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歌词准确地运用到写作中,提高习作的艺术感染力呢?
—、开篇运用歌词引出下文,含蓄蕴藉。
开篇运用歌词意味无穷。
如:写《父亲》的文章开篇即可运用歌词“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然后引出下文,显得情真意切。
又如写《家乡》这样的题目可应用歌词:“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开篇,会把读者的思乡情怀激发出来,让读者和作品共鸣。
二、行文中运用歌词,前后贯联,妙趣横生。
行文中运用歌词情趣横生,会有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如写《生活的滋味》这篇文章。
当写到自己在困境中苦苦挣扎时可以这样写:“当我陷入困境感到无望时耳畔飘来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铿锵有力的旋律,倍感精神振奋。
”如写《牵挂》这篇文章,当写父母对自己的牵挂时可这样写:我时刻惦记着父母,当“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那优美的旋律响起时,我的眼角湿润了”,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恰当的运用歌词增强了文章表现力。
三、结尾运用歌词,深化主题、韵味悠长。
文章结尾运用歌词韵味悠长。
如写:《母亲》的文章结尾可以这样写:母亲大半生辛苦却无怨无悔,满文军《懂你》中的优美旋律从我的心底响起“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把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就表现了出来。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习作中自觉运用歌词的次数不多。
原因是这方面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歌词的韵味、美感。
教师要长期引导,激发学生赏析、运用歌词的兴趣。
让浓缩了的语言精华——歌词成为提高习作语言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让这富有艺术生命力的语言材料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