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2021年9月1日,我们被分到青龙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实习工作中我们分别担任的是六七八年级的美术和七年级的英语,在这期间我们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争取优异的成绩。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决定做一次深入的调查,是针对学生对英语教与学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法这两方面的情况做下了解。

为了得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并能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们不但只限于我们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

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现在,我们报告一下调查的结果。

一、谈谈英语教与学的一些看法1.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英语教的情况。

我们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镇中学,学校规模较小,该校在本县的教学成绩也并不理想,近几年,学生的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而且,学生的纪律性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

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差,合作水平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首先,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绝大部分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准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

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认为基础没打好,怎么也不会,就算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因而,老师让他们回家背英语单词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是不看。

上课提问题,学生就像霜打的茄子,都钻到课桌里边去了,老师只能硬着头皮去讲。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多交流,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

其次,我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英语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能够把学生分为几等。

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英语学好,那是不现实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当然,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

在调查中,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喜欢好学生,对坏学生存有看法。

在我们看来这些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这样的现象应即刻停止,因为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再次,通过了解,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老师所教的内容上,更多的是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上,在一方面虽然调节了课堂气氛,但在一定水准上很难再把学生从那种情境中拉回来,所以,有时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英语学的情况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他们认为我也不打算出国,学习英语没有用处。

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英语是很关键的,毕竟在高考时英语是最容易丢分的,也是最容易拉分的,在考试中,多得一分,人生道路就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英语是很受人欢迎的,在人生中的使用也是少不了的。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不过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

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感觉课堂闷闷的,再加上听不懂,也就不想学了,还有的学生说,有的老师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就会产生烦躁的心理。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注重他们。

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

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们如何看待老师只注重成绩好的学生的现象,还问我们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

我回答他们说:老师注重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

老师也是人,存有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

但我们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注重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

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个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绝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上课幽默的,不爱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注重自己,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增强烈。

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

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注重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

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实行即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展开工作。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升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升成绩。

老师能够多组织一些英语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

上课时老师能够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但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

例子能贴近生活,是当下发生的,人们注重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2.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

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

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但仅仅仅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

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即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个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习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3.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们认为英语老师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

在参与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

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动教育、教学更好地展开。

自我们实习以来,学校开始遵行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平时,听见老师和学生有很多不一样的心声,所以,我们也对“教学模式的看法”做了相对应的调查。

二、学生的看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多一半的学生喜欢用这种模式上课,他们说135课堂模式使他们感到课堂气氛活跃,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变得更加有自信。

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135是很好,的确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但是学到手的知识却不多,例如,导学卡只显示书本上的知识,课外知识几乎没有,而且,课堂的活跃度老师有时把握不好,让想学的同学都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还有的说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少之又少,甚至有时一节课只能讲两道题,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充实。

不过,老师也有不同的看法。

三、老师的看法优点:1.学生基础薄弱,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降低教学难度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2.教师参与面大,既体现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又体现教师全体参与性。

3.教师能够积极听课,参与打分,不但为教师相互间的交流搭建平台,而且让老师们通过参与评价寻找自身不足,提升对课堂的鉴别水平,促动教师自身的发展。

缺点:1、实施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常常出现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的问题。

2.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

要么放的开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么收的太紧又变成了一言堂。

3.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不但得不到同组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反而得到的是嘲讽,造成时间越久这些学生就越胆怯。

4.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差,不能用准确的态度面对这种教学方式,偷懒、嬉笑、眉来眼去时有发生,让我们无从下手。

5.导学卡上的知识不全面,知识多了完不成教学任务,知识少了学生学不到重点知识,除了基础知识外,很难提升。

不过,老师和学生一致表示,一定会尽快适合135互动课堂模式,并做到。

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二】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师范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师范生心理、思想、水平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升。

它在形成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水平结构以及协助学生增强对社会、国情、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优良的师德、师能、师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

教育实习在整个师范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合格的师资不可缺少的职业训练环节。

这次实习中,我再次体验到为人师的滋味,真正体会到处于教育第一线的酸甜苦辣。

很难说,我能做出怎样的成绩。

不过,我收获很多。

这对于我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我们的实习主要包括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这两项,在这两个方面我都获益良多。

其中,班主任教育实习工作主要是贯穿于主题班会来实行。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来实行教育实习工作。

就在班会筹备和组织中,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一、在教育过程中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师生平等。

怎么去把握这个“平等”的度呢?我这次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回答:在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

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需要的“师生平等”。

“导师”,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

“朋友”却是对我们教育者新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

而要了解学生绝非平时耳闻目睹就能够做得到的。

这需要我们近距离地接近学生,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逐步取得学生地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整个主题班会的筹备过程中,我们有了契机跟学生接触。

期间,我们和学生们实行交谈,并取得了他们一定的信任。

他们其中的一部分能够很真诚地把心声告诉我们。

就是这样,我们对学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惊讶:我们的学生心有着如此多彩斑斓的想法、经历。

就有一个学生,有姐妹俩,姐姐学习成绩好,并升上了重点大学。

于是,父亲就一直拿她跟姐姐比较。

所以,她感到压力很大,灰心,觉得自己怎样努力都不能够了令父亲满意。

于是,她的行为变得更加叛逆……。

又有一个女学生觉得她和爸爸妈妈一直也演着一部长篇的电视连续剧,爸爸妈妈都是此剧的导演和编剧,而她,则只能够永远是此剧的演员。

导演和编剧不停地导演着,演员不停地演出着。

他们编导些什么,演员便演出些什么。

演员不能够为自己编一些剧情,也不可私自把自己的感情、表情、动作表露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