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作者:柳永)宋
词赏析
【作品介绍】
《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的作者是柳永,被选入《全宋词》。
《昼夜乐》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这首词发挥了其独具“铺陈”的匠心,不惜用“细腻”甚至“性感”词句,将“秀香”和“意中人”刻画得“百态千娇”,从而“高屋建瓴”地制造情感落差,如此,读者随着词人一场意犹未尽的欢喜后的“寂寥”似乎也陷入无尽的空虚之中。
相关阅读:《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原文】
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
作者:宋;柳永
秀香家住桃花径。
算神仙、才堪并。
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
爱把歌喉当筵逞。
遏天边,乱云愁凝。
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
洞房饮散帘帷静。
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嫋青烟,凤帐烛摇红影。
无限狂心乘酒兴。
这欢娱、渐入佳境。
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注释】
①秀香:妓女名。
②并;并列。
③“明眸”句:明亮的眼珠像是水波裁剪而成。
④“腻玉,句:雪白、圆润的颈项像用细腻的白玉搓成的。
⑤逞:显露。
⑥”遏天边”二句:《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后以阻遏行云喻歌声响亮。
遏:阻止。
⑦秋宵不永,秋夜不长。
【赏析】
秀香是柳永在这首词中塑造的一位“神仙才堪并”才貌俱佳的歌伎。
正当词人和秀香“凤帐烛摇红影”、“拥香衾、欢心称”之时,天亮了,于是词人埋怨“渐入佳境”的“这欢娱”被邻里的鸡鸣声所干扰,而嫌秋夜太短“不永”。
夜的长短,在自然界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始终不可能“不永”,也始终不可能“夜永”,但在作为情人的词人眼里,夜却有长有短。
当“抱影无眠”之时,夜是恁地漫漫,无奈只好“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柳永《戚氏》)了:对着站在空窗旁,直至拂晓熄灯,守着影子孤独无眠。
在柳永的一生中似乎有着数不清的这样“离多聚少”的漫漫长夜:“别后无非良夜永”(柳永《红窗听(如削肌肤红玉莹)》):分别以后无一不是独守空房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柳永《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千里月光还像从前一样清亮光辉,奈何漫漫长夜人远隔;“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柳永《过涧歇近(酒醒)》):人声寂静,长夜寒冷,翠瓦凝霜;“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柳永《彩云归(蘅皋向
晚舣轻航)》):料想你此时一定坐在我们同床共枕的床头上,面对漫漫长夜,怎能不如同我一样的思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柳永《戚氏》):长夜漫漫,面对此景,哪里承受得了暗自细想往事;“良夜永、牵情无计奈”(柳永《迎春乐(近来憔悴人惊怪)》):漫漫长夜,触动的相思之情无法排解;“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柳永《漫卷紬(闲窗烛暗)》):一个人孤独的呆在帷帐里,只有窗前昏暗的蜡烛和不尽的长夜相伴,斜靠着枕难以入睡。
当“拥香衾、欢心称”之时,夜却又恁地稍纵即逝,以致“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了。
在柳永的一生中这样的“无限狂心乘酒兴”的夜似乎又嫌太短、太少了。
即使有也只是相聚在梦里了;;“久离缺。
夜来魂梦里,尤花殢雪。
分明似旧家时节。
正欢悦。
被邻鸡唤起,一场寂寥,无眠向晓,空有半窗残月”(柳永《小镇西(意中有个人)》):柳永与意中人“久离缺”(分离已经很久了)的内心伤痛,只能凭借梦里相聚来加以抚慰了。
然而,好不容易的一场“尤花殢雪”(流连亲昵她的如花容颜、似雪体肤)的魂梦,却“被邻鸡唤起”,本来是可以抚慰伤痛的梦,带来的却是一场空欢喜后的“寂寥”,无奈,词人只能徒然面对“半窗残月”而“无眠向晓”了。
柳永这首《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被清;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评价道:“此词丽以淫,为妓作也。
”不过,从艺术角度讲,这首词与上述提到柳永的《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词一样,之所以“丽以淫”都是因要制造情感上的“落差”需要而为之。
为了达到强烈的“寂寥”效果,词人在这两首词中发挥了其独具“铺陈”的匠心,不惜用
“细腻”甚至“性感”词句,将“秀香”和“意中人”刻画得“百态千娇”,从而“高屋建瓴”地制造情感落差,如此,读者随着词人一场意犹未尽的欢喜后的“寂寥”似乎也陷入无尽的空虚之中。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后人称柳永为“腻柳”,谓词作为“淫词”,不屑一顾,实在是“冤案”啊!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景祐(宋仁宗年号,公元1034;1038年)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风婉约,词作甚丰,创作慢词独多,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
有《乐章集》。
更多宋词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柳永的词全集栏目。
()
柳永对后世的影响: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组)”;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碧鸡漫志》卷二)。
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柳
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
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
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只是因吸取了小令的含蓄蕴藉而情韵更隽永深厚。
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脱胎,近人夏敬观早已指出:“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北宋中后期,苏轼和周邦彦各开一派,而追根溯源,都是从柳词分化而出,犹如一水中分,分流并进。
【词牌介绍】
《昼夜乐》调名之曰“乐”,乃快乐之“乐”,与﹝齐天乐﹞、﹝永遇乐﹞之出于乐章,为乐府之“乐”不同;义盖彻昼彻夜行乐狂欢之意也。
吴均词:“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即属此意。
至李白诗:“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调名即本斯义以创焉。
作法:本调九十八字,前后阕同。
顾此词,“暮”字协,“外”字不协,乃系特例。
万氏云:“‘暮’字协,‘外’字不协,山谷一首亦然;而柳别做则前后皆协,作者自当皆斜为妥。
”前阕首二句与﹝御街行﹞同。
次句亦可做仄平平仄平仄,与后阕同。
第三句六字平收。
第四句六字仄协。
第五句七字,仄起仄协;亦有于第六字用平,第五字用仄者。
万氏云:“甚拗,或误,不必从。
”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二三字亦可做平。
结为十字,分作两段。
万氏云:“上句如五言诗,下句上一下四。
”后阕除第五句不协外,余均同。
【格律对照】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 ;; △; △
注:;表示可平可仄。
△表示韵脚
【繁体对照】
晝夜樂;秀香家住桃花徑
作者:宋;柳永
秀香家住桃花徑。
算神仙、才堪並。
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搓素頸。
愛把歌喉當筵逞。
遏天邊,亂雲愁凝。
言語似嬌莺,壹聲聲堪聽。
洞房飲散簾帷靜。
擁香衾、歡心稱。
金爐麝嫋青煙,鳳帳燭搖紅影。
無限狂心乘酒興。
這歡娛、漸入佳境。
猶自怨鄰雞,道秋宵不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