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 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21/3/9
37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告 别“ 皇 粮国税 ” ,财政承担 800亿元人民币的 缺 口。财政部负责人表示,到2007年,中国将没有专门针对 农民征收的税种,包括农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 税,牧业税。三个税种加起来税收约800亿元。减少的税 收收入,80%左右由中央财政承担,20%左右由有关的省 按照一定的政策承担,主要是东部地区,全额保证将减少 的这块收入转移支付给县乡。
18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服务业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
流通 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 部门 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
三
门
产 业
服务 部门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 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金融、保险、地质普 查、房地产、旅游、咨 询、信息等
文教、卫生、广电、体 卫、福利等
1 工业规模迅速壮大 2 工业生产迅速发展 3 工业门类比较齐全 4 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021/3/9
5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50年的工业建设成就影像资料
2021/3/9
6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的工业现代化任务还没有完成,与世界 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工业化的 目标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3)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 提供技术支撑
2021/3/9
17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四)全面发展服务业
1.服务业的含义
服务业也叫第三产 业,就是凭借一定的 物质技术设备,为社 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 供服务的各个行业的 总称。
2021/3/9
值产品短缺并存 4 区域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
2021/3/9
1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2.怎样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 振兴装备制造业。
2021/3/9
14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新型工业化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 展紧密结合。
2021/3/9
9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2.新型工业化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2021/3/9
10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
2 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能源、动力和原材料
3
国家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和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
4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
5 加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2021/3/9
4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国后我国工业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部门
国家和党政机关、军队 和警察、社会团体等
2021/3/9
19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不同类型国家及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从业人员在总就业 的比重( %) 人员中的比重( %)
发达国家
67.3
68.6
中等收入国家
50.0
51.2
低等收入国家
30.7
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 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战略举措,是确保我国现 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 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 础。
2021/3/9
36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
2021/3/9
7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2021/3/9
8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021/3/9
3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总体要求
2021/3/9
34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
设传计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
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的一种
3.新型工业化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 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2021/3/9
11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1.为什么要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2021/3/9
1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我国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结构不合理
1 规模不经济,产业的集中率低 2 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3 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和高附加
2021/3/9
30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
2
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偏紧。
3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要牢固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不动摇
2021/3/9
31
我们要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要形成以 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 支撑、服务业全面发 展的产业格局。
2021/3/9
27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什么是农业
农业: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 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021/3/9
38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021/3/9
39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 (2)发展现代农业
2021/3/9
40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1)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 改造
2021/3/9
15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2)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为各行各业提供 先进技术装备。
2021/3/9
16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兴,各行兴;农民富,国家 富;农村安,天下安。”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
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 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 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 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江泽民
2021/3/9
21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2021/3/9
2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据预算,我国第三产 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1个 百分点,就可以多吸纳 150多万人就业。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
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的
比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2.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2021/3/9
24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3.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水平
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 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发展现 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
——中共十六大报告
2021/3/9
25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发展服务业的方向:
重点 发展以信 息、科 技、法律 为代表的 现代服务 业
要面 向城乡居 民消费发 展服务业
2021/3/9
26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平。
下中 等收 入国
中等 收入 国家
上中 等收 入国
高等 收入 国家
中 国
家
家
4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第四章 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 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 城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