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接原则与技巧
镜头组接的原则
5.影调色调的同一性 影调是指画面上有颜色的深浅和色彩的配置而形成的明暗 影调 反差,它是画面造型和构图的主要手段,也是创造气氛、形成 风格的手段之一。 色调是指当画面的色彩组织和配置以某一颜色为主导时呈 色调 现出来的色彩倾向,利用它可以表现情绪、创造意境。 影调色调的统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调子和内容、情绪的统一 如表现欢快的气氛、温和的情绪时,段落用亮调子和暖调 子。 (2)相邻镜头画面调子的统一
镜头组接的技巧
A、利用空镜头,即以景为主的镜头,起补充情绪、承上启下 的作用,也把时间从白天转变成黑夜。 比如一部反映高考落榜生顽强奋斗、坚持自学的专题片中:
繁忙的工地上,该生在劳动, 华灯初上,霓虹灯闪烁,该生在路灯下读书。
B、利用空镜头转场,可以起到介绍环境的作用。 由一个国际机场的剪彩典礼,可以选择蓝天白云和其周 围的环境建筑等来介绍下其环境和位置等。 4).利用主观镜头组接 主观镜头能有效地调整观众观看事物的视点,起到视觉连缀的 作用,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片中人物的心理感受和喜怒哀 乐,是带有一定心理描写的镜头。
镜头组接的原则
叙事过程中,人们观察事物总是先粗后细、由远及近,或者反 过来先了解局部,再推及整体,于是有了前进式、后退式和循 环式的电视镜头组合句型。 国庆五十年周年现场直播中,当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方阵经过天 安门时:
(远景)交代行进中的方阵(俯拍) (全景)饱满的方阵(正面根镜头) (近景)领队敬礼(正面拍摄) (特写)精神抖擞的士兵(一组) (近景)领队后排军人2至3人横移 (大全景)多个方阵纵深(正面拍摄)
镜头组接的原则
静接静 静:指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静接静指视觉上没有明 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近景)甲听到乙在背后叫他,甲转身观望 (中景)乙站在原地不动 运动镜头的起幅和落幅分别是运动镜头开始和结束时相对静 止的部分,这些静态接点,在某些场合将成为镜头视觉转换 的最佳时机 (全景 摇)图书馆中学生们在自习(保留其落幅) (近景)某学生专心致志地看书
镜头组接的技巧
无技巧组接是指不用任何电子特技,而是直接用镜头的自然过渡 无技巧组接 来连接镜头或者段落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切”。 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相似体组接 ) 上下两个镜头包含的是同一类人物、物体或环境,具有一定 的视觉连贯性。 上下两个镜头主体形状、运动形式或大小位置的相似,利用 这种相似可以顺利完成镜头的连接 2)利用特写镜头组接 ) 比如有一个介绍凉亭的视频片断,前一个镜头的落点是下面的 图片:
镜头组接的技巧
8)利用虚化组接 虚化组接是指在上下两个镜头的衔接处,用虚焦或甩镜头, 它可以使整个画面由实而虚或由虚而实,从而达到转场的目的, 虚焦具有“化”的效果。
镜头组接的技巧
有技巧的组接: 有技巧的组接: Premiere Pro中提供的转场特效
镜头组接的原则
镜头组接遵循的原则 1.画面内容的逻辑性 各种形态的电视节目在镜头组接时都要考虑镜头衔接、场景 转换段落构成的逻辑性,也就是整个电视编辑工作的基本内 容,即:故事情节进展的逻辑性、人物事件关系的逻辑性和 时间空间转换的逻辑性。 生活逻辑:指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思维逻辑:指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活动规律。(人们 的思维习惯)
镜头组接的原则
(全景)行进中的火车; (全景)行驶中的飞机; (全景)铁路沿线的景物; 被摄主体不同、运动形式不同(运用推、拉、摇、移、升、降、 跟等不同的镜头运动方式)。除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这样的 镜头组接应除去运动镜头的起副和落幅部分,遵循“动接动” 的原则。 (摇镜头)一片青山、绿水 (推镜头)平静的水面及矗立于水中的亭台楼阁 (摇镜头)亭台水榭和曲径回廊 (拉镜头)从雅致的园林建筑拉出一片山水风光
