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雨的四季 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3 雨的四季 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三《雨的四季》
基本目标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

2.学习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提升目标: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将学到的景物描写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2.欣赏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养学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默一默
斗笠(lì)吝啬(lìn)静谧(mì)高邈(miǎo)
莅临(lì)洗淋淋(lín)畅快(chàng)驱走(qū)
诱惑(yòu huò)粗犷(guǎng)漾出(yàng)干涩(sè)
掩饰(yǎn shì)绿茵茵(yīn)瓷色(cí)瓢泼(pō)
淅沥( xīlì)花苞(bāo)咄咄逼人(duō duō)睫毛(jié)
三、读一读:
大声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四季雨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对雨深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之情。

2.请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我”对雨的喜欢。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各个季节雨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总结全文,抒发“我”对雨的爱恋之情。

三、想一想
这四幅雨景图你最喜欢哪一幅?结合文本,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春雨图:轻柔而娇媚。

一场春雨滋润后,整个大自然都从睡眠中苏醒过来。

我们将五官都调动起来,能看到树木“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听到小草生长的沙沙声,嗅到空气中芳甜的气味。

置身其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一场春雨的功劳啊!把春雨写得亲切可爱,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夏雨图:热烈而粗犷。

夏雨倾盆,丰满大地,展示诱惑,整段文字充盈着火热奔放的豪情。

秋雨图:端庄而沉静。

在这里,作者一扫古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怨与凄凉,没有林黛玉“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伤感。

在这里,秋雨只是轻轻地倾诉和沉思,它纯净了人的灵魂,让淡淡的情思萦绕心头。

冬雨图:自然而平静。

冬雨透明,幻化为雪花精灵,给人间带来蜜情,送上一年中的最后一份礼物。

四、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卧听风雨
①先是一道闪电一下子照亮了卧室,又迅即恢复了黑暗,仿佛即开即落的巨大的白花。

然后,雷声轰然而至。

继而,风雨大作。

我从梦中醒来,类似一尾鱼从深深的海底浮出了水面。

哗哗作响的雨声密集得没有一丝缝隙和缺口。

雨声与风声的力量相等。

我的这间位于住宅楼顶层的卧室,仿佛成了危巍嵯峨的河岸。

河水汹涌啊!我卧于岸上,仿佛一只不穿衣服的昆虫卧于岸上。

半开着窗子,雨滴随风落在我的身上,仿佛水花溅在那一只昆虫的身上。

这是夏季的雨,盛大,劲健,使卧听者愈感渺小。

这是万物拔节、繁殖时期正需开怀畅饮的喜雨啊,沛然淋漓于田野、森林、草原、兽穴之上。

我的双手也许将会因这一场夜雨的影响而发生些微的变化吧?更粗壮一些并饱含汁液,继而开花结实,收获十亩金黄的汉字?
②没有闪电和雷鸣。

不知何时窗外开始飒飒有声,雨声。

卧室内的寒意又重了一层。

风声大于雨声,这是秋夜之雨的特征。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位听雨的古代书生,窗外有一池荷塘。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这位听雨的古代书生,枕边有一位美人。

而我独卧,窗外只有几棵法国梧桐,可以细微地辨别出树枝相互摩擦的声音,又一片黄叶随风坠入雨中的声音,两只小鸟在巢里低语的声音……卧听风雨,我感觉自己渐渐脱离了现实,仿佛孤居于森林之中、湖水之湄,一间木屋安放着我的身体、书籍、桨、玉米种子。

而被秋雨淋湿了身体的兔子、乌鸦、土拨鼠等等小动物被我的灯光吸引,纷纷跑来聚拢于木屋的四周甚至屋顶,从而证明我是一个有能力给它们带来暖意的人……一个卧听者再次陷入的梦境,有了秋雨的因素。

③风声远远大于雨声了。

风声如狮吼虎啸,而雨声仅仅如琴瑟,且夹杂着雪粒,一同打击在窗上。

冬天这个鼓手在软硬兼施地练习指法。

我是蒙在鼓中的人了?季节正因一次次夜雨而不断转折并变幻着面目,日益冷峻。

这是可以令古代的书生们梦境驰骋并留下佳作的雨夜啊!陆游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便一齐涌入他的梦中,涌出他的狼毫。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便梦回吹角连营了。

五十弦翻塞外之声……而我枕边无酒(有饮料),无剑(有鼠标),一个被股票、物价消磨了壮志的人怎有颜面对满纸壮语的先人?这是属于英雄暮年的雨呵!挟带着早年的沙场、野草、呼喊卷土重来,安慰着苍苍白发下的永远不愿疲顿安卧的烈士之心。

而我,只有卧听而已。

④也只有春天的雨夜能够减少一丝我内心的痛感和不安。

沙沙沙,没有了夏雨的肃穆、秋雨的苍凉、冬雨的尖锐。

雨声大于风声,这是春夜之雨的特征。

我想,雨声是否类似于身体,而风声是否类似于灵魂呢?春夜之雨使身体大于灵魂并使两者趋于和解了吧?因而卧听之人的内心大都应该趋于平静、欣悦。

比如,蒋捷“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显然是万念俱灰的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则显然是温醇醉人的春雨。

再比如,还是陆游,在杭州的某座小楼里卧听一夜春雨,便不再梦铁马、梦冰河,而是期待第二天早晨深巷里会出现卖杏花的人了。

我栖居的这座楼也许太大了一些,楼外的巷子太宽阔直率了一些,所以我对卖杏花的人自杭州一路寻觅到我的楼下已经不抱幻想。

窗外的酒店里,卖玫瑰的人倒是不少。

想一想陆游,他大概是一个只宜于买杏花的人吧?
(选文有删改)1.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四个雨季的特点。

【答案】夏雨:肃穆;秋雨:苍凉;冬雨:尖锐;春雨:温醇。

2.作者由“听秋雨”引发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答案】作者联想到“留得残荷听雨声”“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的诗句,并想象自己孤居于森林的木屋中,小动物们聚拢于木屋四周的情形。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先是一道闪电一下子照亮了卧室,又迅即恢复了黑暗,仿佛即开即落的巨大的白花。

然后,雷声轰然而至。

继而,风雨大作。

【答案】示例:作者运用“先是”“迅即”“然后”“继而”等一系列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现了夏雨来得急促的情形。

4.请你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境。

【答案】通过听雨,作者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表达了作者闲适、豁达的心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