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1)第一节法律基本概念 (1)第二节法律关系 (3)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7)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7)第二节代理制度 (14)第三节诉讼时效 (17)第三章物权法律制度 (20)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20)第二节物权变动 (22)第三节所有权 (25)第四节用益物权 (28)第五节担保物权 (31)第四章合同法 (39)第一节合同的基本理论 (39)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40)第三节合同的履行 (43)第四节合同担保 (47)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52)第六节合同的终止 (53)第七节违约责任 (55)第八节买卖合同 (57)第九节赠与合同 (62)第十节借款合同 (64)第十一节租赁合同 (68)第十二节融资租赁合同 (72)第五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76)第一节普通合伙企业 (76)第二节有限合伙企业 (83)第三节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86)第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88)第一节公司法基本概念与制度 (88)第二节股份有限公司 (99)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 (106)第四节公司的财务会计 (110)第五节公司重大变更 (111)第七章证券法律制度 (114)第一节股票的发行 (114)第二节股票的上市与交易 (123)第三节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124)第四节上市公司收购和重组 (128)第五节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 (136)第八章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140)第一节破产申请与受理 (140)第二节管理人制度 (144)第三节债务人财产 (145)第四节破产债权 (153)第五节债权人会议 (155)第六节重整 (158)第七节破产清算 (162)第九章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66)第一节票据法律制度 (166)第二节汇票的具体制度 (172)第十章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 (178)第一节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178)第二节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制度 (179)第三节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管理制度 (180)第十一章反垄断法律制度 (183)第一节反垄断法概述 (183)第二节垄断协议规制制度 (186)第三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制度 (187)第四节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 (190)第十二章涉外经济法律制度 (191)第一节涉外投资法律制度 (191)第二节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193)注册会计师考试——彩虹书系列小白书:(白)——零基础小白必看入门书。
小红书:(红)——筛选教材精华内容,学习更高效——基础学习必背小绿书:(绿)——教材各章知识点的表格式总结——二轮复习必备(8、9月必备热销)小蓝书:(蓝)——历年真题挖坑诀窍的深度解析——刷题阶段必备(8、9月必备备热销)70分讲义:——迅速补充“精华”重难点——冲刺复习必备题库:——分章节练习、经典历年真题,小程序与PC端同步练便捷更高效。
背多分:(黄)——考前一个月必背通关宝典小黑书:(黑)——分值占比较大的高频知识点合集——考前一周必看考前密卷:——岛上名师亲撰,点押考点,查漏补缺助力提分。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第一节法律基本概念一、法律渊源【岛上解释】1.法律。
基本法律:《刑法》、《民法总则》;一般法律:《公司法》、《证券法》。
2.行政法规。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3.部门规章。
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4.司法解释。
《公司法(解释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释》。
【岛上解释】效力层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单选题】下列关于各种法律渊源效力层级由高到低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A.宪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法律B.宪法、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C.宪法、行政法规、法律、部门规章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答案】D【解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二、法律规范(法律规则)(一)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具体规定主体权利、义务以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二)法律规范的特征1.法律规范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2.法律规范规定主体的行为模式,具有重复适用性和普遍适用性3.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确定性程度高(三)法律规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法律规范与规范性法律文件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者发布的,具有普遍拘束力的法律文件,如《民法总则》、《公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2.法律规范与国家的个别命令(1)法律规范具有重复适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2)国家的个别命令,也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只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不具有重复适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3.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1)内容与形式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
(2)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主要内容,但法律条文的内容还可能包含其他法的要素,如法律概念、法律原则等。
(3)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并非一一对应一项法律规范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不同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同样,一个法律条文中,也可以反映若干法律规范的内容。
【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等同于法律条文B.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表现形式C.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一一对应【答案】C【解析】(1)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选项A错误;(2)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选项B错误;(3)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选项C正确;(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并非一一对应,选项D错误。
(四)法律规范的分类第二节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所表现出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部分构成,此为法律关系的“三要素”。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1)自然人自然人,即依自然规律出生的人,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法人法律拟制的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分为:①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是指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而成立的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
②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是指以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
③特别法人【岛上解释】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3)非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法人的分支机构,如分公司)。
(4)国家在特定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人的有:()。
A.北京大学B.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C.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答案】ABCD【解析】按照《民法总则》对法人的分类,(1)选项A属于非营利法人中的事业单位法人;(2)选项B属于特别法人中的机关法人;(3)选项C属于营利法人;(4)选项D属于非营利法人中的社会团体法人。
2.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概念【岛上解释】权利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前提,首先要有权利能力,无权利能力就无所谓行为能力。
①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可能性。
②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
(2)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①自然人的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一律平等。
②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以年龄标准分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岛上解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岛上解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限制<18)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Ⅱ.但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有效)。
【岛上解释】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完全≥18)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16≤视为<18),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单选题】小凡年满8周岁,精神健康,智力正常。
他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看中一块橡皮,定价2元,于是用自己的零用钱将其买下,下列关于小凡购买橡皮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小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无效B.小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为有效C.小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有效D.小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的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为有效【答案】C【解析】(1)8周岁以上(≥8)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合同,直接有效;(3)本题中,小凡年满8周岁,精神健康,智力正常,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橡皮行为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直接有效。
(3)社会组织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法人为例)①法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始于成立,终于消灭;同时产生,同时终止。
②法人的行为能力,通过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实现;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般通过自身实现。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2.行为:行为是债权的客体,如买卖合同的客体是给付行为、旅客运输合同的客体是运送旅客的;3.人格利益:人格权的客体,如公民和组织的姓名或者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
4.智力成果: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著作、文学艺术作品、商标、专利。
二、法律关系的变动原因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权利义务变动)的客观事实。
根据法律事实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行为和事件。
(一)行为行为,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指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根据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表意行为,即是否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两类:1.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是表意行为。
2.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不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是非表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