平层D. 垫层6、连续的双向板,其厚度不小于短边跨度的()A.1/35B.1/45C.1/40D.1/507、无梁楼板四周应设圈梁,梁高不小于()倍的板厚和()的板跨。
A. 2.5O,1/8B. 2,1/12C. 2.5,1/12 D. 2.5,1/159、以下属于变形缝的是()。
A.后浇缝B.伸缩缝C.防震缝D.施工缝E.沉降缝10、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常用类型有()A.平板式楼板B.梁板式楼板C.实心平板D.空心板E.槽形板12、连续的单向板,其厚度不小于短边跨度的()A.1/35B.1/45C.1/40D.1/5013、地面的基本构造层次为()、垫层和面层。
A.结构层B.隔声层C.地基D.防潮层14、为防止阳台上的雨水流入室内,阳台地面一般低于室内地面()。
A.10mm~30mm B.20mm~50mmC.40mm~60mmD.50mm~100mm17. 从基础顶面以上全部断开的的变形缝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