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
练习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乐山思文教育
修辞
一、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成,成为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
两只小虫都沉默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老舍《济南的冬天》
二、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荷花淀》孙犁)
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五、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六、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七、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练习: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仿照写一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整个礼堂挤得连跟针都插不下。

3,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一动也懒得动。

4,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5,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6,他怎么能够这样糊弄我们呢?
7,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她眉眼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B、天幕上,群星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C、在大熊星座中,突然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

D、夜空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显得广阔、安详而又神秘。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

(比喻)
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偶)
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

(反问)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拟人)
3、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4、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至少写出一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