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提琴的乐器法

大提琴的乐器法

大提琴的乐器法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四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大提琴的介绍
• 16世纪前半叶,古大提琴尚有三弦与四弦两种形 制,其定弦较现代大提琴低一个全音。在英、法, 这种定弦法则一直维系到18世纪初。按CGda定 弦的大提琴在德、意出现较早,在18世纪初期, 除四弦形制外,尚有五弦及六弦的所谓低音型大 提琴。现代大提琴琴身的标准长度(75厘米)在 1710年后由斯特拉弟瓦利确立,并沿用至今。18 世纪后半叶,乐器制作家们对大提琴的琴颈、指 板及琴码进行了类似于小提琴的改革(琴颈后倾, 琴颈、琴弦、指板加长,琴码加高等)。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大提琴的音域、音区及音色特点
• 音域:C-----a2(#f3) • 低音区:饱满、粗野、强烈 • 中音区:柔和、强奏时锐利 • 高音区:圆润、明亮、富于激情,有阳刚之美 • 最高音区:纤细、缺少力度感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大提琴的音域、音区及音色特点
• 在施尼特凯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结 尾处,由除低音提琴外的全部弦乐构成的音束以 “微型复调”写法高度地“浓聚”在极高音区中, 具有极其强烈的音响。这时,大提琴细分的四个 声部的“旋律顶音”均集中在eb3-f#3这一窄小的 音区中,并最后一起上行滑奏至最高极限↑。
• 大提琴的A弦,如同小提琴(或中提琴)的第一 弦一样,在所有四根弦中音响最为辉煌、有力。 它的音质既华丽,又极富歌唱性,充满了表情。
• 例:柴可夫斯基《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
大提琴各弦的音色特征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在A弦的高把位上,发音具有极大的紧张度,但 音质有时却稍显单薄。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在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中, 当大提琴声部那类似于“呐喊”与“呼唤”的主 题线条进入高音区时,作曲家用五支木管以ff力 度同度重复,使它的音响更为结实。
型,在极高音区演奏,这无疑是对乐队演奏员的 极大挑战。可以想象,若无这类技术上的“挑 战”,恐怕现代交响乐队的演奏技巧水准也难以 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
• 尹一桑:《波动》
大提琴常用技巧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大提琴的把位与指法与中提琴、小提琴颇不相同。 由于大提琴的琴弦较长,相邻音的间距较宽,在 低把位上,除1、2指略加伸张时可奏全音外,其 余相邻的手指都只能奏出半音。由于这一指法特 点,在大提琴上演奏半音阶非常顺手,发音也较 中提琴、小提琴的半音更为清晰。
• 施尼特凯《第一大提琴协奏曲》(Ⅲ)
大提琴的音域、音区及音色特点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当然,对于一般水平的乐队来说,大提琴极高音 区的使用仍应有所节制,一般不超过a2(至多到
c3)为宜。
大提琴各弦的音色特征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总的来说,大提琴的音色堪与人声中的男高音相 比拟,其发音饱满、嘹亮,富于胸腔共鸣。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我们关于小提琴、中提琴的演奏技术原则上也都 适用于大提琴。当然,按照传统的观念,大提琴 以如歌的抒情性见长,而不适宜(尤其在乐队作 品中)演奏过于复杂的炫技型乐句。事实上,由 于大提琴琴身及琴弓均较为长大,其灵敏性较之 其它同组的“小伙伴”们确实有所不及。但在许 多近现代作品中,作曲家出于构思的需要,却常 常向大提琴演奏者们提出一些难度不亚于小提琴 及中提琴得到技术课题。
大提琴的外文标记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大提琴的定弦
• 定弦:纯五度定弦 • 记谱:大提琴按实际音高记谱,根据演奏音区的
不同可分别使用低音谱号、次中音谱号及高音谱 号。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大提琴的音域、音区及音色特点
• 大提琴虽属低音乐器,但借助于拇指把位的运用, 它在高音区的演奏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笨拙困 难,而且,可赋予音响以富于表情的紧张度,具 有很好的效果。因而,现代交响乐队中大提琴的 使用音域相当宽广,其音区音域大体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琴演奏技术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下例,大提琴声部需与中、小提琴一起用♩=138
的速度“同步”演奏从低音区向中、高音区疾进 的十六分音符六连音经过句。它对乐队演奏员提 出的技术要求是相当高的。
• 勋伯格:《古列之歌》
大提琴演奏技术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再如下例以♩=120的速度,不断反复的五连音音
• 在现代管弦乐队的大提琴声部中,第一弦(A) 通常可用到第11-13把位左右,其他各弦可用到第 7-8把位。
大提琴常用技巧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拇指把位 在大提琴的高音区换把时,拇指离开琴 颈移到琴弦上当作人为的活动弦枕,从而获得的 一种特殊的把位演奏形式,即为拇指把位。通常 在第6-7以上的高把位上使用。
•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Ⅲ )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大提琴各弦的音色特征
• 大提琴的D弦虽不及A弦那样华丽,也不及G、C 弦饱满有力,但却有一种稍显得朦胧的柔美的特 质。
例:亨德米特《室内音乐第四号》(Ⅲ)
大提琴各弦的音色特征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G弦的发音相当丰满、充实。在下例中,作曲家 为了使得在不同弦乐声部上依次出现的由不断扩 展的下行跳进音程构成的动机具有更为恳切的 “语气”和更加丰富的表情,指定大提琴声部将 这个通常在A弦和D 弦上极易奏出的增六度动机 移至第三弦(G)的较高把位演奏,获得出人意 料的新鲜色彩。
大提琴常用技巧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若利用空弦音,在第一把位可奏出两个升降号以 内调性的自然音阶,高于一把位,必须借助换把。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大提琴常用技巧
• 在大提琴各弦八度以上演奏时,两指间距就不是 半音而是全音了。从第五把位开始,指法与小提 琴相同。
• 由于琴弦较长,大提琴换把技巧中还有一种所谓 的“半把位”,它们分别是半把位、一上半把位、 三上半把位和四上半把位。半把位的不同名称是 从该自然把位升高半音得到的。
• 巴托克:《乐队协奏曲》(Ⅴ)
大提琴各弦的音色特征
张超超配器教学系列
• 大提琴的C弦在弱奏时略有些暗淡、阴郁,强奏 时则十分饱满、浓烈。
勃洛赫:《所罗门王》
• 在乐队文献中常常可以见到作曲家们为了获得特 殊的音色效果,指定大提琴演奏者运用A弦
(sulA)或D弦(sulD)的实例。
大提琴演奏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