镜头组接的原则
例外规则 静接动:视觉上无明显动感的镜头与有明显动感的镜头 相切换的方法。由静止的画面切换成动感强烈的画面,节奏 的突变适合于推动情节急剧发展,可以有效地压缩屏幕时间, 视觉感受间接洗练。 这种镜头组接,上个镜头往往蕴藏着强烈的内在情绪或 者某种提示性因素,为下镜头的出现提供情绪的爆发或者内 容的铺垫。 动接静: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与无明显动感的镜 头相切换的方法。让观众从剧动到骤停的突变中,更强烈地 感受由单纯动感画面所不能创造出的具有更强烈内部张力的 情感韵律,有时甚至超过“静接动”的效果。
镜头组接的技巧
这样,我们可接下来接一个关于本凉亭的别的景观的镜头, 从而合理的组接镜头。 3)利用空镜头组接 空镜头是指画面上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空镜头本身不承担 空镜头是指画面上没有主体事物的镜头 叙事任务,它是导演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情 感意境的重要手段。空镜头在进行屏幕时空转换、调节影片 节奏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
镜头组接的技巧
如: 一位男士坐在车厢里,抬起头向窗外望去。 火车窗前迅速掠过树木、溪水、农舍
5)利用动作组接 A、人物的起坐、握手、走路、开门、关窗等动作姿势的变 化作为动作剪辑点。 B、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变化作为动作剪辑点。 C、动作最大、变化最急速的时刻作为剪辑点。
镜头组接的技巧
以看、蹲、扒、拿等动作进行组接
镜头组接的原则
3.空间组合的方向性 (1)轴线和轴线规律 (2)轴线的合理突破 A B C D E F G 运用运动镜头 运用被摄主体的运动 运用被摄主体的特写 运用被摄主体的中性镜头 运用空镜头 运用场面中的俯拍全景或远景 运用大的动作
镜头组接的原则
4.景别角度的和谐性 (1)对于同一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相接 当出现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时,可以“软硬兼施”: A 通过“硬”切插入其他相关镜头。新闻采访片中,可 插入话筒、记者的反应等。 B 通过“软”切将前后镜头进行叠化或白场处理。新闻、 专题片中应用较多。 (2)景别角度的变化和内容的节奏相一致 节奏变化的快慢和表现的内容决定着景别的变化。 叙述、介绍性内容,景别变化平缓。思维过程、情感发展也宜 采用平缓的景别变化;只有情感等突变时作衔接的连贯性 如果要想使一部影片的各个部分顺畅贯通,那就必须进行控 制、组织和选择。为了控制,就必须考虑运动,即演员的运 动和摄影机的运动。 画面物理构成的动作包括主体的工作和摄像机的运动以及镜 头转换产生的视觉运动。 为了创造连贯的动作,在编辑中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动接动: 动接动 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镜头组接的原则
当被摄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镜头连 接时,一般保留上下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部分,遵循“静 接静”的原则。 左移镜头:主席台一边的与会者 右移镜头:主席台另一侧的与会者 电视节目中的动静与自然界中的动镜一样,动是绝对的,静是 相对的。 (全景)标本室,老鹰的标本 (远景)天空中飞翔的雄鹰
镜头组接的技巧
速度从快变慢、即将拐弯、关门、走路等
镜头组接的技巧
6)利用声音组接 7)利用封挡组接 封挡是指镜头被画面内的形象暂时挡住,使得观众无法从镜 头中辨别出被摄对象的性质、形状和质地等物理性能和石块 转换,类似于“淡出淡入”效果,不过时间流程更快。 如: (全景)男主人公百无聊赖,四处张望,一辆汽车驶过 (全景)他在吃西瓜,又有汽车驶过 (全景)他在吃盒饭,汽车驶过 (全景)在女友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