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因为“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家长征文的缘故,就读什么书的内容选择上我思考很久很久。

说实话,按自己的情趣选择,我不会去读《小王子》,对这本书我只当是一个童话故事,因不感兴趣很少去想用上点心思去读一读,尽管它是我孩子至爱的一本书。

但孩子一
口说出了书名,还说了很多理由。

带着对孩子理解事务的深刻信任,我走近了《小王子》。

孩子生日的那个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到了孩子的房间,把孩子从睡梦中吵醒。


了享受孩子那极富感染力的读文章情景,带着忧郁的低沉调子,对作者写文章的背景理解,用饱蘸的激情,艺术的把文章的寓意表现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让孩子给我读的
是《小王子》
可以说,是孩子给我开了个头,读的《小王子》。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很认真的听,很欣赏,很陶醉的样子。

也许是自己起的太早,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做的思考计划,我还是
没能听孩子继续读下去,不得不结束这个早上的读《小王子》这本书的活动了。

这本书直到征文的最后期限我才看完,老实说,我没感觉它特别好。

只是有一句话比
较经典“本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见”。

就像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喜爱程度,用心感受,用眼睛去欣赏。

隋樱子能仔仔细细读
《小王子》每年一遍,连续5年的心情和作者一样“有点平静了”,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哭泣,也没有眼神空洞地望着远
方的天空然后心里去猜想小王子此时在做什么。

静静的,一页一页地去翻看,去体会
小王子留下的哲思。

那是纯净的心灵留下的疑问,却比任何学者研究的理论更能带给我心
灵的触动。

我不是读书之人,没有孩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不能达到孩子的理解高度。


远的跟在孩子的身后,发现不是用眼睛看见,是用心看见的美好。

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在孩子的身上赋予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期待,不是
用眼睛来看这距离有多大,而是用心去感应年复一年,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此我们付出了
精力,热情,爱心,责任,把能说的统统说与孩子听,总是感觉自己的年龄比孩子大得多,社会经验比孩子丰富,说的孩子很叛逆,很反感。

再加上自己的知识落后,在很多事情的
认识上与孩子达不成共识,使得孩子不愿意跟我们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感谢这次的征文,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活动,让我走近自己的孩子,用发现的眼睛,
挖掘孩子身上美好的东西,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的信任自己的孩子,用心感受孩
子长大的变化,不再只是关心小范围的生活起居,更多的关心孩子的心灵和精神的成长,
给孩子拥有的空间,加上应有的支持和帮助,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让心与心相连。

相关主题